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肝硬化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細菌水布及耐藥性分析
王凱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腹水感染的細菌分布及耐藥性。方法對肝硬化并發SBP腹水感染患者47例采取細菌培養, 分析其細菌分布及耐藥性。結果47例患者經細菌培養均為單一菌種, 革蘭陰性桿菌74.5%, 革蘭陽性桿菌23.4%, 真菌1例(2.1%)。革蘭陰性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性最高, 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較第四代頭孢菌素高;對亞胺培南、頭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率低;革蘭陽性桿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性高, 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高。結論肝硬化并發SBP腹水感染細菌分布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 需根據藥敏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細菌分布;耐藥性
SBP是肝硬化常見并發癥, 加重患者病情, 難以消退腹水, 且會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如肝腎綜合征、感染性休克等。且SBP發病隱匿, 部分患者無典型表現, 使早期診斷難度明顯增加?,F以47例患者為例, 分析其細菌分布及耐藥性, 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47例肝硬化并發SBP腹水感染患者均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到本院就診, 男32例, 女15例;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54.6±8.4)歲;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簽署了研究同意書。
1.2 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方法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抽取10 ml腹水, 接種于葡萄糖肉湯培養管中, 放入恒溫培養箱中, 24 h觀察其狀態。并盲轉血瓊脂平板、弱平板和麥康凱平板, 分離培養。采集標準直接注入1只厭氧瓶及氧血培養瓶, 接種量每個培養瓶超過10 ml, 采取全自動血培養儀, 至陽性報警提示, 并行涂片革蘭染色, 若5 d后無陽性報警, 可在5 d后發布陰性報告。對陽性標本采取細菌鑒定儀行細菌鑒定和藥敏敏感性。
2.1 病原菌分布 47例患者經細菌培養均為單一菌種, 革蘭陰性桿菌74.5%(35/47), 革蘭陽性桿菌23.4%(11/47), 真菌1例, 占2.1%。見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n(%)]
2.2 耐藥性分析 在病原菌分析中, 革蘭陰性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性最高, 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較第四代頭孢菌素高;對亞胺培南、頭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率低;革蘭陽性桿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性高, 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高, 其耐藥性見表2、表3。

表2 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分析[n(%)]

表3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腸球菌屬耐藥性分析[n(%)]
肝硬化患者機體營養不良, 存在免疫力低下、門靜脈高壓、腸道菌群失調、腹水形成等情況, 導致SBP的發生。且合并SBP是導致終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況下肝硬化患者腸壁瘀血水腫, 腸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腸道菌群紊亂等, 吞噬細胞功能的降低, 腹腔積液中缺乏抗菌活性物質等[1], 都會導致機體抗感染免疫防御能力降低, 造成SBP的發生。且肝硬化并發SBP患者, 腹水稀釋及抗菌藥物不規范使用使肝硬化合并SBP并發腹水細菌感染診斷難度明顯增加, 因此掌握患者細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 以此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必要參考依據。
近年來, 新型抗菌藥物的使用, 使肝硬化SBP腹水感染患者的細菌譜有一定變化[2], 多數患者的腹水病原菌培養中為單一細菌感染, 只少數患者并發多種細菌感染。在此次研究中, 47例患者經細菌培養均為單一菌種, 革蘭陰性桿菌74.5%, 革蘭陽性桿菌23.4%, 真菌占2.1%。可見, 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要病原菌, 革蘭陰性桿菌中主要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其中在耐藥性分析中, 對氨芐西林耐藥性最高,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較第四代頭孢菌素高;對亞胺培南、頭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率低。在革蘭陽性桿菌中, 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腸球菌屬為主, 耐藥性分析中,革蘭陽性桿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性高, 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高。因此, 革蘭陰性桿菌是導致肝硬化SBP患者腹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掌握患者主要病原菌及相關耐藥性, 為選擇針對性敏感抗生素則是十分必要的。
針對藥敏結果, 應選擇敏感抗生素, 以免產生真菌, 降低抗真菌藥物毒副反應。尤其是采用第三代頭孢菌素, 病原菌對其有更高耐藥性。因此需合理選擇抗生素, 改善患者預后。當患者確診為SBP時, 需啟動經驗式治療[3], 通常腹水培養陽性率較低, 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若提示為革蘭陰性菌, 可選擇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β-內酰胺類抗生素等, 若考慮為革蘭陽性菌, 可加用萬古霉素或替換。但臨床并不將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作為首選藥物, 多用于多重耐藥性患者或病原不明的患者, 可將頭孢噻肟鈉、頭孢曲松鈉作為其首選藥物。
總之, 肝硬化并發SBP腹水感染細菌分布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需根據藥敏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確?;颊叩玫揭幏吨委?。
[1]林奇龍, 陳瓊娜, 李春兒, 等.肝硬化并自發性腹膜炎腹水細菌譜及耐藥性分析.檢驗醫學, 2014, 29(3):301-302.
[2]卜昕, 張文瑾, 范振平, 等.肝硬化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161例的細菌種類及耐藥分析.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13):3734-3737.
[3]周泳昕,曾岳祥. 56例肝硬化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的細菌分布及耐藥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0, 7(1): 41-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37
2015-04-01]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