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超 賈 順
(1.南京重大路橋建設指揮部,江蘇 南京 210019;2.南京重大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建筑業現在已經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的行業,地位非常重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建筑行業也是連年跳躍式的發展,進而吸引了大量的人員進入本行業從業。建筑業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比如建設周期長、技術含量高、資金量巨大等等,這一客觀的原因就導致了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正因如此,為了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就更要對施工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
第一,現在很多企業都是股份制,項目經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要人員,這些項目經理往往也是項目利潤的主要分享人員,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來項目經理有很大的忽視安全的主觀成分。第二,由于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從業人員來說是憑多年來所積累的經驗來從事相關工作的,因此不難理解許多技術規范對這類人員而言是很難去及時接受和消化吸收的。在實際安全生產當中這類人員的隱患也是很大的,因為有經驗在為他們的安全買單。舉例來說越是這樣的憑經驗進行安全生產,所埋下的安全隱患就越大,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其實也是不足為奇。第三,建筑行業貌似入門門檻低,實則不然。隨著從業人員井噴式的迅猛增加,安全施工培訓就漸漸的跟不上發展的腳步了,以至于到現在造成,安全培訓不重要的現狀。一進入這一行業,就進工地,對安全生產知識一無所知,自我保護能力幾乎是空白,絕大部分的從業人員都是專技能力為零。原本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就少,新進入的又基本不培訓,所以造成了現在整體安全意識低的現狀。
長久以來,建筑行業相關行政監督管理部門做了大量應該由建筑施工企業承擔的工作,由于這一行業的特殊性安全監督管理往往只是檢查和標準化核驗。經過長久以來的實際經驗可以看出,施工企業安全部門所應當承擔的工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無論從人員配比上、工作的范圍上以及工作的專業性都難以從根本上取代企業所起到的作用。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一直以來的工作方法通常都是以點概面。由于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不是實時的,所以在安全監督的時間上就存在真空狀態,不能監管到位安全問題也就無法完全顧及。
第一,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從上世紀80年代后,建筑從業人員在迅猛增加,與之相反的則正是安全管理人員的不斷減少。很多企業在大部分時間段,有關安全方面的人員幾乎都是兼職、或者有名無實。第二,隨著安全管理人員的減少,不可避免的整個隊伍的業務素質也在大大降低。比如在企業內部往往把難以勝任其他工作或者其他閑雜人員安排到這一部門。第三,建筑企業自身對安全監管重視不夠,存在主觀忽視的情況,很多施工企業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的情況時有發生,究其原因無非是為企業利潤讓道,把安全二字拋在腦后。第四,企業存在等、靠的現象,應付安全檢查,存在嚴重的投機思想。
安全管理核心點是落實,執行。只有嚴格苛刻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起一個自上而下的級級責任制,形成固定管理制度,由崗位選人。
施工單位往往最先忽視的步驟就是對安全施工的重視,埋頭只顧對建筑施工具體細節開始策劃。其實這簡單的顛倒就為安全施工形成了漏洞,隨著工程的逐步推進,安全隱患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工程施工至此,想要改變可能性非常小,或者需要更加多的投入來挽回這一錯誤。因此,在策劃建筑施工細節的時候,就要從全局考慮、整體安排,避免邊設計、邊施工。廣泛征求有較高業務水平的安全監管人員意見、建議。
由于建筑隊伍的迅速擴展,低水平、低素質的從業人員相對較多,蠻干、魯莽、粗心等特點,因此必須要對這類人員加強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工作。但是此項工作還要內容多樣化、豐富性,比如知識競賽、宣傳畫、故事會等等。此外,在日常的施工中也要滲透安全知識的宣傳。
腳手架是最長用過的施工工具,所以規范其搭設、及時調整穩定建筑主體,對腳手架要進行內外全封閉,糾正和補全橫向掃地桿。立桿基礎更要堅實,嚴禁違規使用劣質鋼管及手板,單獨設立卸料的平臺。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來指導新的從業人員搭設腳手架、門形。更要注意的是毛竹和鋼管的混合使用,會對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按照既定的規章制度來統一搭設。不斷提高對整個支撐系統的搭設要求,嚴厲禁止立柱對接,把控全局。嚴格控制違規對主柱墊磚,禁止縱橫向水平支撐的規范和材質要求。對鋼木混搭的要嚴加懲罰。要對電、各類機械、門、安全防護措施、吊塔等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
對安全管理的投入要加大,跟新設施設備、新材料,逐步形成一個安全監管的系統。最近幾年以來,為了預防建筑施工工地的觸電事故的發生。漏電保護裝置及三相五線制對預防安全事故都有很好的作用。凡是可以用機械代替人工的,一定要盡早采用,不斷改善從業環境,從根本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為施工過程中安全實現最終目標,運用現代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客觀分析各種潛在的安全隱患,從技術方面、組織協調方面、管理層面采用有效措施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
[1]方東平,黃吉欣,麥鴻驥.香港特區建筑安全管理的探討與借鑒[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 (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