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川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6)
給排水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備受關注,給排水已由原來簡單的房屋衛生設備設計演變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專業體系。給排水行業是一個不注重技術的行業,水行業的發展依賴于相關行業的發展,所以水的技術發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目前我國的給水排水技術有了比較大的進展,在給排水的供水設備以及管技術方面更是新技術層出不窮,建筑熱水上應用了太陽能、電伴熱技術以及氣源和水源熱泵技術。消防技術上,自動噴水系統已經替代消火栓系統,水滅火系統開發了許多新型水滅火系統。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給水排水兩個系統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給排水技術是隨著給排水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不要把給排水技術截然分開,給排水專業人員應對給排水的現狀及熱點問題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水的系統包括了水質處理,配水、排水、給水處理、中水處理、污水處理等全部內容。隨著給排水技術不斷派生出的新的子系統和新技術的出現,新材料成了給排水快速跳動的脈搏,給排水的未來發展趨勢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目前我國的給水排水處理在總體上非但沒有改善,反而繼續惡化,60%的地區水源受到污染,已嚴重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使原本緊缺的水資源變得更加緊張,城市規劃區的滾動式擴展,迫使水資源的質量和數量需要施以先進的管理方法。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給水、排水處理設施是人們生產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給排水水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直接影響和制約我國的發展。
1.供需水之間的矛盾突出。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城市水的供需矛盾速度增長,使城市用水量增加了近3倍,再者就是水質型缺水問題,在我國的多個城市中近一半的缺水是因為污染造成的。
2.供水水質相對下降。由于現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自來水的水質要求越來越高,水污染和水質安全性差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國飲用水因為沒有建立起水質標準更新機制,也就無法掌握城市用水水質的現狀。
3.排水設施不健全。由于我國城市供排水缺少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等項目,導致供水企業只有依靠政府壟斷經營的管理模式,資金的投入無法抵御市場經營風險的能力極為缺乏。再者就是給水排水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給水排水工程設施投資幾乎都是由政府來承擔,經常會出現建設上的資金嚴重不足,造成給排水設施功能的發揮難以達到與其他功能同步協調發展的要求。當前水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質型缺水已對現代化進程構成了危害,我國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合流制管渠,排水環節難以收集到城市污水處理廠,因而排水系統的基礎設施建成后又被多次開挖,造成極大的資金浪費。
4.沒有充分的科學技術支持。由于對給排水整體及長遠規劃投入的技術不足,造成對城市對區域給水排水工程的發展缺乏預見性,至使給水排水工程隱蔽性過大,一旦進行改造,不僅浪費投資而且缺少遠期預見性,結合充分給水排水的發展趨勢,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使給水排水建設走向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1.提高供水系統的質量.。給排水的水源污染有的來自化肥或糞肥的硝酸鹽,因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廢水未經處理,很多排污造成有害液體溢出而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給水的同時必須注意提高供水系統質量,提高供水系統質量更需要用水優化,再利用統一的處理方法,使排放出來的水以不污染環境為準。
2.加強供水工程建設。根據城市的不同情況,盡可能采取管道引水以減少水的流失和蒸發。自來水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分步提高水價以有利于促進供水事業的發展。
3.加大排水工程投資。排水上不去就會使城市失去了就近水源。不同地區要重視合理規劃和分期實施的原則,推行各種工藝的優化組合,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排水等高收益的項目上來。
4、做好科學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大對給排水工程建設的科學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現代科學技術,對給排水工程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管理部門要加大科研力量和經費的投入,為給排水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1.積極開展新型管材的研究和推廣。排水管道主要采用手工砂模承插排水鑄鐵管,該管材生產方法勞動強度大,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推廣應用鋁塑復合管和交聯聚乙烯 (PE.x)管。
2.積極推廣節水節能。要增強公民節水意識,對于生活用水的廣大用戶來說要增強節約用水意識,水是一種寶貴資源,節約用水也是節省資源。
3.減少剩余水壓。從理論上講,當水頭為50KPa時,流量可達0.42L/S,也就是說,壓力增大其流量將增加,人們為調節流量時使無用耗水量亦增大。剩余水壓分布在管網的各個位置,不同位置的用水點自然會出現剩余水壓,采取措施可以減少剩余水壓,通常情況下要采用壓力調節閥調壓,可使耗水量降低25%一30%。
4.開發新技術,降低中水系統處理成本。各種排水區域要結合工程實際做好配套中水設施,其設施的短期經濟效益不明顯,所以要加強新技術的開發,來降低中水處理成本。
總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必須建立相應的政策、規劃和方案,堅持以污染治理為重點的原則,完善水商品化的供水價格體系,為我國給水和排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騰飛空間。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2009年版
[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5-2006
[4]《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第五版)
[5]蘇凱兵.淺談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措施 [J].給水排水,2010.
[6]翟洪生.建筑排水發展現狀及前景.科學大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