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霞
淺談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危險因素評價及護理措施
張素霞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危險因素評價及護理措施。方法2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護理干預組(110例)和對照組(100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護理干預組實施危險因素干預及護理措施。治療1年后, 對兩組體質量指數、血糖、血壓、血脂、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進行評價。結果干預組體質量指數、血糖、血壓、血脂、HbA1c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者諸多危險因素進行護理干預, 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護理措施
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流行, 幾乎以幾何級數攀升, 我國糖尿病已達9800多萬人可能已經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1]。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 由于并發(fā)癥多因而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不盡相同,其治療護理措施也有所不同, 本院1996年1月~2014年12月對2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危險因素干預及護理措施, 效果滿意, 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996年1月~2014年12月2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男126例, 女84例, 平均年齡(69.2±6.9)歲, 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9年制定的診斷標準[2]。隨機將患者分為護理干預組(110例)和對照組(10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組實施危險因素干預及護理措施, 加強宣教、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皮膚護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體質量指數、血糖、血壓、血脂、HbA1c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組體質量指數、血糖、血壓、血脂、HbA1c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監(jiān)測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監(jiān)測比較(±s)
注:護理干預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空腹血糖(mmol/L)組別 例數 時間 體質量指數(kg/m2)收縮壓(mm Hg)餐后2 h血糖(mmol/L)血脂(mmol/L) HbA1c (%)護理干預組 110 治療前 26.0±3.5 8.7±1.2 12.7±3.5 150±15 3.2±1.2 9.0±1.0治療后 24.3±2.8a 6.1±0.9a 8.0±3.1a 135±12a 2.7±1.1a 7.7±1.2a對照組 100 治療前 25.8±3.2 9.1±0.4 13.2±4.5 157±10 3.5±1.1 9.2±1.4治療后 26.1±3.4 7.4±1.3 11.0±3.7 146±13 2.4±0.5 7.9±2.8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 患者生活質量的高低、生命長短與護理措施關系密切, 護理措施包括:①加強宣教:糖尿病教育已經是糖尿病治療的核心, 血糖控制不理想就會加大各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故需長期控制血糖, 規(guī)范血糖控制行為和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是護理人員加強宣教的主要內容, 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 介紹治療的方法及優(yōu)勢, 使患者消極心理及其顧慮消除, 通過單獨或集中宣教, 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應急救治能力和低血糖自我識別能力。指導患者正確洗腳, 水溫<40°, 時間<15 min, 并告知患者選用中性肥皂。②一般護理:護理人員應定期監(jiān)測HbA1c、血壓、身高、體重、血糖、血脂、眼底、心電圖、血管彩超、腰圍等指標。③飲食護理:飲食控制是糖尿病基礎治療之一, 通過控制病員的飲食攝入量使患者達到較好的代謝控制, 使血、尿糖及血脂水平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 這是飲食療法的最大優(yōu)點。同時要求患者忌煙酒, 飲食定時定量, 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入量以達到血糖理想水平。進餐順序應先進食蛋白類食物, 然后再進食碳水化合物, 這樣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動更趨穩(wěn)定。④心理護理: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 需要終身口服降糖藥、胰島素或泵注射治療, 常常使患者產生絕望、整日悶悶不樂等不良情緒, 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時(低血糖或高血糖)患者對治療效果產生質疑, 影響治療依從性, 這時護理人員選擇恰當時機對患者進行開導, 加強心理溝通及安慰。針對不同患者的性格、知識背景等因素進行心理護理, 告知引起高、低血糖及其臨床表現(xiàn)的原因及發(fā)病機制等, 培養(yǎng)患者積極的心態(tài), 樹立良好的治療依從性, 從而有效控制疾病進展。⑤皮膚護理:觀察下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檢查足底、足間, 注意皮膚有無水泡、擦傷、潰瘍、感染、壞疽、皮膚裂口是否干燥等皮損情況。對足部護理洗完腳后可以涂些護膚膏或護膚霜, 另做適當按摩, 如果有雞眼, 也不能自行修剪, 須咨詢專科醫(yī)生, 針對指甲護理, 應直著剪, 不要剪得過深, 修剪后用挫刀修光;老繭、雞眼不要剪破;襪子選擇易選吸水性好、淺色的, 鞋子已選圓頭、寬松、厚底、系帶的, 布面應為透氣性好的面料, 禁穿尖頭鞋、涼鞋、高跟鞋。每天清除鞋內可能的異物并保持里襯平整[3]。對有潰瘍的護理, 如果有黑痂的傷口, 易選清創(chuàng)膠軟化壞死組織, 用機械清創(chuàng)清除不健康的壞死組織, 用美皮康等用于新鮮的肉芽組織, 加速肉芽生長。⑥藥物指導:根據代謝指標、患者并發(fā)癥及其病史, 適當選用降糖、調脂藥物。⑦運動指導: 建議太極、散步慢運動, 有氧運動每次≥30 min, ≥5次/周。⑧加強血糖監(jiān)測;向患者講解血糖的測定方法, 告知血糖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 在胰島素強化治療時,增加藥物劑量或胰島素劑量時, 嚴重感染, 嚴重外傷及嚴重心腦血管等疾病時需加強血糖監(jiān)測。對血糖控制不理想時進行重點關注, 并加強夜間巡視力度。
綜上所述, 積極地實施健康教育, 細心觀察病情變化,耐心指導患者及家屬是極其關鍵的, 對患者保持一顆真誠的心是康復的基礎, 只有對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和探索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積極關注老年糖尿病患者, 控制危險因素避免或減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提高患者質量。老年糖尿病護理是糖尿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關系著疾病的預后與轉歸,通過護理人員的耐心細致的護理, 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消除認識上的誤區(qū), 在思想上重視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識,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 縮短住院時間,為患者早日康復打下基礎。
[1]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1-4.
[2]王丹蕾, 季梅麗, 唐文娟.循證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 2015(6):670-672.
[3]賈連鳳.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0, 5(4):221-2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53
2015-05-22]
450100 鄭州瑞龍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