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趙冬艷 文/蘇梅
3種貧血準媽媽應對有道
編輯/趙冬艷 文/蘇梅
貧血最喜歡找準媽媽的麻煩。
千萬不要因為準媽中貧血比例高,就小看它!
貧血可不單單會影響準媽媽自身的健康,
還可能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貧血是準媽媽孕期最常遭遇的問題,然而,同樣是貧血,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案可能大不同。3位準媽媽的故事告訴我們孕期貧血沒那么簡單。
孕期真是難熬,這不30周時又發生了意外:例行產檢時血色素只有6.9g/dl,毫無疑問,我被打入了中度貧血的隊列。因為是缺鐵性貧血,醫生特意給我開了補鐵劑??杉胰藫娜辫F對胎兒不好,希望最好能迅速補鐵,能輸液什么的,可醫生則建議還是讓我先吃藥一段時間觀察觀察,搞得自己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昨天剛拿到孕檢單,我發現化驗單上的血色素是10.6g/dl,看化驗單上的箭頭朝下,肯定是不合格唄,很擔心,趕緊跑去問醫生,自己是不是貧血了。沒想到醫生根本沒當回事,說貧血不過是生理性的,根本沒什么問題,讓我不用太擔心,更沒有給我開藥,只是說如果實在想補充,食補一下就行。貧血竟然沒關系?醫生的話搞得我一頭霧水。
這次懷孕純屬意外中招,別說什么提前備孕了,懷孕前兩個月我還在熬夜加班呢,孕前體檢是沒有的,葉酸也沒來得及補上,所以,懷孕后我也一直有點忐忑不安,好在有驚無險,一切還算正常,只是懷孕3個多月時,我被查出患上了“巨幼細胞性貧血”,醫生說這種貧血是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的緣故。貧血很常見,可對這種貧血真不了解。別人貧血補鐵,難道我缺要補葉酸、補維生素B嗎?
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貧血”了?貧血有一些常見的癥狀,輕度貧血者可能只是感覺疲倦乏力,重度貧血則可能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耳鳴、心慌氣短,以及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甚至出現水腫,或伴有腹水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還可能出現手足麻木、針刺、冰冷等異樣感覺癥狀。對照檢查下,如果孕媽媽出現上述癥狀就應及時就醫,醫院通過抽血化驗以準確斷定是否貧血,以及是哪種類型的貧血,然后對癥下藥。
缺鐵性貧血最常見,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此外還有生理性貧血,以及及巨幼細胞性貧血兩種,它們都可能會找準媽媽的麻煩。
1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在準媽媽貧血中比例最高,占妊娠期貧血的95%,因此需要引起重視。缺鐵性貧血通常是準媽媽懷孕后體內存貯的鐵量不足,而胎盤和胎寶寶的發育又都需要增加血液量,總體鐵的需求量會達到孕前的2倍甚至更多,因此易患上缺鐵性貧血。此外,有些準媽媽經期失血過多,有些準媽媽懷孕后胃酸減少,影響了飲食中鐵的吸收,而孕后又未能通過飲食攝取足量的鐵,都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病因。需求量大增,而儲存和供給量又不足,準媽媽當然也就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了。
具體危害
輕度缺鐵性貧血對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影響還不太大,但重度缺鐵性貧血則嚴重得多,有可能導致準媽媽心肌缺氧而引起貧血性心臟病,若心肌營養發生障礙,就無法代償隨孕周增大而日益增多的心輸出量所帶來的沉重負擔,最終可能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貧血的準媽媽對產后出血的耐受性明顯降低,容易發生失血性休克;貧血的孕產婦抵抗力較低,容易并發褥感染;準媽媽患重度貧血時,通過胎盤向胎兒供應的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所需,可能引起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甚至胎死腹中。
應對策略
貧血的準媽媽應口服鐵制劑,建議選硫酸亞鐵制劑,利用率高,副作用??;可同時服用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加兄囟蓉氀臏蕥寢?,若不能口服鐵制劑,可根據病情,選擇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補鐵。
2生理性貧血
懷孕后,準媽媽的血液系統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以滿足胎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突出特點是血容量明顯增加,比正常時增加約35%。其中血漿增加的比例比紅細胞更多,這就會使血液變得稀釋,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數相對下降。準媽媽的血漿增加約1000毫升,紅細胞增加約500毫升,這就會出現所謂的生理性貧血。
具體危害
孕期生理性貧血危害最小,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通過飲食調理即可,產后通常能恢復正常,準媽媽無須太過擔心。
應對策略
建議食補。動物肝臟、動物腎臟、雞胗、蛋黃、血豆腐、大豆、黑木耳、芝麻醬、干果等食物不僅含鐵豐富,而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鐵的良好來源,準媽媽在孕期一定要多多攝入。另外,準媽媽還應保證充足的熱能攝入,因為只有在能量充足的情況下,包括鐵在內的各種營養素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巨幼細胞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于葉酸或維生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礙所致的貧血。通常是由葉酸缺乏所致,另有極少部分由維生素B12缺乏引起,其發病率國外為0.5%~2.6%,國內為0.7%左右。
人體內葉酸儲量很少,通常儲存量僅約為5~20mg,而且葉酸不能在人體內合成,必需從飲食中攝取。正常女性每日需要葉酸50~100ug,而準媽媽對葉酸的需求量為非孕期的3~6倍,每日需300~400微克。懷孕后不少女性容易出現葉酸缺乏現象,這是由于一方面準媽媽胃酸分泌減少,腸蠕動減弱,影響了葉酸的吸收;另一方面孕期腎血流量增加,使得葉酸隨尿排泄增加;此外,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加快了嘌呤代謝,葉酸利用增加;如果再加上妊娠反應、偏食、慢性腹瀉等,妊娠期葉酸吸收進一步減少,當然也就容易引起妊娠期巨幼紅細胞貧血了。
具體危害
輕微貧血影響較輕,嚴重貧血時,將對準媽媽和胎寶寶都產生較嚴重后果。準媽媽易出現貧血性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胎盤早剝、產褥感染等妊娠并發癥;胎兒發育受較大影響,造成其宮內生長受限,導致流產、早產和胎死宮內的發生率增高,胎兒神經管等多種畸形。
應對策略
口服葉酸,或每日肌肉注射葉酸,直至癥狀消失。有神經系統癥狀的準媽媽,應同時補充B12,每日1次肌注,連續兩周后改為每周2次,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同時給鐵劑,效果更佳。
孕期貧血的發生率一直很高,但如果準媽媽提前做足準備,尤其是在飲食上多注意,貧血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懷孕前做足準備
做好計劃,妊娠前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并增加鐵的儲備。另外,茶、咖啡和可可含有能抑制鐵吸收的酚類物質,孕前最好先改掉這些習慣。
孕檢化驗血常規
這個不要大意,已貧血者更應小心。

孕期通過飲食補鐵
鐵在食物中廣泛存在,可通過飲食來補鐵。其中肉類中的血紅素鐵吸收更好,因此應補充瘦肉(牛肉、羊肉、豬肉)、蛋類、奶類、豬肝、雞血等,此外紅棗、黑木耳和海帶也是含鐵很豐富的食品。
補充維生素C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將食品中的氧化型鐵轉變為還原型鐵,更易于人體吸收,因此,在吃富鐵食物的同時,最好一同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協同作用補鐵效果更佳。
增加葉酸的攝入
雖說葉酸在綠色蔬菜中含量豐富,但由于葉酸屬水溶性B族維生素,性質極不穩定,易被光和熱分解破壞,因此,稍微過度一些的烹煮就會破壞掉食物中大部分的葉酸。孕前及孕后三個月內,補充小劑量葉酸片(0.4mg/天)還是非常必要的。
重視葷素搭配
植物性食物的鐵含量較高,而吸收利用率低,動物性食物所含的氨基酸等成分能促進植物鐵的吸收,這些成分被稱為“肉因子”。同樣,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的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能使混合食物中的鐵處于還原態,這種可溶性的鐵才是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鐵。從兩方面看,葷素搭配的混合食物有著最佳的鐵吸收率,能增強鐵營養。
食物盡量多樣化
食物多樣化對準媽媽預防貧血來說,非常有益。牛奶、胡蘿卜、蛋黃等營養豐富的食物要經常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同樣不可缺少,這些食物可同時補充維生素C和鐵,維生素C有助于鐵的吸收。三餐間再額外補充些牛肉干、鹵雞蛋、葡萄干、牛奶、水果等零食,離貧血就越來越遠了。
孕中、晚期多攝入一些高蛋白
妊娠中、晚期胎兒發育增快,如果準媽媽每周體重增加在1千克以內,就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魚類、蛋類、瘦肉、豆類等,而不要太在意發胖。這些食物對貧血的配合治療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葷素結合,不要過食油膩東西,以致傷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