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博



【摘 要】 近年來,各國為了激勵企業創新,紛紛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其中在研發成果轉化階段,各國的優惠政策為“專利盒(Patent Box)”制度,即規定企業轉讓知識產權等取得的收入適用較低的稅率或者是免稅。我國雖未命名為“專利盒”制度,但也有該項優惠。文章對比了中國與歐洲各國的“專利盒”制度的異同。
【關鍵詞】 歐洲各國; “專利盒”制度; 稅收激勵制度
中圖分類號:F2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5-0076-05
“專利盒”是一種稅收激勵,對企業來自于某種特定類型的符合條件的知識產權(IP)的所得,尤其是來自于專利的所得給予減免公司所得稅的待遇。之所以將該項優惠稱之為“專利盒”,是因為在納稅申報表中,享受該優惠政策的納稅人需要在一個空格里打鉤。
一、稅收制度激勵研發的理論依據
(一)企業創新的階段以及政府可以使用的稅收優惠手段
企業創新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最終轉化為收益。企業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研發,結果有兩種情況:一是研發成功,取得專利權、版權等權益;二是研發失敗。如果是前者,那么研發企業會將成果進行轉讓或者自用,研發有了回報。如果是后者,則前期的研發投入沒有獲得回報,發生的成本被稱為“沉沒成本”。具體見圖1。
在創新的兩個階段,政府都可以使用稅收手段進行激勵。在第一階段,政府可以使用加計扣除、研發稅收抵免等手段,來激勵企業進行研發活動。其中,加計扣除是稅法中規定,企業在研發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可以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加計扣除一定的比例。比如我國規定加計扣除的比例為50%,意味著企業發生的研發支出可以按照150%扣除。研發稅收抵免是規定企業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所發生的研發支出的一定比例。在第二階段,政府可以使用“專利盒”制度進行優惠,即允許企業在進行研發成果轉讓的時候適用較低的稅率或者是允許一定數額的轉讓收益免稅,具體優惠內容見下面的論述。
可見,“專利盒”制度與其他稅收激勵如研發抵免、加計扣除有顯著的不同。后面兩種方式是在創新生命周期的前期——研發支出發生的當年提供的,目的在于推動創新的產生。相比較而言,“專利盒”制度是在創新生命周期的后期——對轉讓知識產權(IP)產生的所得(在所得產生的時候)提供稅收優惠,因而“專利盒”計劃的目的一般在于激勵研發之后的商業活動而不是研發活動本身。
知識產權流動性大,極易從研發地區流向低稅率地區。過去的時間里,這種流動發生的頻率非常高。“專利盒”制度通過對符合條件的專利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的轉讓提供稅收減免,達到激勵伴隨研發所產生的商業活動、增強一國稅制的競爭力的目的,促使企業將IP所有權留在本國的稅收管轄權范圍之內。已經實施“專利盒”計劃的歐洲國家有比利時、法國、匈牙利、愛爾蘭、盧森堡、荷蘭、西班牙、英國等。
(二)稅收優惠制度激勵創新的理論依據
包括“專利盒”制度在內的稅收優惠制度可以激勵創新,原因是:
1.稅收優惠有利于解決市場失靈問題
在沒有財稅政策激勵的情況下企業創新投入普遍不足,原因有二:一是創新具有外溢效應,社會回報率大于私人回報率,使得企業對創新的投資低于社會最優水平。二是創新具有不確定性以及信息不對稱性,股東以及競爭壓力要求企業的投資短期就要獲得回報,因而企業不愿意運用有限的資源進行風險性高的創新。
為了提高企業創新水平,政府必須進行干預,其能夠運用的政策工具之一是稅收。從靜態來看,實行稅收優惠的初期會使一國稅收收入減少,但從動態來看稅收優惠很可能促使企業進行更多的創新活動。英國通過對企業總經理、財務經理等進行訪談的形式進行過調查,發現大部分被調查者的研發費用支出因為研發稅收抵免制度而增加;有些被調查公司甚至承認,因為有了研發優惠,風險比較大的研發項目也就可能實施。
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稅收政策發揮作用的領域必須限定于存在市場失靈的領域。
2.稅收競爭促使各國對創新提供稅收優惠
學者們通過研究發現,影響企業創新的稅收因素很多,包括:稅收政策、財政體制、稅收遵從成本等。
到底在哪里進行創新活動,企業是將一系列因素綜合起來考慮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研發以及知識產權轉讓的流動性越來越強。總部位于美國、歐洲、日本的大型跨國企業研發投入總額占到全球的90%以上,它們越來越頻繁地在國外部署研發活動。愛爾蘭企業在決定創新投資地點時最看中的因素首先是能否獲得符合條件的員工;其次是稅收激勵,對其他國家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各國都在出臺針對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果本國不實行,稅制就會失去競爭力。
正因為如此,歐盟一些國家開始實行“專利盒”制度,有的國家優惠力度還比較大。
二、歐洲各國“專利盒”制度概述
實行“專利盒”制度的歐洲國家一般允許企業將獲得的專利等的轉讓所得減除一定比例之后再計算納稅,企業的公司所得稅實際有效稅率大為降低。總的來看,英國的制度最為復雜,其他歐洲國家的優惠制度稍微簡單一些。
(一)英國的“專利盒”制度
英國2013年推出“專利盒”制度,該制度是英國政府經濟增長計劃的組成部分,意在激勵企業在英國境內將專利商業化,阻止創新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流向國外,從而保持英國在專利技術方面世界領先者的地位。
該國規定,公司于2013年4月1日以后獲得的來自于專利發明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革新項目的所得,可以適用較低的公司所得稅稅率。減免稅從2013年4月1日以后逐步采用,較低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10%(2013年公司所得稅正常稅率為23%)。英國規定每個財務年度專利所得適用的減免比例如下:從2013-04-01至2014-03-31,60%;從2014-04-01至2015-03-31,70%;從2015-04-01至2016-03-31,80%;從2016-04-01至2017-03-31,90%;從2017-04-01起,100%。
可以從總所得中減除的專利所得的計算公式:
RP·FY%[(MR-IPR)÷MR]
公式中,RP是公司獲得的與專利盒有關的交易所得; FY%是每一個納稅年度的扣除比例;MR是公司所得稅稅率;IPR是降低的稅率,為10%。
假設某一個公司自2015年4月1日起獲得利潤£1 000,該利潤完全符合專利盒標準,公司所得稅的稅率為22%,那么公司應該繳納的公司所得稅不是£1 000×10%=£100,而是按照以下步驟計算:
英國可以享受該優惠的條件:公司是公司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并且有來自于專利發明的所得。公司必須擁有專利所有權或者擁有獨占許可使用權,并且已經對其實施了符合條件的研發。如果某公司是集團中的一員,那么當集團已經實施了符合條件的研發的話,該公司也可以適用“專利盒”計劃。
從靜態看,該政策會造成英國財政收入的減少,但從動態看,該政策激勵企業在英國將專利商業化,可以起到促進投資、增加就業的作用。比如,該政策推動GSK(葛蘭素史克)公司40年來首次在英國建立研發中心,創造了1 000個就業崗位。再比如,該政策實施后,德國企業在英國注冊的專利數量增加了27%。因而從動態看,該政策能夠增加英國稅收收入。
(二)其他歐洲國家的“專利盒”制度
與英國相比,其他歐洲國家的制度規定比較簡單。
荷蘭從2007年1月1日起實施“專利盒”制度。開始該制度只適用于專利,對于符合條件的專利轉讓所得適用10%的公司所得稅稅率。從2010年1月1日起,該制度適用范圍被擴展——適用于任何技術研發活動產生的所得,公司所得稅稅率降至5%,并被改名為“革新盒(Innovation Box)”,適用于荷蘭居民公司以及在荷蘭擁有常設機構的外國公司——只要其在荷蘭納稅的話。由于目前荷蘭公司所得稅的正常稅率為25%,“專利盒”的稅率為10%,而將“革新盒”的稅率定為5%(來自于專利等的轉讓收入的80%可以扣除,相當于有效稅率為5%),這意味著顯著地降低了稅率,而且,任何與無形資產有關的支出或損失都可以減除。荷蘭納稅人可以在“專利盒”與“革新盒”之間進行選擇。
法國于2000年首次引入“專利盒”制度,并于2005年、2010年兩次對其進行修改。在目前制度下符合條件的知識產權所得以及來自于符合條件的知識產權的資本利得按照15%的低稅率征稅,而法國標準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33%。
比利時規定,專利所得減征80%,只有20%被征稅,相當于有效稅率6.8%(20%的專利所得乘以33.99%的比利時法定稅率),另外,除了與獲得專利有關的許可證費以及獲得專利的攤銷,絕大多數費用都是可以從專利所得中減除的。這些費用的減除,以及可以獲得的其他減除(比如,虧損向前進行結轉、研發稅收抵免等)可能會將專利所得的有效稅率降至零。比利時允許研發中心位于比利時境外,只要它屬于比利時法律實體就可以。專利轉讓產生的資本利得不能享受該項優惠。
盧森堡“專利盒”制度2008年1月1日生效,該計劃規定對于2007年12月31日之后獲得或研發的符合條件的知識產權,因其被使用而獲得的凈所得免公司所得稅為80%。因此,只有所得的20%被征稅,實際有效稅率為5.76%(從2011年起,盧森堡公司所得稅法定稅率為28.8%)。研發支出、利息費用、其他相關的支出均可以從總IP所得中扣除。與比利時不同的是,銷售符合條件的IP所得的資本利得,也可以享受80%免稅的優惠。該國對IP所得免征凈財富稅。
西班牙對專利等轉讓的凈所得征稅(專利轉讓收入中扣除IP資產的攤銷、折舊之后的余額),自2013年起減征60%(之前是50%)。匈牙利規定,來自于符合條件的IP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及來自于符合條件的IP的轉讓所得的50%可以從收入總額中減除。匈牙利公司所得稅的規定是:所得低于5億匈牙利福林(HUF)的,稅率為10%;所得超過5億HUF的,稅率為19%,則公司所得稅的實際有效稅率為5%或9.5%。
(三)歐洲關于“專利盒”制度的爭論
引入“專利盒”制度的國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引發那些未實行該項制度的國家的不滿。德國認為英國該項制度引發了不公平競爭,因而向歐盟進行投訴,歐盟委員會委托歐盟行為守則工作組進行調查,2013年10月該工作組就英國“專利盒”制度是否違反歐盟行為守則中關于經營稅收的規定(98/C 2/01),以及在此基礎上其是否構成有害稅收競爭專門召開會議進行探討,但未能得出結論,結果此事被升級到歐盟財經事務委員會(ECOFIN)。2013年12月10日在ECOFIN的會議上,財長們討論了英國的“專利盒”制度,對該制度是否違反歐盟行為準則沒有作出任何結論,取而代之的是,歐盟財經事務委員會邀請歐盟行為準則工作組在2014年年底之前“評估或考量歐盟各國實施的所有‘專利盒制度,包括前面已經評估或考量過的制度,確保該制度與公平待遇的原則相一致,并且符合國際發展的要求,包括與BEPS(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有關的內容相一致”。
三、歐洲各國“專利盒”制度與中國的比較
(一)我國“專利盒”制度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我國目前的“專利盒”制度始于2008年,從該年開始實行的《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對企業享受技術轉讓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政策作了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該項政策的實質即為“專利盒”制度,但沒有使用這樣的稱謂。
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12號)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1.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四項規定,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應符合以下條件:(1)享受優惠的技術轉讓主體是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居民企業;(2)技術轉讓屬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范圍;(3)境內技術轉讓經省級以上科技部門認定;(4)向境外轉讓技術經省級以上商務部門認定;(5)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2.技術轉讓所得的計算。技術轉讓所得=技術轉讓收入-技術轉讓成本-相關稅費。其中,技術轉讓收入是指當事人履行技術轉讓合同后獲得的價款,不包括銷售或轉讓設備、儀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術性收入。不屬于與技術轉讓項目密不可分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收入,不得計入技術轉讓收入。
2010年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中,對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進一步作了說明:一是技術轉讓的范圍,包括居民企業轉讓專利技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生物醫藥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其中,專利技術是指法律授予獨占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的外觀設計。二是所謂“技術轉讓”,是指居民企業轉讓其擁有的符合條件的技術的所有權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獨占許可使用權的行為。三是技術轉讓應簽訂技術轉讓合同。
為加強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國家稅務總局又出臺了《關于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2013年第62號公告),明確可以計入技術轉讓收入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收入,是指轉讓方為使受讓方掌握所轉讓的技術投入使用、實現產業化而提供的必要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所產生的收入,并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的與該技術轉讓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2)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收入與該技術轉讓項目收入一并收取價款。
以上政策共同構成我國的“專利盒”制度,與歐洲各國有異有同。
(二)我國與歐洲各國“專利盒”制度的比較
1.優惠形式不同
歐洲各國的“專利盒”制度規定了免稅的比率,因而能夠直接確定該國的實際稅率(見表1)。而我國規定允許從企業技術轉讓所得減除一個固定數額后計算納稅,企業所得額不同,享受到的好處也不同,各企業適用的實際稅率不同:當納稅人的所得額比較高時,采用比例減除的辦法對企業有利;否則采用定額減除的方法對企業比較有利。假設某企業知識產權等的轉讓所得為X,當X小于或等于500萬元時,企業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實際適用稅率為0,此時我國的優惠程度大于歐洲;當X大于500萬元時,優惠程度大小依照具體情況而定。
兩種優惠方式均可起到激勵IP成果轉化的作用,無所謂孰優孰劣。
2.實行該項優惠的時間不同
有的國家比如法國從2001年開始實行;匈牙利從2003年開始實行。我國2008年兩稅合并前也有過類似政策,目前實行的政策始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又分別發文進行補充。
3.符合條件的IP的范圍不同
各國專利轉讓所得均可享受優惠,其他則不盡相同,比如,英國和中國,植物新品種也屬于IP的內容。總的來看,我國的范圍最為廣泛。
4.是否有上限規定各國不同
有的國家有上限規定,限額或者根據IP的轉讓所得或者根據研發IP過程中所發生成本支出為依據確定,比如西班牙的優惠限額為研發IP過程中所發生成本支出的6倍。我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則沒有限額的規定。
我國與歐洲各國的區別具體見表2。
總的來看,目前我國“專利盒”制度已經比較慷慨,應該在實踐中認真貫徹,既要保證真正進行成果轉讓的企業享受到該項優惠,又要嚴格執法,防止該項政策被濫用。
【參考文獻】
[1] 胡曉娜,陳新國.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政策研究[J].會計之友,2013(4):100-104.
[2] 吳福喜.高新技術企業會計核算與納稅籌劃要點分析[J].會計之友,2014(1):89-91.
[3] PWC.European patent box regimes[EB/OL].http://www.jetro.go.jp/world/europe/ip/pdf/european_patent
_box_regimes_en.pdf,2013.
[4] Michael J.Graetz & Rachael Dou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ternal Competition,and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Income Taxation[EB/OL].http://www.utexas.edu/law/journals/tlr/sources/Volume%2092/Issue%202/Hemel/DSB/Hemel.fn137.01.SB.pdf,2014.
[5] Comparable Regimes for Patent Box as at 24 Nove-
mber 2011 for non-UK regimes and 10 April 2012 for the UK regime[EB/OL].2012.1.23.http://www.law-now.com/PatentBoxZone/docs/71144275_6.doc.
[6] Robert D.Atkinson & Scott Andes,Patent Boxes: Innovation in Tax Policy and Tax Policy for Innovation[EB/OL].http://www.itif.org/files/2011
-patent-box-final.pdf,2011-10-11.
[7] KPMG,Tax Patent,What Is In It for You? [EB/OL].http://www.kpmg.com/uk/en/issuesandinsights/articles
publications/pages/patent-box.aspx,2013.
[8] 楊博,薛薇.英國研發支出稅收激勵計劃及對我國的啟示[J].會計之友,2012(30):80-84.
[9] Laura Tyson and Greg Linden,The Corporate R&D Tax Credit and U.S.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EB/OL]. http://www.cciee.org.cn/WebSite/usa/
Upload/File/201207/20120717203427826500.pdf,2012.
[10] IBEC, IBEC submission to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review of the R&D tax credit scheme[EB/OL].https://www.ibec.ie.
[11] Lolita Paff.State-Level R&D Tax Credits: A Firm
-Level Analysis.Topics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5 ,2005.
[12] Daniel J.Wilson. Beggar Thy Neighbor? The In-State,Out-of-State,and Aggregate Effects of R&D[EB/OL]. http://www.frbsf.org/economic-
research/economists/daniel-wilson/wilson-BTN-
final.pdf.2006-07-01.
[13] 商務部駐英國經商參處.英國“專利盒”政策引發歐委會質疑,英國財政部表示力保[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310/20131000361239.
shtml.
[14] UK patent box: EU decision deferred[EB/OL].http://www.freshfields.com/uploadedFiles/SiteWide/Kno-
wledge/UK%20patent%20box%20-%20EU%20decision%
20deferred.pdf.
[15] Baker & Mc.Kenzie,Improved Tax Regime for Intangibles in the Netherlands[EB/OL].http://www.bakermckenzie.com/files/Uploads/Documents/Locat-
ions/Amsterdam/br_netherlands_innovationbox_2012.pdf.
[16] Deloitte.2012 Global Survey of R&D Tax Incentives[EB/OL].http://www.investinamericasfuture.org/PDFs
/Global_RD_Survey_September_2012_FIN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