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張瑩
B族鏈球菌感染與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相關性研究
王敏 張瑩
目的研究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新生兒聽力的影響,提高臨床對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的認識。方法1147例入院足月待產的無妊娠合并癥的孕婦,所有孕婦于孕34~37周取陰道及肛拭子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將合并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的患者作為觀察組(158例),剔除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未合并生殖道感染的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989例),觀察并對比兩組的妊娠分娩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結果對照組新生兒聽力篩查通過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B組鏈球菌陽性孕婦新生兒聽力篩查通過率較陰性組低, B組鏈球菌感染可能對新生兒產生影響。
B族鏈球菌;新生兒;聽力障礙
B族鏈球菌(GBS)為兼性厭氧的革蘭陽性鏈球菌, 正常寄居于陰道和直腸, 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健康人群帶菌率可達 15%~35%[1]。鏈球菌的帶菌率為10.1%~32.4%[2,3], 但孕婦本身卻沒有任何癥狀, 需通過陰道分泌物檢測才能發現, 而其中40%~70%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傳遞給新生兒。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B族鏈球菌可引起新生兒敗血癥﹑肺炎﹑腦膜炎, 甚至死亡。在感染后存活的新生兒, 還有可能有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 包括腦積水﹑智力障礙﹑小頭畸形﹑耳聾等。本研究通過對158例GBS陽性孕婦及989例GBS陰性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 觀察并對比兩組孕婦分娩的新生兒間的聽力篩查通過率進行分析, 以了解GBS感染對新生兒聽力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1日~2015年1月31日入院足月待產的無妊娠合并癥的孕婦1147例,所有孕婦均于孕34~37周取陰道及肛拭子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將合并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GBS陽性)的孕婦158例作為觀察組,剔除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未合并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GBS陰性)的健康孕婦989例作為對照組,觀察并對比兩組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 并對其母系GBS陽性且聽力篩查初篩未通過的新生兒行細菌培養檢查新生兒是否攜帶GBS。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生育史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s)
注:兩組比較, P>0.05
項目 觀察組(n=158) 對照組(n=989)平均年齡(歲) 27.4±3.2 27.6±3.6平均孕周(周) 38.3±0.7 38.5±0.9平均產次(次) 1.8±0.8 1.2±0.8
1.2 細菌培養 ①取樣拭子:無菌拭子。②樣本采集:先擦去生殖道內過多的分泌物, 將無菌滌綸拭子放置于生殖道低位1/3處, 沿生殖道壁輕輕旋轉取得分泌物;再小心將拭子插入肛門, 在肛門括約肌以上約2~5 cm處, 沿腸壁輕輕旋轉取得標本, 使該拭子上同時取得生殖道分泌物和直腸分泌物。將該采集好分泌物的無菌拭子放回無菌拭子套管中, 密閉送檢。新生兒抽取靜脈血行細菌培養。
1.3 聽力篩查 對兩組孕婦分娩的新生兒于本院聽力篩查中心采取探索自動聽覺腦干誘發電位(AABR)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對兩組新生兒行兩步篩查。①初步篩查過程(初篩):新生兒生后3~5 d住院期間的聽力篩查。對初篩未通過且其母系GBS陽性的新生兒抽取靜脈血行細菌培養已檢測是否感染GBS。②第2次篩查過程(復篩):出生42 d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 需要進行聽力復篩。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新生兒聽力篩查通過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對49例孕母GBS陽性, 初篩未通過新生兒行靜脈血細菌培養檢測GBS, 21例新生兒系GBS陽性。其中11例復篩未通過新生兒中, 有8例系GBS陽性, 8例新生兒中敗血癥1例, 皮膚感染1例,肺炎3例, 上呼吸道感染3例。

表2 兩組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對比(n, %)
長期以來我國對GBS的感染現狀不夠重視, 隨著對GBS的逐漸認識, GBS在產褥感染中的致病性引起國內醫師的重視, 各項研究發現該細菌感染是導致嚴重母嬰并發癥的主要致病菌[4]。本研究中, 1147例孕婦中GBS陰性989例, 占86.2%, GBS陽性158 例, 占13.8%, 與臨床報道結果接近, 而且GBS陽性的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也有較高的GBS感染率,由于本院開展GBS項目時間較短, 對未通過聽力復篩的新生兒未能進一步追蹤其是否最終確診聽力障礙, 但GBS陽性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聽力初篩以及復篩的通過率都較低, 說明B族鏈球菌感染是影響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的高危因素,而且有可能造成新生兒聽力障礙。因此在臨床工作中, 孕晚期對所有孕婦進行GBS篩查非常必要。對那些有帶菌可能的高危孕婦還應在產前及產時反復進行檢查, 以提高檢出率。對于GBS陽性的孕婦, 要根據藥敏結果及早預防和治療, 以避免 GBS感染可能給母嬰帶來的嚴重后果, 做到優生優育。
[1]馬元, 洪云, 張國英. B 族鏈球菌感染與胎膜早破. 江蘇醫藥, 2010, 36(9):1078-1079.
[2]馬延敏, 吳連方, 黃醒華, 等.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帶菌與母嬰預后的關系.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0, 35(1):32-35.
[3]時春艷, 曲首輝, 楊磊, 等.妊娠晚期孕婦 B族鏈球菌帶菌狀況的檢測及帶菌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0, 45(1):12-16.
[4]胡小平, 楊春艷, 吳淑燕. 生殖道細菌感染對妊娠結局影響的前瞻性研究. 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22):3735-37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57
2015-08-20]
261041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