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型沒有轉過來,各級政府的權力對經濟活動干預太多,使腐敗愈演愈烈,這是全國都面臨的基本問題。”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9月30日在中國經濟發展與管理教育高峰論壇上表示,根據當前的實際經濟情況,出路在于保持宏觀經濟總體穩定的條件下推動改革。
吳敬璉強調,必須積極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劃、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利益最大化和最優化。與此同時,還必須結合國家的各項體制,相互糾正、改變,合理調節政治與經濟的沖突,完善政治經濟體制中的弊病,使之達到協同作用。
吳敬璉主張,在控制系統性風險的條件下著力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通過改革促進效率提高和結構優化,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改革上,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困難,控制市場不至于崩盤。
有沒有辦法能夠控制市場不崩盤?吳敬璉認為,可以采取一些堵塞漏洞、控制風險的措施。比如,停止沒有回報的無效投資,停止對“僵尸企業”的輸血,動用國有資本償還政府的或有負債,對資不抵債的企業實施破產重整,停止“剛性兌付”以便化大震為小震,防止風險積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