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 McIntyre
可沖散與不可沖散濕巾
To Flush or Not to Flush
Karen McIntyre

消費者對便利和清潔的要求促進了可沖散濕巾市場持續增長,其市場范圍涵蓋從廁用,女性衛生用,成人失禁用到小孩護理用等。根據英國Smithers Apex公司進行的調查,全球可沖散濕巾的市場規模為5.5萬t/a,價值約14億美元。
近年來,由于下水系統經常出問題,濕巾市場因而歷經變革。盡管問題不一定是由濕巾造成的,但給濕巾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生存,各相關企業在北美非織造布協會(INDA)和歐洲非織造布協會(EDANA)帶領下制定了可沖散濕巾檢驗標準。現在濕巾需經第三方檢驗來證明沖水過程中可沖散,然后才能貼上可沖散標識。這些要求已促進了非織造布生產商和濕巾加工企業的研發工作。
威斯康星州Sheboygan市的Rockline Industries公司個人護理用品銷售主管Donna Rippin說:“我們的原料供應商逐步認識到可沖散濕巾市場的前景,正不斷研發提高原料分散性技術。Rockline和我們的基材供應商都關心環保,并繼續為更快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這有助于通過分散技術提高基材的分散性能。此外,消費者也更了解消費品對地球產生的影響。”
這些措施改變了可沖散濕巾的成分。如前幾代廁用濕巾被認為可沖散,是因為它們的尺寸及易于通過污水系統,而新一代可沖散濕巾則須經檢驗,要求其成分是真正可沖散的。
安德里茨公司設備供應主管Tobias Sch?fer說:“我認為一些濕巾將被下架,根據EDANA/INDA最新指南,很多濕巾達不到貼可沖散標識的要求。”
生產可沖散濕巾,特別是廁用濕巾,濕法/水刺法非織造布的用量最大。安德里茨的設備使用混合纖維,即紙漿纖維和人造短纖維,其長度約為標準水刺布纖維的1/4。濕巾沖散時,這些較短纖維雖然穩定性高,但仍可分解。盡管紙漿纖維不具有尺寸穩定性,但它增強了吸收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其他特性。
水刺布中加入紙漿纖維的量取決于最終濕巾的用途。Sch?fer說:“可沖散濕巾中加入的紙漿纖維較多,但問題是紙漿纖維并不具有濕強度。如果你把一般水刺布濕巾同可沖散濕巾相比,前者通常不可沖散,但它有紡織品外觀、松厚度高和強度大等優點。纖維越長通常彼此纏結越緊,越不易分解。”
濕巾市場普遍使用的3種基材包括:金佰利公司供出售的紙漿和黏合劑生產的干法紙、Suominen公司的Hydraspun濕法水刺熱粘合非織造布,喬治亞—太平洋/ Buckeye公司的Airspun非觸發型干法紙。但隨著人們對可沖散產品越來越感興趣,更多新材料將涌現出來。
2013年,水刺布生產商Trützschler公司和福伊特公司合作開發出了雙濕法工藝的非織造布供應可沖散濕巾市場,該產品類似于Ahlstrom/Suominen兩家公司合作的產品,但它不使用雙組分纖維。Trützschler銷售經理Jutta Stehr說:“通過精心選擇原材料和設備配置,我們成功地生產出了濕強度理想的非織造布。未經加工的非織造布只含纖維,而且可100%生物降解。紙漿纖維占比較大可使非織造布易分解,而少量再生木質纖維素纖維可確保濕強度。這是首款能在水里分解的材料,100%可生物降解,使用中低價格的原料,具有所需的濕強度,且有懸垂性、質地柔軟。”
從設備角度看,這種工藝依靠福伊特公司用于纖網成形的HydroFormer成形器和Trützschler公司用于纖網固結的AguaJet水刺設備。
這兩家公司于2013年底宣布,它們的非織造布已達到INDA/EDANA可沖散標準,這將有助于這種材料廣泛應用到可沖散濕巾領域。材料達到標準表明,這類產品沖散性能具有保障。
Stehr表示:“制定可沖散性指南濕巾有益于濕巾生產商、消費者和污水處理廠。市場成功關鍵取決于消費者的信任度。根據新版指南,只有可沖散濕巾才能通過INDA/ EDANA檢驗程序,因此所有其他產品必須貼有不可沖散標識,我認為這些不可沖散產品將退出市場。”
據Rippin介紹,可沖散濕巾產品長期以來在某種程度上指的是廁用濕巾,不過女性護理用濕巾和失禁用濕巾等其他類別的產品正開始轉向使用可分散基材。在美國,這3類濕巾的銷售總額達5億美元,且正以5%~10%的較大幅度增長,而廁用濕巾處于主導地位,銷售額達4億美元。
在可沖散濕巾領域,主要競爭品牌產品是寶潔的Charmin廁用濕巾(其Always女性護理用濕巾是用不可分散的水刺非織造布生產)和金佰利的Cottonelle濕巾及Scotts廁用濕巾。在廁用濕巾領域,Cottonelle品牌產品為市場領導者,占有65%的市場份額,該產品于2014年進行升級。零售商品牌廁用濕巾的單品銷售量市場份額(40%)占首位,銷售額市場份額位居第2。

Rockline Industries的可沖散濕巾產品
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規格有:筒裝濕巾、可再填充包裝濕巾和大規格“頂部開口”盒裝濕巾,而更多可分散技術的選擇則有助于該類產品進入新領域。Rippin說:“女性護理用濕巾正在遵循這一趨勢。調查顯示,消費者總是把濕巾從下水道沖走,而普通的水刺非織造布基材是不可沖散的。即使有的消費者沒有把濕巾沖入下水道,但他們也希望能夠沖入下水道。”
Rockline供應各種與生產商自有品牌產品等效的廁用濕巾,其中有上蓋彈起式筒裝濕巾、可填充拉鏈包濕巾、可填充/旅行用軟包裝濕巾、單片小袋裝濕巾和“頂部開口”盒裝濕巾。Rippin解釋道,“Rockline的所有產品都使用特殊的可分散基材,可完全沖散,讓消費者家中的污水系統暢通無阻。”
Rockline還擁有女性用可沖散濕巾,這種濕巾可與寶潔的Always品牌產品相媲美。

愛生雅Tena可沖散潔面巾
愛生雅(SCA)公司也尋求在可沖散產品市場中擴張,這家瑞典衛生用品生產商于2012年9月宣布,其Tena可沖散潔面巾通過認證能被沖散。除了可沖散外,該產品還99%可生物降解,一直是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生雅北美分公司個人護理品牌主管Jessica Lan說:“在持有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可沖散產品證書的同類產品中,這種濕巾是唯一成人規格的產品。獲得這一證書對Tena品牌很重要,這能充分證明我們產品的高質量,還有助于延續愛生雅創新傳統和所承諾的環境義務。該產品還含有3合1保濕配方,并且酸堿度(pH)為中性,讓皮膚更細膩健康。簡而言之,Tena可沖散潔面巾對環境更友好,對消費者更有益,讓企業更有活力。”
在全球成人失禁用品市場中處于領導地位的Tena品牌是愛生雅最知名產品之一,旗下個人護理濕巾和其他護膚產品可提高客戶和消費者的生活質量。據Lan介紹,愛生雅有很多正在執行的項目,最近推出了幾種令人關注的產品。Lan說:“例如,愛生雅2013年在法國推出的Tena個人隱私部位護理濕巾非常成功。該品牌還在歐洲推出了Tena濕手套式洗浴用品,不用水和香皂就能讓人進行日常全身清潔,使用方便舒適。”
衛生用品行業所做的大部分宣傳工作已集中在告訴消費者哪些產品不可沖散。下水道堵塞物分析表明,因可沖散濕巾造成的堵塞僅占不足10%,但得到的非難卻很多。嬰兒濕巾、面巾紙、餐巾紙和擦手紙等不可沖散產品應承擔主要責任,大部分問題是它們造成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INDA/EDANA可沖散性產品工作組特別設計了不可沖散(Do Not Flush)標識,警示消費者不要把這些產品扔進馬桶。這種標識是可沖散指南中新業務守則的組成部分,這些守則包括更明確的貼標識規定,該規定將避免政府部門把下水道堵塞問題歸罪于濕巾行業。
INDA理事長Dave Rousse談到濕巾行業面臨立法挑戰時說:“一些流言蜚語直指非織造布濕巾基材生產商和銷售商、購買基材的加工商以及濕巾銷售商,污水處理行業認為濕巾行業是堵塞廢水系統水泵的罪魁禍首。”
包括加利福尼亞、緬因和新澤西在內的美國一些州已經起草法案回應了污水處理系統操作人員提出的堵塞指控,各州的法案不同,有的規定了什么產品是可沖散的,有的規定濕巾應怎樣標識,亦或二者兼備。
Rousse補充道:“經過INDA和EDANA的努力,大部分的法案都暫緩了,我們修訂了可沖散性指南,并盡力讓濕巾供應鏈的全體成員都執行這一指南及遵守業務守則中的貼標識規定。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濕巾生產商和銷售商都是INDA/EDANA會員,因此我們需通過行業媒體等其他手段告訴非會員,不執行可沖散指南將使他們的企業置于危險之地。”
Rousse還指出,研究表明,符合標準的濕巾不會堵塞水泵,在清理水泵堵塞物時大部分是擦手紙和其他物品。他表示:“我們知道嬰兒濕巾和一些其他的個人護理用濕巾不可沖散卻常被沖入下水道,這些產品必須貼上不可沖散標識。”
除了可沖散指南以外,行業協會還與水凈化機構一起,減少不可沖散的一次性產品給污水系統帶來的負擔。作為行業協會一員的INDA正與美國水凈化行業協會、水環境聯合會和美國公共工程協會一起致力于這一工作。
美國水凈化行業協會法律事務主任Cynthia Finley說:“嬰兒濕巾、個人護理濕巾、擦手紙和女性護理用品等產品被沖入下水道系統不能完全沖散,會造成下水道堵塞。由于不知這些產品的使用方法和范圍,這必將給當地廢水處理系統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人們有時會在廁所里處理這些產品,這取決于人們如何使用和在哪里使用這些產品。”
INDA還與緬因州廢水管理協會合作教導消費者不要把嬰兒濕巾沖入下水道,這會造成污水返流進入家里,且還會毀壞廢水處理廠的設備,造成幾十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INDA和緬因州廢水管理協會于2014年1月底在緬因州Westbrook污水處理廠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揭開了這次消費者宣教活動的序幕。活動將覆蓋緬因州部分地區,利用電視、報紙、社會媒體和直郵廣告等多種媒體渠道。活動以“保護下水管道:不把嬰兒濕巾沖入下水管”為主題,還包括以題為“什么可沖入下水道?!?”的電視有獎競猜節目,節目在緬因州部分地區播出。
Rousse介紹說:“這次活動的目的在于提高意識,改變消費行為,消費者可能并不清楚,產品可被沖走并不意味著它是可沖散產品。”
實際上,消費者宣教是INDA/EDANA可沖散性指南的重要部分。第3版指南是在2013年6月舉行的世界擦拭巾大會上公布。
兩個協會于2004年與由31家企業組成的可沖散性特別工作組首次研究可沖散性指南,第1版指南于2008年公布,并于2009年修訂。自那以后,INDA和EDANA與廢水行業合作,加速實現減少廢水系統中不可沖散物數量的共同目標。
第3版新指南在前兩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例如,原有的23個檢驗步驟現僅需7個核心檢驗步驟即可完成,檢驗結果必須全部達標才能被認定可沖散。在第3版指南框架中,通過只需簡單回答是或否的決策樹來確定產品是可否沖散,或是否必須貼上不可沖散標識。它還包括針對廢水處理基礎設施的測試,如市政污水泵檢驗和崩解檢驗。
(陳海昌編譯自Nonwovens Industry/2014年2月,孫靜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