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慧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心理狀態的影響
郭曉慧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102例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1例。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只采取常規護理措施,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分別為(24.31±2.64)分和(20.16±1.39)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7.34±7.31)分和(43.18±5.15)分, 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心理狀態有積極影響, 可改善其不良情緒, 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護理干預;糖尿病;胰島素;心理狀態
糖尿病是一種由多類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慢性終身性代謝紊亂綜合征, 其主要病理特征為血糖水平較高。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療法, 但相當部分患者因排斥這種療法而引發心理障礙, 因而需給予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1]。本院于此次研究中,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2例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并采取分組對照法探析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心理狀態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集的102例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其中男53例, 女49例, 年齡35~76歲, 平均年齡(59.34±6.38)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5例, 初中至高中48例, ??萍耙陨?例;糖尿病類型:Ⅰ型糖尿病59例, Ⅱ型糖尿病43例;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肝、腎、肺器質性病變者, 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以及精神疾病者, 全部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將10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5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糖尿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 其主要干預措施包括:①健康宣教?;颊呷朐汉? 護理人員需為其介紹糖尿病相關知識, 如致病因素、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等, 讓患者了解糖尿病在當前雖無法根治, 但可通過適當運動、科學用藥、合理飲食控制與樂觀心理狀態等控制其血糖水平, 延緩并發癥的產生與發展;②用藥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明確各類胰島素劑型、名稱、作用特征等, 遵醫囑為患者按時注射、并做到劑型正確、劑量準確。在為患者實施胰島素注射治療時, 要定時巡視, 查看詢問其是否發生不良反應, 尤其是首次用藥患者, 要警惕其是否存在低血糖反應、局部反應以及過敏反應等, 一旦患者有臉色蒼白、大汗、心慌、無力與饑餓時, 要及時報告醫生進行對癥處理;③心理護理干預。a.由于糖尿病早期控制極為關鍵, 因此護理人員要在患者致病早期階段予以心理疏導, 使其盡快接受自身患病事實, 并改變其錯誤認知, 強化其對于胰島素治療、控制飲食等的重視程度。b.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 患者會產生無助、失望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通過懇切言語、親和態度和專業知識獲得患者信任, 并運用宣泄法讓患者發泄內心委屈、憂傷與憤怒,同時轉移其矛盾心理。c.護理人員要接納并肯定患者主訴,掌握患者恐懼、焦慮的原因, 并幫助其制作生活作息時間表,提醒其通過運動鍛煉轉移消極心境, 學會自我調整情緒。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其主要護理內容包括血糖監測、飲食指導、日常生活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 不強調特殊護理內容。
1.3 觀察指標 運用SDS評分[2]和SAS評分[3]測試評估患者心理狀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基本相同,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對比(±s, 分)

表1 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對比(±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1 49.32±6.15 24.31±2.64a 45.86±5.37 20.16±1.39a對照組 51 49.31±6.16 47.34±7.31 45.87±5.36 43.18±5.15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 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其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態勢。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多食、多尿、多飲和消瘦狀態, 其血糖水平一旦失控,即會引發一系列嚴重并發癥, 如衰竭性病癥, 不僅無法治愈,且可導致患者殘廢或者死亡。因此, 給予糖尿病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 對于改善其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之一, 然而一些患者因對這種治療方法心生排斥而出現心理障礙, 影響其臨床療效。
本院于此次研究期間, 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其中健康宣教可增進患者對糖尿病的了解, 并改變原先的錯誤認知, 增加對科學用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以及維持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視, 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用藥護理干預可促使患者遵醫囑用藥, 強化胰島素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 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心理護理干預則重在緩解或者消除患者抑郁焦慮情緒, 在治療期間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綜上所述, 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可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 增加其治療配合度,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陳愛紅.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糖代謝指標及生活質量的護理體會.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1):96-98.
[2]朱瑞杰, 金昌德. 心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現狀.全科護理, 2012, 10(1):75-76.
[3]王麗, 范秀珍. 綜合護理干預對城鄉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指標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9):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86
2015-06-02]
454750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