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麗
循證護理對降低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的效果
楊彩麗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對降低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患者8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 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降低, 而觀察組的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對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值得推廣使用。
循證護理;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
近年來, 由于交通意外事故與建筑意外事故的發生率有所提高, 使得顱外傷患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相關研究指出, 對顱外傷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其循證護理措施, 可有效降低顱外傷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并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本文選取本院重型顱外傷患者80例, 對觀察組40例進行循證護理,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病房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顱外傷患者80例,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2例, 女18例, 年齡最小18歲,最大76歲, 平均年齡(42.3±11.21)歲;其中高空墜落12例,交通事故19例, 打擊傷9例;患者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最低22分, 最高45分, 平均評分(31.23±4.21)分。對照組男20例, 女20例, 年齡最小22歲,最大74歲, 平均年齡(41.4±11.27)歲;其中高空墜落11例,交通事故21例, 打擊傷8例;患者APACHEⅡ評分最低20分,最高44分, 平均評分(31.47±4.33)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以及APACHEⅡ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 對顱外傷患者應給予密切的病情監察。顱外傷患者的飲食護理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 重型顱外傷患者無法自己進食, 護理人員應給予其流質飲食;除此之外, 由于重型顱外傷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 所以患者常常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 因此, 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積極地心理護理, 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幫助患者緩解消極的情緒, 為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組患者的護理基礎上采取循證護理措施。首先成立專門的循證護理小組, 然后請專業護理人員對組內的護理人員進行針對性地培訓, 讓組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指導組員在提出問題后通過查閱相關書籍資料或者上相關網站進行文獻檢索, 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等相關指標, 并進行認真地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兩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應激性潰瘍及顱腦再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護理滿意度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護理滿意度比較(±s,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平均住院時間(d)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 40 10.22±2.82a 90.0a對照組 40 13.92±3.17 72.5
顱腦外傷是腦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指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于頭顱而引起的腦部組織損傷, 而重型顱外傷存有并發癥多且復雜、病情嚴重等一系列臨床特點[2]。現今顱外傷的難點在于其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其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 而這兩點也是當今臨床對于顱外傷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考慮的重點[3]。
循證護理主要是以護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為出發點, 通過文獻檢索或書籍資料查找等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為患者制定一個相應的護理措施并最終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
總之, 循證護理對ICU重型顱外傷并發癥患者的護理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梁玲, 馮靜, 王哲.循證醫學在產科護理領域中應用.實用護理雜志, 2003, 19(10):30-31.
[2]趙樹敏.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預防重癥監護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應用體會.中國醫藥導刊, 2010, 8(12):152-153.
[3]楊玉娟.循證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現狀.護理研究, 2003, 17(7A):759-760.
Effect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reducing ICU severe cranial trauma complications
YANG Cai-li. Department of Nursing, Nanyang Nanshi Hospital, Nanyang 473065,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reducing ICU severe cranial trauma complications.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ICU severe cranial trauma complica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plications, hospital stay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Both group had obviously reduce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reducing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had much better hospital stay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mplemen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has precise effect in nursing for ICU severe cranial trauma complications patients,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CU severe cranial trauma complication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42
2015-05-06]
473065 南陽南石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