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姍++王新本+賈孝榮
人體內含鋅為2~3g,成人每日供給為 15~20 mg·d-1,兒童約 10 mg·d-1。
鋅(Zn)的生理功能
腦細胞膜中鋅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其功能的發揮,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鋅能抵抗病毒、真菌的入侵,參與免疫、防御功能,對癌腫、風濕、動脈硬化及神經病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鋅缺乏會引起侏儒癥、糖尿病、高血壓、生殖器及第二性征發育不全、男性不育等疾病;還會引起各種皮膚炎癥,甚至產生敗血癥;會使肝脾腫大,肝臟硬化,腎功能不健全。
鋅過量會導致腸道壞死和引起潰瘍, 頑固性貧血,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甚至胃穿孔引起腹膜炎、休克而死亡。
亞健康人群最容易缺鋅的原因
1.飲食結構不合理:糧食過于精制,雜糧攝入過少
糧食中的鋅含量:梗米4.8mg/kg,秈米18.9mg/kg;蕎麥56.3mg/kg,玉米23.6mg/kg,富強粉5.5mg/kg,標準粉15.9mg/kg。因此,以大米、精白面粉為主食的人缺鋅易導致亞健康是必然的。
2.煙酒不節制,影響鋅吸收和過量代謝
酗酒最易導致肝庫中的鋅過多排泄,引起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煙草中有害重金屬鎘阻礙鋅吸收;抽煙生成的3,4苯并吡、煙焦油和自由基既是致癌物質,也干擾鋅吸收。
3.環境因素影響微量元素吸收
汽車廢氣、工廠煙塵和廢水中的鉛、鎘、汞、砷和農藥、化肥殘留物,都會抗拒鋅的吸收。
4.中老年人對微量元素吸收機能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體弱多病引起自身免疫應答過激過多,消耗體內貯存的鋅,引起鋅缺乏。
5.與藥源性疾病引起的微量元素代謝紊亂有關
根據美國、加拿大、英國科學家研究報導,由于藥物引起的微量元素紊亂和缺乏非常普遍。1.速尿、雙氫克尿塞、利尿酸、氫苯喋啶能使鋅、鈣、鎂大量損耗。2.青霉素胺系螯合劑,能使鋅、鐵、銅在尿中大量排出。3.濫用抗生素可使鋅、硒等流失,免疫功能下降,體內元素平衡被破壞
(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