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建寧
激光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觀察
關建寧
目的觀察激光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方法8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68眼)用激光治療, 觀察組43例(66眼)用激光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激光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羥苯磺酸鈣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臨床致殘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目前本病主要有藥物、激光及手術治療等方式, 對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殖期和增殖早期的患者應用激光聯合藥物治療可有效阻止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效果良好。本研究應用激光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滿意,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本科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6例, 均經過視力檢查、眼壓、裂隙燈、眼底照相及眼底熒光造影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增殖期及增殖早期,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68眼), 男22例(35眼), 女21例(33眼), 年齡31~74歲, 平均年齡(61.71±4.78)歲, 病程5個月~13年, 平均病程(5.59±2.85)年;觀察組43例(66眼), 男24例(34眼),女19例(32眼), 年齡28~75歲, 平均年齡(60.95±5.26)歲,病程6個月~12年, 平均病程(5.68±2.60)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激光光凝治療, 每1~2周進行光凝1次, 1200~1500個點, 分3~4次完成光凝。有黃斑水腫的患者, 應首先在黃斑區進行光凝;對于局限性黃斑水腫的患者,在局部對血管瘤和滲漏處進行光凝;對于彌漫性黃斑水腫患者, 進行C型格柵光凝[1], 2周之后再進行全視網膜光凝治療。觀察組在激光光凝治療基礎上加用羥苯磺酸鈣治療, 0.5 g/次, 3次/d, 口服, 6個月后觀察兩組療效變化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患者視力較治療前提高2行或者以上, 眼底檢查出血點及滲出物顯著吸收和減少, 微血管瘤無增加或明顯減少;有效:視力較治療前提高1行或者視力穩定無下降, 眼底檢查出血點及滲出物有少量吸收, 無顯著增加;無效:視力較治療前下降, 眼底出血、滲出等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4%, 觀察組為95.5%,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 目前已成為人群中首要的致盲性眼病[3]。其發病機理主要為:長期的高血糖狀態使患者視網膜的血液流變學及血小板功能發生改變, 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和粘附能力增加, 促使視網膜血管微血栓的形成及微循環發生障礙, 導致視網膜有效灌注血量減少, 出現相應區域的缺血缺氧, 形成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可出現微血管瘤, 進一步發展血管外鞘膜形成, 導致視網膜微血管瘤破裂出血、水腫和滲出, 視網膜前及視網膜內新生血管形成。再加上視網膜反復出血, 可刺激視網膜的纖維結締組織增殖,形成牽引條索, 收縮后可牽拉引起視網膜脫落, 導致失明。因此, 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 有效抑制視網膜繼續出血、阻止新生血管的進一步進展和改善視網膜微循環障礙是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鍵。
本次研究顯示, 應用激光光凝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有效阻止了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提高了患者的視力, 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臨床療效顯著。激光光凝可破壞視網膜缺血缺氧的無灌注區, 抑制新生血管生長因子的產生[4];破壞視網膜外層感光細胞, 降低視網膜的新陳代謝[5], 有效阻止視網膜的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的進一步滲漏, 有效增加視網膜的供血供氧, 減輕視網膜的缺血缺氧狀態;破壞視網膜色素上皮的外屏障, 使營養物質從脈絡膜直接彌散進入視網膜, 有效改善視網膜的營養障礙, 改善視力。羥苯磺酸鈣是一種血管保護藥物, 可降低視網膜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及視網膜血液的外滲, 使血-視網膜屏障穩定,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漿蛋白等大分子物質及紅細胞的凝集性, 降低血小板高凝狀態, 防止微血栓的形成;抑制血栓素B2等多種血管活性物質的合成, 明顯改善視網膜異常的血液流變學, 改善微循環狀態[6], 有效改善視網膜缺血缺氧狀態,穩定或提高視力[7]。
綜上所述, 激光光凝治療可凝固視網膜的出血點, 防止進一步眼底出血, 有效封閉視網膜血管瘤和阻止視網膜新生血管的進一步滲漏。羥苯磺酸鈣可有效改善視網膜的微循環,改善視網膜的供血供氧, 兩者聯合應用可有效阻止視網膜病變的發展, 改善患者視力, 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黃奕霞, 李虹霓, 林曉峰, 等. 532 nm激光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觀察.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2):1995-1997.
[2]朱春娟. 激光光凝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觀察.醫學臨床研究, 2011, 28(6):1170-1171.
[3]呂剛, 張偉, 唐連志, 等.多波長激光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臨床觀察.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13, 35(9):689-691.
[4]李朝暉, 崔治華, 胡曉英, 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面積與療效的分析.眼科新進展, 2013, 33(2):165-168.
[5]張守遐, 肖彩群, 何仕浩, 等.倍頻532 nm激光治療不同分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廣東醫學, 2012, 33(11):1796-1797.
[6]趙穎.羥苯磺酸鈣聯合激光治療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20):3131-3133.
[7]帖紅艷, 汪曉凱.羥苯磺酸鈣聯合益脈康治療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山東醫藥, 2010, 50(14):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25
2014-12-09]
471100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