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減緩腦力衰退
——兒時學習老來受益
一項新研究發現,若兒童在10歲左右開始學習英語,會促進腦白質的結構化,而這些高級的完整結構正是控制語言學習和語義加工的區域。研究者對20名在英國至少居住了13個月的30歲左右被調查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這些被調查者均是在10歲左右開始將英語作為第二外語來學習的。之后研究者將他們的圖象分析能力與只說英語的人進行了對比,發現這些進行外語學習的人,通過認知學習刺激了大腦,并保留了與語言相關結構的完整性,因此,這些人晚年的腦力衰退速度會相對較慢。
愛丁斯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對835位出生于1936年的人進行了調查,其中262人除英語外可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且有195人在18歲以前進行了第二外語的學習。他們在11歲和70歲左右,接受了智力測試。之后的研究發現,進行第二外語學習的人在70歲左右,明顯有比其他人更好的認知能力,在普通智力測試和閱讀測試中的優勢尤為顯著。
總統的女兒也落榜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的女兒卡西揚,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落榜。總統的女兒考公務員未享受特權,在印尼引發好評。據悉,印尼現任總統佐科既不來自軍方,也不屬于精英階層,是一位平民總統。他上任以來比較親民,不喜歡享受特殊待遇。
日本流行“再結一次婚”
——感恩有你的陪伴
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日本的中年夫妻是自認為最無趣的人群,很多人由于缺乏交流而離婚。中年夫妻的離婚率是30年前的4倍。
直到2011年3月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才使這種被稱為“熟年離婚”(即中年夫妻離婚)的現象得以改善。災難發生后,很多中年人覺得應該在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家庭,不給自己和家人留下遺憾。
3年多來,日本的中年夫婦中開始流行舉辦“再結婚”儀式,向對方再次表達愛意。儀式和普通的婚禮一樣,只是不用再次辦理登記手續。穿著結婚禮服的夫婦在子女和親友的見證下,再次互換結婚戒指,然后向對方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這也是儀式上最感人的一幕:夫妻雙方都向對方表示感謝,承諾今后更加關心對方,并檢討自己,向對方真誠道歉。儀式結束后,雖然很多夫妻表示,每天彼此交談的時間還是不多,但對另一半的負面想法減少了,也能夠樂觀積極地面對平淡的生活。
動物園中的旅館
澳大利亞堪培拉的國家動物園及水族館中的賈馬拉野生動物旅館,不僅可供客人享受豪華舒適的住宿條件,還能讓大家體驗非洲風情。這家旅館共有18個客房,包括長頸鹿樹屋、叢林別墅等,為客人提供與各種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體驗。旅館老板理查德·廷戴爾說:“與動物互動的創意旨在提高游客保護世界瀕危物種的意識。”
男性與伴侶聊天,6分鐘就走神
——不妨找到平衡點
不少女生抱怨自己的男友不細心,在交流的時候經常走神,并以此來判定男友不夠愛自己。英國立博公司一項對2000名男性的調查發現,很多男士與女伴交談超過6分鐘,注意力就無法專注,但如果與同性朋友討論足球比賽或關于性的題材,就能高談闊論15分鐘甚至更久。
調查還表明,當男人看體育節目、換臺或者玩游戲時,外界事物最難引起他們的注意。如果話題人物是男性不認識的同事、名人或者衣服,他們十有八九會換話題。超過1/3的女性表示,當男性對一個問題反應速度變慢、不知所措或者表情呆滯的時候,就表明男性沒有在聽她們說話。超過1/4的女性認為,當男性無法從手機、平板電腦或者電視上面移開目光時,這一問題就更顯而易見了。超過50%的男性表示,體育比賽是最受他們歡迎的話題,緊隨其后的是電影和性。而55%的女性將人際關系列為最愛和朋友談論的話題。
不過并非只有男性如此。女性和閨蜜交談時,傾聽的時間會更長。調查人員認為,兩性對不同事物感興趣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要在跟上伴侶的節奏和追求自身愛好之間找到平衡。
看星星神器
Orion Stargazing Companion(獵戶座觀星伴侶)看起來像是一款高科技的放大鏡,可以幫助用戶在夜空中更方便地識別星座。這個概念產品有透明的顯示屏和精確的識別定位能力,它會顯示星星和相應星座的名字,并用線條將他們連接起來,然后繪制星座的形狀。
與蝶共舞
英國威斯利的皇家園藝學會在溫室花園內,放飛各種各樣的異國蝴蝶。游客可以在滿是蝴蝶飛舞的溫室中欣賞,包括巨大的藍色大閃蝶、巨梟王以及五顏六色的鋸蛺蝶。
交心話少了
——說出你的愛吧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僅38.9%的年輕人每天都與家人交流,每周交流不到一次者達32.4%,其中超過4成的受訪者認為“大家心里都知道關愛,不必刻意表達”,還有兩成人羞于表達情感。
現代人交流越來越少
夫妻倆一個看電視,一個玩電腦,彼此無言;接孩子回家,一頭扎進廚房或書房,無視孩子渴望交流的眼神;同事朋友聚會,不到10分鐘,大家就紛紛低下頭玩手機;同住一棟樓,與鄰居從未打過招呼……
缺交流最傷老少
中國人的心理支持系統主要來自家庭和親情,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最受傷害的當屬一老一小。孩子不敢表露需要,日久天長可能形成冷漠、麻木、孤僻、內向的性格;兒女忽視與老人的日常交流,老人心事不解決,容易憋出病來。
面對面交流有好處
交流對身心健康有很多神奇功效。首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面對面交流能治療心理障礙,降低自殺風險;其次,交流還能改善心情,改善心臟健康;第三,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的研究發現,交談能幫助患者克服恐懼和焦慮,緩解慢性疼痛;第四,談話能改善老人的睡眠質量,讓睡眠更舒適;第五,研究發現,與臨終的親人多說說話,聊聊他一生的成就,能讓親人安然離去。
在“世界路口”打哈欠
時代廣場是紐約的核心地標,藝術家塞巴斯蒂安·埃拉蘇里斯將一段視頻放置于廣場大屏幕中,視頻里一個特寫鏡頭的藝術家正望著四周,不緊不慢地打著哈欠。巴斯蒂安·埃拉蘇里斯說,打哈欠是最普遍的人類行為,他希望人們無意識地受到傳染,在這個匆忙的世界里獲得彌足珍貴的片刻休息和停頓,也提醒人們需要自由的空間和時間,恢復意識感更強的自己。
(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