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瓊瑤
血漿FDP和D-D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的檢測及臨床意義
葉瓊瑤
目的探討血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與D-二聚體(D-D)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癥)中的水平及臨床意義。方法6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設為妊高癥組;60例正常妊娠孕婦設為正常妊娠組;60例健康育齡女性設為健康對照組。應用全自動血凝儀分別對三組進行D-D和FDP檢測。結果妊高癥組的FDP和D-D檢測結果分別為(16.78±2.58)μg/ml﹑(6.23±1.16)μg/ml, 均高于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的FDP和D-D檢測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漿中FDP和D-D水平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密切相關,檢測孕婦血漿中D-D和FDP水平, 有助于判斷孕婦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從而可以降低妊高癥孕婦產后出血的危險, 具有重要的臨床檢測意義。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D-二聚體;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在正常人體內, 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之間的動態平衡是血液維持液體狀態的根本保證, 如果平衡狀態被打破, 就容易導致出血性疾病或者血栓性疾病的出現。體內幾乎全部凝血因子的活性在婦女妊娠過程中都有所提高, 如果凝血系統被激活, 就會使得孕婦體內處于高凝狀態的血液在循環中出現微血栓現象, 進而血漿內D-D和FDP含量也會隨之增加。患有妊娠合并高血壓的孕婦血容量較小, 一般比正常孕婦少9%左右, 因此產后發生出血幾率較大, 而且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在妊娠時期, 如果發生纖溶出血現象, 將會對孕婦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本文主要目的是通過監測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漿中D-D和FDP 的水平變化, 探討二者在妊高癥臨床檢測中的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來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孕婦人群, 孕周25~35周, 其中妊高癥患者60例設為妊高癥組, 年齡24~35歲, 平均年齡(30.5±5.2)歲,均符合《婦產科學》(第7版)關于妊娠合并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健康孕婦60例設為正常妊娠組, 年齡23~34歲, 平均年齡(31.2±4.3)歲;選取60例健康育齡期女性設為健康對照組, 年齡25~36歲, 平均年齡(31.6±2.6)歲。三組女性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叮囑參與研究的所有人員采血當日需要晨起空腹, 分別采取2 ml的靜脈血, 加入抗凝管內(抗凝劑∶檸檬酸鈉9∶1), 由檢驗科統一進行D-D﹑FDP 檢測[2]。均采用乳膠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儀器:全自動血凝儀(日本sysmex CA-1500), 試劑盒:上海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所有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發現, 妊高癥組患者的FDP和D-D檢測結果均高于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的FDP和D-D檢測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人群D-D﹑FDP水平比較(±s, μg/ml)

表1 三組人群D-D﹑FDP水平比較(±s, μg/ml)
注:與妊高癥組比較,aP<0.05;與健康對照組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 D-D FDP妊高癥組 60 6.23±1.16 16.78±2.58正常妊娠組 60 0.61±1.23ab 3.12±1.81ab健康對照組 60 0.42±1.58a 2.89±1.03a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很常見的, 又因常合并產科出血﹑感染﹑抽搐等, 是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止﹑凝血機制和纖溶﹑抗纖溶機制之間的動態平衡是維持體內血液處于液體狀態的保證, 如果打破了二者平衡, 血循環中就會出現相關的出血性疾病或血栓現象, 從而導致繼發性纖溶,進而交聯纖維蛋白特異性的降解產物D-D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因此, 其可作為觀察體內血栓形成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另外, 處于妊娠期的孕婦體內纖溶活性也會有所增強, 從而致使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大量降解生成 FDP。因此, 如果機體內纖溶活性有所提高, 那么相對之下, FDP生成量也會增多, 這種指標變化對于臨床上診治纖溶系統性疾病及監測溶栓治療均有著相當重要的參考意義[3]。
患有妊高癥的孕婦機體內血栓形成和原發性及繼發性纖溶亢進, 從而導致血漿內D-D和FDP水平升高。在此過程中, 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增加了孕婦產后出血的風險, 從而也會引起重度妊高癥患者出現腎衰竭[4]。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討血漿FDP與D-D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中的水平及臨床意義, 通過檢測妊高癥組﹑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的FDP﹑D-D水平可以發現, 妊高癥組均高于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 而正常妊娠組和健康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說明D-D﹑FDP 異常變化對妊高癥及其并發癥的診治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妊高癥孕婦產后出血的風險。因此, 血漿中D-D﹑FDP水平的變化對于妊高癥患者的病情發展可以起到監督作用。
綜上所述, 通過對孕婦血漿內D-D﹑FDP水平進行檢測,可以較好的了解妊高癥孕婦的病情發展狀況, 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有意義的依據。
[1]盧雁英. D-二聚體檢測及臨床應用探討. 實用醫技雜志, 2013, 20(4):399-400.
[2]張天海. D-二聚體的檢測在產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中的臨床意義.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9, 9(8):122-123.
[3]喻織云, 龔慶, 陳峻.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漿D-D與FDP檢測的臨床意義.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3, 19(3):138-139.
[4]徐桂蓮.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漿D-D與FDP水平變化.中國醫藥科學, 2014, 4(22):177-1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15
2015-08-10]
321100 蘭溪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