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君
(北京北海公園管理處,北京 100034)
瓊華島景區是北海公園的中心景區,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島嶼四周碧水環繞,只有南面和東面的永安橋、陟山橋與公園其他區域相通,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小區域氣候環境與公園大環境略有不同:春季回溫早、空氣濕度相對高、日照時數相對長。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使古樹蟲害的發生具有了發生早、為害期長區域性的特點。
(一)島上植物配置具有自然園林風格,為體現皇家古典園林的威嚴莊重,景區內種植常綠植物近2000株。其中古樹200余株。涉及 樹種6種:側柏、檜柏、白皮松、油松、國槐、楸樹,松柏類占絕大多數。
(二)瓊華島景區內古樹生長的環境特點是:由于瓊華島山體是人工堆砌而成,表層土壤較薄。山體上山石量大,建筑密集,從而造成古樹地下生長空間狹小。西坡畝鑒室和北坡龍洞處許多古樹生長于山石縫隙中,同時由于山體坡度較大,因雨水沖刷形成地表徑流,許多古樹部分根系裸露。南坡東坡的古樹大多生長于建筑地基之上,這樣就形成了古樹根系營養范圍小、土壤層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生長環境特點。
(三)同時由于瓊華島山體高、體積大,西坡北坡山勢陡峭,植保車輛無法開到山上,噴藥設施射程不能全面輻射,藥物防治存在盲區,不利于古樹蟲害的防治。
(四)瓊華島植物配置是自然式風格,種植了大量的喬灌木,古樹生長空間相對狹小,通風情況較差,這也是不利于古樹蟲害防治的重要因素。
瓊華島古樹常見病蟲害,瓊華島景區內古樹常見蟲害主要包括雙條杉天牛、為害松樹的蚧蟲、松柏紅蜘蛛、松大蚜、小蠹甲等。
(一)為害古樹的雙條杉天牛。
主要危害側柏、檜柏、龍柏等樹木,是北京市公園、庭院、風景區古柏樹的主要害蟲。此蟲為弱寄生性害蟲,主要危害衰弱植株。天牛幼蟲蛀食主干和根,使樹木生長不良,樹勢衰弱,枝枯折斷,經數年連續危害后,嚴重的會造成全株枯死。天牛排出的糞便惡化環境。成蟲咬食嫩葉皮層,造成枝梢枯萎,是古樹植保工作中需要重點防治的園林害蟲。雙條杉天牛多以成蟲在被害樹枝樹干內過冬。次年3月底成蟲羽化出孔,夜晚蛀食樹木。
由于瓊華島景區四面環水,建筑密集,不同區域溫度和氣候變化也不同,因此古樹蟲害的發生也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島的東坡南坡陽光充足,和公園大環境相比,春季氣溫轉暖早,溫度較高。雙條杉天牛于3月中旬就開始羽化,為害古樹2-3年生古樹嫩枝。而在島的西坡北坡由于光照少,和公園大環境基本相同,天牛于3月底開始羽化。依據觀察,2010年-2014年,由于冬季溫度較往年高4-5攝氏度,在永安寺中軸線建筑密集區,背風向陽處生長的古樹天牛羽化出現蛀食后排泄糞便現象于3月上旬就出現,比公園大環境雙條杉天牛羽化要提前10-15天左右。依據這一特點,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公園持續不斷嘗試不同的方法,總結出防治雙條杉天牛的以下幾種方法:
1.加強園林管理。由于生長衰弱的植株易遭天牛危害,應加強古樹養護,適量增加肥水施放,對瀕危古樹加強復壯工作,促進樹勢生長旺盛,減輕危害。瓊華島景區生長于陡坡、建筑基礎上和生長勢衰弱的古樹作為重點養護對象。將部分根系裸露的植株根部覆土作莞,利于肥水施放吸收。并結合干枯枝修剪,及時剪除和處理有蟲枯枝,防止進一步危害植株。
2.放置誘木誘殺。天牛成蟲要咬食樹皮以補充營養,對樹種有很強的選擇性,喜蛀食生長勢弱的柏樹植株,可利用這一習性,放置一定數量的誘餌柏木,在成蟲發生期檢測防治。針對在景區東南坡蟲害發生較早的特點,誘木于2月下旬投放4月初回收。誘木投放前后,要用菊酯類藥劑200-400倍噴涂。瓊華島景區內每年投放誘木約500根,吸引成蟲50頭左右,收到比較好的防治效果。餌木要用2-3年生直徑10cm左右的新鮮側柏枝,投放時要破皮,如用上年修剪的側柏枝,在投放前要用塑料包裹保鮮。
3.藥劑防治。噴殺成蟲。瓊華島景區在春季成蟲出孔盛期4月中旬,用菊酯類農藥噴灑,隔5-7天噴藥1次封干,每次噴透使藥液沿樹干流到根部。針對因大雪而造成古樹大量折枝損形的情況,在結合修剪用梳理劑涂抹處理傷口后,于3月底至4月中旬多次大量噴菊酯類農藥進行封干。殺死大量出孔成蟲,有效控制天牛的大規模發生。
4.保護和招引天敵。天牛有許多捕食和寄生天敵,如啄木鳥、喜鵲等鳥類,腫腿蜂等寄生蜂,壁虎和寄生線蟲等,在瓊華島景區古樹防治中,十分注重天敵的投放。每年于5月中下旬投放腫腿蜂,每次投放4萬頭,主要投放在生長于山頂、西坡北坡等山勢陡峭地形處的古樹植株上,彌補藥物防治輻射不到的不足,同時也避免了藥物和天敵防治的矛盾。在經植株蟲孔記數統計后,確定投放重點區域。在古樹密集區域每株古樹投放腫腿蜂幼蟲100頭,非密集區域每株古樹投放200頭。大量多次投放腫腿蜂,形成了一定利用天敵防治的規模,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二)危害古樹的松柏蚜蟲。主要危害側柏、油松、白皮松等,刺吸植株1-2年生嫩枝或幼樹的枝干。成蟲和若蟲密集在枝干上刺吸樹木汁液,嚴重時松針或枝干流黏液,嚴重影響樹木生長。特別是對白皮松能造成樹勢嚴重衰弱以至枯枝、死樹。松大蚜的生活習性是以卵在松針上過冬,次年3月底4月初若蚜開始孵化。但是根據工作中觀察,由于近年來冬季溫度較往年高2.5-5攝氏度,在瓊華島景區東南坡若蚜孵化時間也比公園大環境早7-10天,于3月中旬孵化,景區西北坡3月底孵化。若蟲孵化后,多在松梢的松針基部刺吸危害,逐漸向枝、干上擴展。4月中旬開始進行孤雌生殖,若蚜長成后,繼續胎生繁殖,春天完成一代需要20天左右,而夏天則只需10多天就能完成一代。5月、6月和10月在瓊華島景區危害最為厲害,特別是白皮松,嚴重時在枝、干上密集成層,順枝干流水,同時易招致黑霉病,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和觀賞。秋季出現有翅蚜胎生雄蚜,產卵在松針上越冬。由于繁殖量大,危害期長,景區內松柏類古樹數量多、種植密集,因此,松大蚜的防治是古樹植保工作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松大蚜危害初期的檢查方法主要在晴天有陽光時檢查針葉上可發現發亮的油狀物和松針基部的蚜蟲。
針對瓊華島景區東南坡古樹松大蚜危害期提前和延長的特點,防治有幾個關鍵期:
1.若蟲期。4月上旬若蟲蟲齡小、食量小、體壁薄,此時的若蟲抗藥力最低,噴70%滅蚜松1000倍液,或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如國光斃克)1000倍液噴殺,防治效果特別顯著,這是一年中松大蚜防治工作中的最重要一環。
2.危害猖獗期。6月下旬至7月有翅胎生雌蚜大量出現,繁殖最快,對油松的危害達到猖獗期,抓住這個時期做好防治工作,能控制有翅雌蚜的繁殖率,并防止它造成轉移危害,同時應注意使用的藥劑應與上次用藥不同,以免松大蚜產生抗藥性。藥劑防治效果顯著,在噴藥前,1年生小枝每枝有蚜蟲20頭,噴藥后減少到低于2頭。在噴藥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天敵:如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
3.交尾產卵期。10月初雌雄交尾并陸續在松針上產卵,這時要采用多種方法防治。噴灑藥劑,消滅成蟲、老齡若蟲,及時剪下帶蟲枝梢及蟲癭噴藥處理掉。
松大蚜的防治要以防為主,日常要把養護管理工作搞好,適時澆水、施肥、修剪,生長勢比較弱的古樹堅持做好復壯工作,保證古樹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樹木體抗蟲能力。尤其是景區內生長于坡地形上、生存環境相對惡劣的古樹植株,養護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在瓊華島景區,松柏類古樹數量大,種植密集,一旦發現蟲害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杜絕蔓延,以絕后患。
(三)危害古樹的螨類。危害檜柏、沙地柏、龍柏、油松、云杉、側柏等,是針葉樹的主要害蟲。以卵在松針基部的松枝上過冬。次年4月上旬過冬卵開始孵化,但是在瓊華島景區東南坡,過冬卵于3月下旬就開始孵化,比公園大環境提前20天,4月上旬基本全部孵化。4月底出現大量第一代若螨,隨著身體增大,螨量增多。5月-7月份危害最嚴重,受害針葉上出現許多小白點,嚴重者針葉先變灰綠色,后變為灰黃色,以至于形成大量落葉。11月產卵過冬。經觀察,景區內松柏類古樹種植于靠近建筑處的植株易發生松、柏紅蜘蛛。主要與建筑、道路的輻射熱、通風差、天敵少有關。根據松、柏紅蜘蛛的生長習性,我們主要采取的防治方法有:
1.藥物防治,噴殺幼、成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噴灑用800倍的20%三氯殺螨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螨特乳油等殺螨劑,可收到90%以上的防治效果。
2.投放天敵。在4月上旬投放異色瓢蟲若蟲捕食紅蜘蛛的幼蟲、若蟲、成螨。每年投放異色瓢蟲若蟲20000頭左右。
總結瓊華島景區古樹植保工作,不難發現景區內的古樹蟲害發生具有發生早、危害期長、集中爆發的特點,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搞好預測工作,掌握病蟲害發生、發展情況,摸清在景區內小環境中蟲害發生規律,做到防治有重點,以解決急需問題。我們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有:
1.加強植物檢疫。加強景區內新植植物的消滅病蟲害工作,防止新的病蟲害隨植物進入景區。
2.營林措施。依據瓊華島景區環境相對封閉,古樹樹種單一,容易發生規模性蟲害,蟲害危害期長的特點,在春季工程設計時盡量調整植物配置,利于古樹生長和蟲害防治。科學地、適時的對發生的病蟲害進行藥物防治,根據病蟲害發生特點及時調整用藥種類和藥液濃度,及時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發展。
3.生物防治。保護環境,加大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有機磷農藥用量,保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天敵。堅持天敵的投放,不斷擴大天敵數量,使之在景區內形成自然繁殖的規模,從而有效的控制古樹病蟲害的發生。
4.加強古樹日常養護工作。由于瓊華島山體是人工堆砌而成,表土土層薄,山石量大,同時由于雨水沖刷,土壤流失,生長于坡地形上的古樹部分根系裸露,造成樹勢變弱。因為病蟲害容易為害樹勢弱的植株,所以要加強養護,合理增加肥水施放,促進樹勢變強也是古樹植保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
5.實施綜合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危害,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既要減少投入,提高經濟效益,又要各項措施有機結合,實施綜合防治,如做好春秋修剪,清除帶蟲樹皮,樹枝集中處理,減少病蟲越冬基數:化學防治改明施為暗施,采用涂干、灌根、根埋等施藥方法,減少噴霧。依照古樹病蟲害發生規律將生物治蟲、園林技術、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綜合治理,使病蟲害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達到控制病蟲、維護生態平衡的目的。
瓊華島古樹病蟲害防治工作種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天敵的投放和保護還要加強,目前仍存在天敵投放和藥物防治的矛盾。連續十幾年投放誘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古樹植保工作中仍要堅持下去,但要提高誘木的質量,最好采用新鮮側柏小枝。應用新技術,逐步用其他誘捕技術替代餌木,更好的保護環境。
城市園林綠化是保護城市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樹勢城市變遷的歷史見證,保護古樹,治理園林綠化植物有害生物,充分發揮和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綠化養護工作中應遵循的一項文明措施。
[1]李成德.中國森林昆蟲[M].中國林業出版社.
[2]徐志華,張少飛,喬建國.城市綠地病蟲害診治圖說[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3]呂明偉.中國園林[M].黃山書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