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 梁金利
(烏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烏海 016000)
近些年來,隨著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興起了一股建房熱潮,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幾乎都在進行城市改造和城市規劃,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那么如何有效處理和再利用建筑垃圾就成了我國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
所謂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廢棄物[1]。
國外建筑垃圾的處理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早期歐洲的某些國家將回收來的建筑垃圾用于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美國的建筑垃圾回收率接近百分之百,幾乎所有建筑中產生的垃圾都被循環再利用到了其他建筑中,究其原因,美國政府主導參與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并根據現有情況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律法規,切實的保障了資源的回收利用。同樣通過制定法律法規來規范建筑垃圾的國家還有荷蘭,其優勢是通過國家強制力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一個對建筑垃圾處理較好的國家是德國,德國主張將建筑垃圾進行分類,不同的建筑材料被分配運往不同的生產部門,是資源的利用率達到可實現的最大化。地理位置決定了日本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因此日本需要更加關注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在日本沒有建筑垃圾一說,他們將其稱為建筑業的附屬產品,不僅有政府積極參與,還借鑒先進國家的各種經驗,保證資源的損耗率和浪費率在可能的程度上達到最低。國外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之所以程度較高,總結來看,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資金上給予充分的支持,在政策上、法律法規上給予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互相借鑒先進的生產經驗,用于建筑垃圾處理的設備不斷地更新換代,已達以建筑垃圾的利用率越來越高。
我國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回收起步較晚,范圍也較小,但隨著建筑業的大發展,用于容納建筑垃圾的用地應經供不應求,資源的消耗程度也不容小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資源對子孫后代的重要性,建筑垃圾的回收處理迫在眉睫。根據國外政府強制力干涉建筑垃圾處理的經驗和我國建筑垃圾自身發展的特點,針對于建筑垃圾的產生和處理,我國制定了相關管理辦法《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其主要規定了產生垃圾的主要建筑單位要根據垃圾出產數量繳納一定的垃圾處理費[3],這一做法雖然從經濟角度抑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但卻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建筑垃圾還是會產生,只是數量上發生了變化,解決的根本辦法還是找到回收處理建筑垃圾的方式。近些年,我國開始逐漸意識到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建筑垃圾,保證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并且取得了較好成效。
我國首個建筑垃圾循環建材工業園,于2010年在青島市建成。年可循環利用建筑垃圾120萬噸[4]。相當于整個青島市建筑垃圾的百分之七十,其產品主要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加氣磚、砌塊、板材、透水混凝土磚等[5],可以使建筑垃圾全部得到回收利用,且全程無粉塵、無固廢排放,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類似的工業園區還有很多,其發展程度,資源利用率都有所不同。
我國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雖然近些年進展很快,但綜合而言存在以下問題需要重視:處理建筑垃圾的投資項目過大,就目前市場來看,針對于建筑垃圾處理的常用設備通常笨重落后、工作效率低、所需廠房面積大、建設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因素困擾著投資者[6];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低,隨著房地產業的泡沫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房地產,這就間接導致了管理者普遍經驗少,整體管理水平低、不系統、而大批的民工潮使得新工人操作不熟練、設備維護不到位[7],導致設備故障率高,生產效率低。對此我的建議是,一方面政府加大對建筑垃圾處理的產業投入,借鑒國外相關的經驗,采取新的技術,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率,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加快建筑垃圾處理的產業化進程,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以產業化模式快速發展。
[1]牟月.杭州市建筑垃圾處理廠運營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陳鵬.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融資模式及PFI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
[3]李洪.基于國民經濟視角建筑垃圾處理費用效果分析[D].西華大學,2013.
[4]許睦野.建筑垃圾處理PPP模式應用研究 [D].南京工業大學,2012.
[5]朱東風.城市建筑垃圾處理研究 [D].華南理工大學,2010.
[6]吳宗良.建筑垃圾處理產業PPP模式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7]黃亮.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研究 [D].南京林業大學,2009.
[8]馮艷麗.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的特許經營模式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2.
[9]鄒新.PPP模式在建筑垃圾處理服務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8.
[10]王波.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深圳市建筑垃圾處理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