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紅
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臨床經驗與心得探討
董澤紅
目的對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臨床經驗和心得進行總結。方法80例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采用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聯合前列腺摘除術治療, 實驗組采取經尿道同期腔內碎石術聯合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殘余尿量﹑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IPSS)評分及并發癥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殘余尿量及IPSS評分均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療效顯著的優勢,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膀胱結石
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危害性較大, 目前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術, 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聯合前列腺摘除術治療的應用歷史較長, 但是該手術方式具有較大的創傷性﹑預后性較差的特點, 具有一定的臨床局限性[1]。本文為進一步探究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臨床經驗, 特選擇本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采取經尿道同期治療的40例患者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56~83歲, 平均年齡(71.21±6.36)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36±1.92)年;結石直徑1.1~4.8 cm, 平均結石直徑(2.51±0.79)cm;其中有Ⅱ度前列增生患者22例, Ⅲ度14例,Ⅳ度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7~82歲, 平均年齡(70.23±6.34)歲;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33±1.91)年;結石直徑1.1~4.7 cm, 平均結石直徑(2.53±0.82)cm;其中有Ⅱ度前列增生患者21例, Ⅲ度15例, Ⅳ度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聯合前列腺摘除術治療。將患者的膀胱切開后, 探查膀胱頸是否有縮窄和前列腺增生情況, 夾取結石的過程中, 不可將結石夾碎。手術結束后妥善固定留置導尿管, 并保持導尿管通暢,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
1.2.2 實驗組 患者采用經尿道同期腔內碎石術聯合前列腺電切術治療。給予患者硬外膜麻醉, 并取膀胱截石位, 通過尿道置入F8的輸尿管鏡, 將氣壓彈道碎石探針從操作腔中置入, 采取連續脈沖的方式將碎石粉碎, 并將電切鏡從尿道中置入, 之后, 通過沖洗器吸出粉碎的結石。確保膀胱內沒有殘留結石及膀胱無黏膜損傷后開始前列腺手術, 在6點處使用環狀電極將中葉和膀胱的頸后唇切除, 沿著順時針方向將12點處的右側葉切除, 逆時針方向將12點處的左側葉切除, 靠近膀胱頸部和達精阜遠端后, 將前列腺組織切除,電切操作完成后, 將組織塊徹底的沖洗出, 最后止血。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殘余尿量及IPSS評分進行觀察, 以上觀察指標參數值越小, 代表患者的手術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統計結果表明,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殘余尿量及IPS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具有明顯優勢,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殘余尿量﹑國際IPSS評分及并發癥情況比較[±s, n(%)]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殘余尿量﹑國際IPSS評分及并發癥情況比較[±s, n(%)]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殘余尿量(ml) 國際IPSS評分(分) 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 40 78.22±16.26 80.89±19.57 40.03±11.23 10.21±3.87 2(5.00)對照組 40 103.56±16.58 100.67±18.49 60.67±10.47 26.88±4.72 8(20.00)
前列腺增生是臨床的多發病之一, 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男性[2], 前列腺增生易并發膀胱結石, 這是因為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出口梗阻[3]。前列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發病率較高, 約占總數的10%, 臨床上治療前列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原則是將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和膀胱結石一并去除, 一般采用先將前列腺組織切除后行碎石術的方法,但是通過臨床實踐經驗總結, 這種傳統的手術步驟不利于碎石取石, 且在前列腺體積大的前提下, 黏膜容易出血, 不利于手術效率的提高, 故為了提高手術效率, 眾臨床專家認為,應該先行膀胱碎石取石術, 后將前列腺組織切除[4,5]。
傳統的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聯合前列腺摘除術治療列增生并發膀胱結石, 具有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大﹑并發癥多﹑預后性差等臨床局限性, 并不是最為理想的治療方式。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和發展, 微創技術得到了較好的臨床應用。
經尿道同期腔內碎石術和前列腺電切術聯合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預后性良好等臨床優點。但在手術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手術前應對患者的各項常規指標進行監測, 充分了解患者的身體指征, 減少相關的手術風險;②手術中應該采取先腔內碎石術后前列電切術;③使用輸尿管鏡下腔內碎石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視野清晰, 并隨時沖洗膀胱;④盡量控制手術時間, 并在手術結束前, 給予患者常規的電切鏡檢查, 注意是否存在明顯出血﹑殘留結石和前列腺組織碎塊等, 以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 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療效顯著的優勢,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巒松. 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 中國醫療前沿, 2014, 26(11):48.
[2]杜圍,魏彪,張新明, 等.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20例.河北醫學, 2011, 17(8):1075-1077.
[3]陳輝,韓子華.經尿道同期腔內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療效.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2, 12(10):1319-1320.
[4]謝家恩,何如鋼,唐為民, 等.經尿道同期微創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63例觀察.重慶醫學, 2011, 40(33): 3365-3366.
[5]張永標. 經尿道同期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15例. 沈陽部隊醫藥, 2010, 6(33):260-2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40
2015-08-19]
110101 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