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霞 孫步光
(1.泊頭職業學院,河北 泊頭 062150;2.滄州市實驗高級中學,河北 泊頭 062150)
閏月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比如說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閏九月,未來的2017年閏六月。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會有學生問為什么要有閏月?閏月是怎么設定的?我們怎么很少遇到閏正月,閏臘月?如果遇到閏正月,難道我們要過兩次春節?要是遇到閏臘月,是臘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還是閏臘月的最后一天算除夕呢?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弄明白閏月這點事。
為什么要有閏月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應該了解歷法的相關知識。由于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產生了天然的計時單位年和日?!澳辍笔侵富貧w年,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即365.2422日,;“日”指太陽日,是晝夜交替的周期,即24小時。月球繞地球公轉,產生了月?!霸隆敝杆吠拢窃孪嘧兓闹芷?,即29.5306日。而歷法就是根據天文周期,具體規定全年的天數、各年的月數、各月的日數及相互間的關系。按照發展順序歷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太陰歷、陰陽歷和太陽歷。
1.太陰歷簡稱陰歷,它是創立最早的歷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陰歷”。太陰歷按朔望月的長度來訂歷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均歷月等于朔望月。因此,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代表一定的月相,例如初一對應的月相是朔,初七、初八對應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五、十六對應的月相是滿月,二十二、二十三對應的月相是下弦月。陰歷以12個歷月的累積為它的歷年,所以陰歷的一年有12×29.5306=354.3672日。這樣陰歷的一年就比回歸年短了10.875日,三年就比回歸年少一個月,所以陰歷的月份不能準確的表示季節的變化。現在很少有國家使用它。
2.陰陽歷是改良后的陰歷。我們平時所說的農歷,其實就是一種陰陽歷。它的歷月和太陰歷一樣,而它的歷年則兼顧回歸年和朔望月。我們知道,一回歸年是365.2422日,一陰歷年354.3672日,比回歸年短10.875日,三年就會比回歸年少一個月,為了控制這個差值,陰陽歷便在當年補上一個月,叫閏月,這一年會有13個朔望月。我們的祖先在辛苦的天文觀測的基礎上規定“19年7閏法”,也就是在19個陰歷年中設12個平年,每年12個朔望月;設7個閏年,每年設13個朔望月。這就是說,19年中總共12×12+13×7=235個朔望月,總共的日數為29.5306×235=6939.6910日;另一方面19個回歸年的總日數為365.2422×19=6939.6018日。比較起這個總日數,相差僅為0.0892日。陰陽歷中知通過設置閏月,把回歸年和朔望月很好地協調了起來,使這種歷法既有明確的月相意義,也兼顧了季節含義。
3.太陽歷簡稱陽歷,又稱公歷,是當前世界通行的歷法。它以回歸年為基礎制定歷年。一回歸年是365.2422日。這樣一個數字在實際應用上是很不方便的,應該取整數,所以現在陽歷規定一年是365天。每年12個月,除了2月為28天以外,其余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而一年余下的零頭0.2422日,湊上4年,就多了0.9688日。于是每隔4年就增加一天,加進2月里,變成29天,這一年等于366天,叫做“閏年”。所以陽歷中規定,4年設一閏,那么怎么判斷哪一年是閏年,哪一年不是閏年呢?陽歷規定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如2012年能被4整除,就是閏年,2014年不能被4整除,就不是閏年,而是平年。但是這種方法使得我們4年的陽歷年比4年的回歸年多過1-0.9688=0.0312日,這就導致每400個陽歷年就會比400個回歸年多出3天,所以在上述歷法的基礎上又附加規定,凡遇世紀年 (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必須被400所整除才算閏年。如2000年既能被4整除也能被400整除,所以2000年就是閏年,而1900年雖然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400整除,所以1900年就不是閏年。
閏月到底設在哪個月呢?這要根據節氣。我國的傳統歷法自秦漢以來,一直是陰陽歷和二十四節氣并行。二十四節氣又分為節氣和中氣兩種。一個月里節氣在前,中氣在后。我們知道一個回歸年有12個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5306=12.3682個朔望月,這就使得二節氣在農歷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于是有的農歷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便是閏月。這個月出現在哪個月的后面就叫閏幾月,比如2014年農歷九月的后一個月沒有中氣,那么這個月就叫閏九月。但是閏月不具有季節意義。所以即使出現閏正月,我們也只會過一個春節。
通過統計1645年-2796年這1000多年的時間里閏年的出現規律,我們發現共有425年有閏月,其中閏五月最多,出現了83次,其次是閏六月,出現了70次,閏四月,68次,閏七月61次,閏三月57次,閏八月30次,閏二月25次,閏九月10次,閏十月9次,閏冬月 (閏十一月)和閏正月只有6次,閏臘月最少為0次。通過統計可以看出,閏月多半發正在夏季各月,以閏五月出現的頻率最高,而冬季各月很少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是個近似于正圓的橢圓,日地距離并不是一個定值,一般在陽歷1月初到達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而在7月初到達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在冬季的時候,地球接近近日點,公轉速度較快,致使中氣的間隔與朔望月長度相差無幾,節氣推延便不顯著。所以冬季的時候出現閏月比較少。在夏季的時候,地球接近遠日點,公轉速度較慢,致使中氣的間隔比朔望月長度要長,所以夏季的時候出現閏月比較多。
[1]金祖孟,陳自悟.地球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