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廣
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翟廣
目的探討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2011年1月前收治的248例肺結核患者作為對照組, 2011年1月后收治的248例肺結核患者作為觀察組,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 觀察組給予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患者不良情緒及生活行為改變、肺結核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疾病轉歸、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不良情緒及生活行為改變、肺結核知識了解程度、疾病轉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優質護理服務能改善肺結核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行為, 提高肺結核患者相關理論知識水平, 有助于疾病的轉歸, 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 臨床可積極推廣應用。
優質護理服務;肺結核患者;應用效果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以患者為中心, 強化基礎護理, 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 深化護理專業內涵, 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為患者提拱“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主要包括:滿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 保證患者的安全, 保持患者軀體的舒適, 協助平衡患者的心理, 取得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協調和支持, 用優質護理的質量來提升患者與社會的滿意度[1]。自從2011年衛生部(現衛計委)下發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規定和要求, 本院護理部積極調整護理模式, 細化了護理工作, 加強了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和服務理念, 取得了滿意效果。本研究對肺結核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服務, 探討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住院治療的248例肺結核患者為觀察組, 其中原發型肺結核15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56例, 浸潤型肺結核103例, 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52例, 結核性胸膜炎22例。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8例肺結核患者為觀察組, 其中原發型肺結核13例,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52例, 浸潤型肺結核109例,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54例, 結核性胸膜炎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法。觀察組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服務, 具體護理措施包括: ①建立分組護理。護士對患者24 h負責, 從入院的健康教育到康復訓練, 從床單位的舒適到病室環境的管理, 都由責任護士進行包干, 讓患者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全程、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護士隨時觀察了解患者病情是否好轉或進展, 肺結核患者有無痰中帶血或咯血現象, 血播型肺結核有無胸膜炎、腹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癥狀出現, 血播型肺結核易發生間質性肺氣腫,伴自發性氣胸, 一旦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煩躁、發紺、心率增快等癥狀, 立即通知醫生。②各病房發放健康宣教手冊,并且護士親自到病房講解, 答難解疑。重點宣教內容如下:a.飲食方面:宜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太咸的食物, 急性血播型肺結核給予易消化、半流質飲食。b.情緒方面:保持心情愉快, 肺結核并不可怕,讓患者不要過于緊張, 調整好心態, 堅持早期, 聯合適量, 規律和全程的用藥原則, 是完全可以治愈的。c.注意休息:每日按時就寢, 保持良好的睡眠, 注意冷暖預防感冒, 病情較輕者可適當離床活動, 血播型肺結核、高熱、虛弱患者應臥床休息。介紹患者所用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及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有不適時通知醫生。告知患者戒除煙酒, 耐心講解吸煙的危害、飲酒對病情的影響, 多次反復督促患者, 病區大廳和走廊貼有宣傳畫。③各病房發放痰桶,定時收集患者用紙包裹的痰液進行統一焚燒處理。告知患者不隨地吐痰, 咳嗽、打噴嚏時要輕捂口鼻。 ④建立品管圈制度。通過觀察和訪談, 對患者存在的共性或疑難的護理問題,進行圈會討論, 激發護理人員的頭腦風暴, 最后采取患者容易接受又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 積極有效的應對各種護理問題。⑤出院健康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堅持繼續化療, 指導患者用藥方法, 定期復查, 合理調整飲食, 注意消毒與隔離。餐具食用后煮沸8 min再擦洗, 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痰液吐入紙盒或紙袋, 焚燒處理;用過的被褥、書籍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或日光暴曬7 h。⑥護士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和查閱病歷的方法比較兩組患者不良情緒及生活行為改變、肺結核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疾病轉歸、滿意度。對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 自設問卷調查表, 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不良情緒及生活行為改變、肺結核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疾病轉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護理后各項指標比較[n(%)]
肺結核患者大多來自農村, 受教育程度不夠、知識缺乏,不良的衛生條件間接導致結核病的傳播和蔓延。肺結核患者大多有焦慮和恐懼的心理, 難以戒除煙酒,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行為導致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優質的護理服務可逐漸改變患者心態,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 使患者悲觀變為樂觀, 被動變為主動, 消極變為積極, 激發鼓勵患者戰勝疾病[2]。為肺結核患者提供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 可有效改善肺結核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行為, 提高肺結核患者相關理論知識水平和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 有助于疾病的轉歸,提高了肺結核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宮潔, 淡永霞, 郎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升護理內涵.求醫問藥(下半月), 2012, 10(10):373-374.
[2]王娟, 傅榮.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6):1245-12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72
2015-06-03]
130500 吉林省結核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