李玉慧
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的護理方法探討
李玉慧
目的對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的護理方法進行探索, 為臨床醫學實踐提供參考。方法80例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臨床護理, 對照組患者不給予臨床護理,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平均收縮壓、平均動脈壓、平均舒張壓方面比較, 觀察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滿意度方面,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達95.0%, 對照組總滿意度達77.5%, 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高,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有助于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 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就醫滿意度, 在臨床醫學實踐中,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護理方法
尿毒癥高血壓是一種持續性高血壓, 患者經過血液透析以及超濾脫水后, 經過充分、聯合的不小于三聯的降壓藥治療后, 體重恢復干體重水平, 但血壓仍舊維持在高水平。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是一種極具危害性的高血壓疾病, 能夠誘發患者出現嚴重的心、腎等內臟功能衰竭, 從而危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傳統降壓藥的使用缺乏臨床護理, 目前常采用聯合使用利尿劑以幫助緩解患者出現臨床癥狀。為此, 本文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索臨床護理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現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其中男51例, 女29例, 年齡24~66歲, 平均年齡(46±5.4)歲。全部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 確診為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80例患者均接受基礎性治療, 持續時間為2周,其中包括血液透析和口服降壓藥治療、促紅細胞生成素以及飲食控制治療等。在此基礎上, 給予所有患者3次/周的血液透析濾過治療, 治療過程中控制在230 ml/min;以碳酸氫鹽為透析液, 用量控制在500 ml/min。采用F60濾器以4 h/次的前稀釋法進行治療。在治療前后給予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緊密的跟蹤, 并就突發情況采取措施,包括患者平均動脈血壓、平均舒張壓、平均收縮壓的測量,確保患者體液輸出和輸入的均衡, 防止患者出現低血容量情況的發生, 保障患者的循環量處于穩定值之間[2]。對照組患者不給予臨床護理, 對兩組患者的平均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平均收縮壓的變化進行統計分析, 比較兩組患者及其家屬的就醫滿意度。
1.3 療效判定標準 經過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后, 對兩組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平均動脈壓以及平均舒張壓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 同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及其家屬的就醫滿意度, 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種,每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 分值為0~4分, 具體如下:非常滿意總分≥12分, 滿意總分6~11分, 不滿意1~5分, 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和臨床護理后, 其收縮壓、動脈壓以及舒張壓的平均值分別為(130.69±7.03)、(95.31±8.01)和(80.78±6.83)mm Hg(1 mm Hg=0.133 kPa) ;對照組的收縮壓、動脈壓以及舒張壓分別為(164.28±9.83)、(117.21±8.12)以及(102.48±6.01)mm Hg, 觀察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就醫滿意度方面,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1例, 滿意17例, 不滿意2例, 總滿意度達到95.0%, 對照組非常滿意15度,滿意16例, 不滿意9例, 總滿意度達到77.5%, 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高,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對比(±s, 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對比(±s, mm Hg)
組別 例數 平均收縮壓 平均動脈壓 平均舒張壓觀察組 40 130.69±7.03 95.31±8.01 80.78±6.83對照組 40 164.28±9.83 117.21±8.12 102.48±6.01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就醫滿意度對比[n, (%)]
難治性高血壓是尿毒癥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在臨床實踐中, 難治性高血壓發病率較高, 且大多數患者發生與水鹽負荷過重有關的情況。臨床醫學證明, 給予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足量的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以及鈣離子拮抗劑和β阻滯劑等藥物聯合治療后, 患者體內的腎素以及血管緊張素被阻斷, 患者高血壓并未明顯改善[3]。這一結論證實腎素對于治療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具有重要的影響。為此, 在臨床實踐中, 常采用透析脫水的方法, 增加患者腎素的分泌, 但需要臨床護理鞏固和提高治療效果。為此, 本文采取對比分析的方式, 探索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的應用價值。
血液透析濾過方法治療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疾病是一種綜合的治療措施, 將血液過濾與透析緊密的結合,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一方面借助血液透析濾過, 將磷尿毒、肌酐等小分子和部分大分子有效的過濾, 另一方面利用半透膜兩側的溶質濃度差增強患者的透析過濾效果。通過本文的研究法發現, 臨床醫學護理能夠提高血液透析濾過方法的治療效果, 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動脈壓的均值, 并改善患者的病情。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而言, 采取臨床護理的患者其就醫滿意度以及血壓指標明顯優于未采取臨床護理的患者。
綜上所述, 在治療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過程中, 積極采取臨床護理措施, 具有重要的醫學實踐意義, 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1]黃英, 陳東, 趙學珍, 等.血液透析濾過治療CRF難治性高血壓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5):1387.
[2]王赟 .血液透析濾過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護理體會.吉林醫學,2013,34 (23):4850.
[3]鄧蓉, 陳利燕.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6):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29
2014-12-23]
517000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