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偉 趙亞君 衛靑園
探討前列地爾治療80歲以上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楊銀偉 趙亞君 衛靑園
目的分析前列地爾治療80歲以上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8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 慢性腎病2~4期,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基礎治療, 如限制每日蛋白質和鈉鹽的攝入, 控制血壓、血糖, 戒煙、戒酒,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1.41±1.02)g, 血肌酐(160.47±92.32)μmol/L, 血尿素氮(11.23±3.04)mmol/L, 空腹血糖(6.90±2.05)mmol/L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前列地爾治療8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慢性腎病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 降低尿蛋白, 無不良反應, 建議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80歲以上患者;前列地爾
近年來, 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及老年人口數量逐年上升, 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 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如何有效的進行糖尿病的治療, 延緩腎功能衰竭, 已成為全體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之一。為驗證前列地爾對80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特選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8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與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采用前列地爾進行治療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80歲以上的患者88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4例。對照組男25例, 女19例, 年齡80~90歲, 平均年齡(85±5)歲;觀察組男23例, 女21例, 年齡82~91歲, 平均年齡(86±5)歲。兩組患者慢性腎病均在2~4期。排除標準:服用尿蛋白排泄藥物及血壓波動大的患者, 泌尿系統感染者, 依從性差、有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等急性應激狀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調查研究, 且已接受相關檢查, 具備該組研究的適應證, 排除有器質性、系統性、代謝性病變、嚴重的過敏體質或對藥物不能耐受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調查研究, 且均經過相關檢查, 具備藥物的耐受性。對照組患者先進行限制每日蛋白質和鈉鹽的攝入, 控制血壓、血糖, 戒煙、戒酒,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等基礎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4203)10 μg, 1次/d, 并密切的觀察試驗期藥物的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空腹血糖及血尿素氮在治療前后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肌酐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1.41±1.02)g, 血肌酐(160.47±92.33)μmol/L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尿素氮空腹血糖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素氮(11.23±3.04)mmol/L, 空腹血糖(6.90±2.05)mmol/L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比較(±s)

表1 兩組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比較(±s)
注:治療后兩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24 h尿蛋白定量(g) 血肌酐(μmol/L)對照組 44 治療前 2.17±1.23 227.78±102.63治療后 1.89±1.12 215.46±100.39觀察組 44 治療前 2.05±1.33 223.68±101.24治療后 1.41±1.02a 160.47±92.32a
表2 兩組患者血尿素氮和空腹血糖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尿素氮和空腹血糖比較(±s)
注:治療后兩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血尿素氮(mmol/L) 空腹血糖(mmol/L)對照組 44 治療前 16.45±4.35 8.06±2.12治療后 15.67±3.32 7.70±1.90觀察組 44 治療前 16.56±4.78 8.23±1.80治療后 11.23±3.04a 6.90±2.05a
2.3 觀察試驗期間注射前列地爾不良反應 經前列地爾治療觀察組1例患者出現局部疼痛, 將滴速調慢以后, 疼痛很快得到改善, 有2例出現血管炎反應, 癥狀在更換注射部位后很快消失。經前列地爾治療的患者在試驗期間均沒有出現黏膜出血傾向、血管擴張反應、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等。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慢性腎病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 患者經常伴有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 凝血纖溶異常[2]。主要通過積極的基礎治療, 可以采用ACEI或ARB治療方式, 限制鈉鹽和蛋白質攝入、健康飲食調整生活方式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療。由表1可知, 加入前列地爾后尿蛋白減少, 說明前列地爾可以通過降低尿蛋白對腎臟起到了保護作用。前列地爾還可降低血小板活性(與血小板的調節功能有關)、抑制血小板凝集、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擴張腎動脈、增加腎血流量, 對腎功能的衰竭起到了延緩的作用[3]。
綜上所述, 對由糖尿病并發慢性腎臟病的80歲以上的患者使用前列地爾注射液進行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其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下降, 且持續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具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前列地爾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保證, 在臨床中可以廣泛推廣。
[1]廖淑金, 楊川, 江慧琦, 等.前列地爾治療高齡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療效和安全性.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5, 36(1):120-125.
[2]周方敏, 來芳.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7):2436.
[3]王珊珊, 常寶成, 單春艷, 等.前列地爾序貫療法治療老年臨床糖尿病腎病期患者的療效觀察.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4, 33(2):154-1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35
2015-04-28]
462000 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干部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