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威
(東莞市水務監測中心,廣東 東莞 523000)
目前階段,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供水越發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在我國供水管網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弊病,諸如管網老化現象較為嚴重,直接影響到飲用水的質量,威脅到居民的健康。為有效改善這種局面,宜實施全過程水質監控,對水質進行科學合理地管理。
我國幅員遼闊,共有661個城市,綜合考量全國各地供水水質現狀,其表現出較強的多樣性,且三級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較大。同時,因一直缺少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方面的支持,使得分級管理體質運行的效率不高,加之我國施行的《飲用水衛生標準》新標準的指標出現大幅度增加,按照以往的標準,共有三十五項指標,新標準實施后,相關指標增加到了一百零六項。為使《飲用水衛生標準》新標準得以順利實施,水質檢測部門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和作用,致力于提供強有力的水質監測預警和應急技術。
對于現階段我國供水管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傳統的管理模式很難將其有效解決,為此,宜革新管理模式,采取全行業分級監管的方式,使各級供水企業以及監測中心和主管部門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權限,在全責分明的前提下,可使相關監管措施更好地發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產生突發性的污染事件,很容易影響到水質并對居民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為有效預防此類事件,使城市居民在突發性的污染事件中具有較強的應對能力以及響應能力非常重要。為此,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強化水質動態監測系統的建設。同時,為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強化對水質數據的分析并整合各類相關信息也很有必要。
城市供水水質監測預警系統技術平臺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包含了多個層級的平臺,主要有城市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省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國家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在以上三級平臺中,基礎設施層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是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順利運行的前提和基礎。此外,信息資源以及數據層也非常重要,其可對同構以及異構的相關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從而組成數據庫。在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中,服務層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其可對基礎功能以及業務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封裝,并在平臺框架的基礎上構建相應地應用模塊。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中的應用層可看作是業務應用系統,主要被用來向各級用戶做相關展示。
在以上三級平臺中,市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的業務范圍較為廣泛,主要對城市水質進行有效監測以及預警,并進行日常管理等業務。省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主要面向省級主管部門,其主要負責總結和歸納各市級系統的信息和相關數據,并提供跨城市預警管理,以此有效保障全省范圍內的水質狀況,并提供相關技術以及決策方面的支持。國家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主要面向國家級主管部門,從功能框架以及布局方面看,其與省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較為相近,二者僅在側重點上略有不同,國家級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側重于歸納和總結各省級平臺的相關信息。為使三級平臺的指標的統一性得到有效保障并實現三級平臺間的數據交換,國家相關部門可通過VPN技術進行三級網絡的構建,在此基礎上,宜綜合各方面的情況設立水質數據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對水質信息以及水質基礎信息等進行科學合理地規范,同時,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數據交換接口更加規范,并使水質數據以及報表等信息和數據的可靠性得到切實保障且實現無縫交換。
現階段,供水水質監測系統的建設的必要性越發突顯出來,國家相關部門歷經數年努力,已經建成包括應急處理模塊在內的八個極具實用性的模塊,使得城市供水水質監測預警系統技術平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在此基礎之上有效實現了三個統一,即基礎數據統一、軟件基礎功能模塊統一和用戶管理統一。供水水質監測系統已經在東莞市得到應用和推廣。在水務監測中心的協調和把控下,東莞市的在線監測點不斷完善,有效實現了數據監測以及傳輸入庫,且實現了對東莞市各個市級水司以及鎮級水司和相關水廠上報實驗室檢測數據的有效監測。發展到現在更是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效果,為東莞市市民飲用水的質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供水水質監測系統在東莞市的應用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和意義,其為東莞市相關部門和技術監測人員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供水水質數據的監測、分析以及預警和應急的集成工作平臺。供水水質監測系統的應用,不僅使東莞市的水質得到有效保障,且推動了平臺功能不斷朝著良性的方向完善,并使供水水質監測系統平臺的實用性以及擴展性均得到顯著提高,有效保障了東莞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并且提高了城市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目前階段,為改善我國供水管網中的一些弊病,建設三級城市供水水質監測預警系統技術平臺非常重要,其可以為中央到地方的水質分級管理提供信息和數據方面的支持,也為試點城市的水質主管部門以及供水單位管理水質提供了平臺。通過供水水質監測系統技術平臺的建設可以有效保障城市飲用水的水質,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進而推動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1]姚建國.淺析供水水質監測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4).
[2]侯傳紅,丁志,張涌等.淺談城市配水管網水質監測與水質管理 [J].供水技術,2014,8(2).
[3]王瑜.供水水源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D].天津大學,2013.
[4]儀器信息網.水質監測系統建設產生水質監測儀器需求[J].化學分析計量,2013(4).
[5]韓新盛,李娟,江蓮等.飲用水水質安全管理預警系統[J].中國科技成果,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