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博
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
周毅博
目的觀察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兩組均予調脂、抗血小板聚集、營養腦神經等對癥支持治療。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腦血管結構變化情況和治療2周后血管生理功能改善情況。結果通過彩色B超檢查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結構變化情況, 結果發現試驗組患者腦部的血管結構性改變的各項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2周后血管生理功能發現:試驗組患者的腦血流功能性指標比對照組改善顯著,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能有效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的腦血管功能。
奧扎格雷鈉;阿托伐他汀鈣;動脈粥樣硬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較大的變化, 研究表明[1], 近20年, 由于我國居民高鹽、高糖以及高脂肪的飲食結構, 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呈現明顯升高的趨勢, 其中由于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的血栓性腦梗死的發病率占心腦血管疾病的9.68%, 由于該病發病較急, 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 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因病致死亡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比例較大。在引起腦梗死的多種原因中, 因血管梗阻或者血管出血而導致的腦部局部供血不足占所有病因的35.68%[2]。由于腦細胞的長期缺血、缺氧, 最終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腦細胞纖維化和凋亡,最終發生腦梗死等, 對神經系統的功能和結構產生器質性影響, 影響患者的運動感覺功能, 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作者運用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死患者, 在臨床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腦血管科有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的住院患者8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其中試驗組男22例,女18例。對照組男21例, 女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調脂、抗血小板聚集、營養腦神經等對癥支持治療。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扎格雷鈉(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5890)聯合阿托伐他汀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 其中奧扎格雷鈉40 mg/支, 靜脈滴注, 2次/d, 連續治療2周;阿托伐他汀鈣片, 40 mg/d, 口服, 1次/d。兩組連續服藥14 d后, 采用超聲對兩組患者的腦血管功能狀況進行檢測, 并判斷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
1.4 檢測指標 利用多普勒超聲對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結構及功能進行檢測, 彩超探頭的頻率依據檢查的部位事先設定為3.9 MHz。檢查體位采取仰臥位, 檢查的時間點為患者休息0.5 h后檢查。在檢查中須記錄腦血管血流速度及腦血管結構等指標。從而確定慢性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腦血管結構情況變化分析 通過彩色B超檢查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結構變化情況發現, 試驗組腦部的血管結構性改變的各項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相對應指標, 兩組上述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管生理功能變化對比分析 通過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2周后血管生理功能發現:試驗組的腦血流功能性指標比對照組改善顯著(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腦血管結構情況變化分析(±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腦血管結構情況變化分析(±s)
注:兩組比較, P<0.05;IVSTd:后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IVST:后室間隔收縮末期厚度、LVPWs: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IDs:左心室收縮期內徑、LVIDd:左心室舒張期內徑、LVPWTd:縮短分數
組別 IVSTd(mm) IVSTs(mm) LVPWs(mm) LVIDs(mm) LVIDd(mm) LVPWTd(%)對照組 10.01±1.02 12.98±2.96 11.95±3.86 29.89±5.11 70.19±8.03 9.86±0.61試驗組 7.01±2.03 8.89±2.04 10.08±1.96 31.21±3.95 49.31±8.15 8.02±0.98 t 7.0125 7.1896 5.0123 4.9863 13.0278 20.1172 P 0.019 0.038 0.020 0.022 0.029 0.003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管生理功能變化對比分析(±s)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管生理功能變化對比分析(±s)
注:兩組比較, P<0.05;A峰: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縮期最大流速、EF:(左心室)射血分數、SV:每搏輸出量、E峰:二尖瓣血流舒張早期最大流速、MVCF:左室周徑平均縮短速度
組別 A(cm/s) EF(%) SV(ml) E(cm/s) MVCF(mm/s)對照組 59.23±17.42 42.25±9.47 70.30±14.38 59.98±2.03 1.21±0.19試驗組 89.20±9.96 79.83±7.01 89.63±6.89 50.23±9.02 1.89±0.23 t 19.1279 6.0059 9.9937 10.9967 1.9738 P 0.029 0.030 0.022 0.019 0.047
據國內外相關研究數據,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飲食結構向高脂肪、高能量和高蛋白轉化, 再加上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 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占全身其他系統疾病的20%左右[3]。同時, 在臨床中, 高血壓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導致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難度較大, 治療結果通常不理想。有數據顯示, 因高血壓而導致的致死率以及由于高血壓而導致腦中風的致殘率在在各類疾病中排名均位于第一。國外心腦血管科專家進行的一項長期調查數據顯示:在所有高血壓的各個類型當中,大約有5%的患者屬于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
國內學者曾正陪教授通過大樣本調查分析得出:不同級別的高血壓患者原醛癥患病率也存在有較大的差異性, 原醛癥患病率與血壓水平存在有密切的正相關。正常人群中原醛癥患病率為1.55%, 而1級高血壓患者中原醛癥患病率為1.99%, 2級高血壓患者中原醛癥患病率為8.02%, 3級高血壓患者中原醛癥患病率為13.2%。本研究結果與早期學者相關研究結論基本相符[4], 表明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死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在體內的作用機理是患者體內的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滅活, 最終導致體內的甘油三脂以及膽固醇的分解能力加強, 患者體內的血脂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 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現栓塞的危險因素, 減少患腦梗死的風險。此外,由于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會引起體內鈣的含量增高, 導致心肌收縮力增強, 外周及腦血管擴張, 局部血液供應量加大, 減少患者出現局部供血不足的臨床癥狀[5,6]。本研究通過臨床實驗性治療, 最后通過彩色B超檢查兩組患者的腦血管結構變化情況, 結果發現試驗組患者腦部的血管結構性改變的各項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上述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分析兩組治療2周后血管生理功能發現:試驗組的腦血流功能性指標較對照組改善顯著,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奧扎格雷鈉聯合阿托伐他汀鈣, 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死患者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1]楊輝, 馮躍明. 奧扎格雷鈉聯合阿魏酸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MDA、SOD、CAT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18): 5249-5250.
[2]張衛清, 陳雪濤, 張英謙, 等. 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后循環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09, 22(4):315.
[3]李戰輝, 何志聰, 陳赟, 等. 小劑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鈣和奧扎格雷鈉聯合抗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2(7):713-716.
[4]薛忠元, 葛紀, 宋洋. 谷胱甘肽、阿司匹林、奧扎格雷鈉聯合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23): 5256-5258.
[5]江顯萍, 陳建華, 吳大鴻, 等. 阿司匹林聯合奧扎格雷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蛋白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12):3258-3260.
[6]邵錦根, 張旭. 奧扎格雷鈉聯合舒血寧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1, 31(7):588-5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80
2015-06-08]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公費醫療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