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李淑萍
環孢素A與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
趙麗 李淑萍
目的對比分析環孢素A與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96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兩組患者均接受潑尼松治療。在上述基礎上, 觀察組患者接受環孢素A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環磷酰胺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環孢素A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優于環磷酰胺, 且兩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 因此環孢素A是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理想藥物。
環孢素A;環磷酰胺;難治性腎病綜合征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中激素依賴﹑頻發復發﹑耐藥病例的總稱[1], 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最為棘手的疾病之一, 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環孢素A與環磷酰胺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最常用的藥物, 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這兩種藥物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與安全性,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合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2]:經腎上腺皮質激素正規治療8周后無效或僅部分有效, 或者激素治療過程中出現頻繁復發;或者激素初治8周有效, 但是復發后再次用激素治療無效。②無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排除標準:①對環孢素A或環磷酰胺過敏的患者;②年齡<1歲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④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⑤合并未控制高血壓的患者;⑥合并未控制感染的患者;⑦合并病毒感染的患者;⑧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⑨合并嚴重骨髓抑制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注:兩組比較, P>0.05
MN型 非MN型觀察組 48 31 17 11.5±5.2 27 21對照組 48 33 15 11.0±4.9 25 23組別 例數 性別 年齡(歲) 臨床分型男女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潑尼松(南京白敬宇制藥廠, 國藥準字H32022566, 規格:5 mg/片)治療, 劑量為0.8 mg/(kg·d), 每日早上頓服。在上述基礎上, 觀察組接受環孢素A(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60122,規格:25 mg/粒)治療, 起始劑量為1.5~2.5 mg/(kg·d), 并將環孢素A血藥濃度控制在100~200 μg/L。對照組患者接受環磷酰胺(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4023686, 規格:0.2 g/支)治療, 1.0 g/次, 加入5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30天/次, 累計劑量≤8.0 g。治療前2個月, 每2周檢測1次24 h尿蛋白﹑肝腎功能﹑血常規;治療第3~8個月, 每2個月檢測1次上述指標。
1.3 療效評價標準[3]①完全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 血清白蛋白水平>35.0 g, 24 h尿蛋白定量<0.3 g。②部分緩解:血清白蛋白水平>35.0 g, 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50%, 且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3.5 g。③無緩解:治療6個月后未達到完全緩解與部分緩解的標準。④復發: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3個月后, 患者再次出現蛋白尿, 且24 h尿蛋白定量>3.5 g。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 組間治療效果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過程中17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包括血壓升高6例, 一過性血清肌酐升高4例, 高尿酸血癥3例, 肝功能異常3例, 肺部感染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42%;對照組治療過程中1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包括消化道不適6例, 肝功能異常4例, 白細胞降低4例, 血尿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常常經久不愈, 極易誘發嚴重感染﹑血栓栓塞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等致命并發癥, 最終可以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不僅給患者家庭經濟帶來巨大的負擔, 甚至還可威脅患者的生命。目前臨床上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方案較多, 如環孢素A療法﹑環磷酰胺沖擊療法﹑激素沖擊療法﹑低分子肝素療法﹑嗎替麥考酚酯療法﹑來福米特療法﹑大劑量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療法等。由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以免疫功能異常﹑凝血機制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4], 因此調節免疫狀態的治療方案(如環孢素A療法﹑環磷酰胺沖擊療法)在目前臨床上以最為常用。
為對比分析環孢素A與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與安全性,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潑尼松基礎上使用環孢素A, 對照組患者在潑尼松基礎上使用環磷酰胺。環孢素A可以從多個方面發揮免疫抑制作用[5]:①抑制T輔助細胞, 進一步抑制依賴T細胞的免疫反應誘導早期階段;②抑制白細胞介素2的合成﹑分泌;③抑制T誘導細胞, 從而抑制巨噬細胞合成﹑分泌白細胞介素1, 進一步抑制T輔助細胞的活化;④抑制T細胞增殖﹑分化成自然殺傷細胞,抑制淋巴細胞合成淋巴因子﹑γ干擾素, 抑制B細胞產生抗體。環磷酰胺亦可以從多個方面發揮免疫抑制作用[6]:①抑制淋巴細胞增殖, 非特異性地殺傷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細胞, 并限制其轉化為淋巴母細胞。②抑制受抗原刺激進入分裂期的B細胞和T細胞, 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環孢素A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優于環磷酰胺, 且兩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 因此環孢素A是臨床上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理想選擇。
[1]Kisner T, Burst V, Teschner S, et al. Rituximab treatment for adults with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Nephron Clin Pract, 2012, 120(2):c79-c85.
[2]郝靜,袁偉杰.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3, 14(6):553-555.
[3]焦海燕,方敬愛.環孢素A與環磷酰胺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分析比較.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1, 12(10):903-904.
[4]Morimoto S, Takahashi N, Someya K, et al. A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withdrawn from peritoneal dialysis. Clin Exp Nephrol, 2010, 14(4):363-366.
[5]田明, 劉翠華, 厲洪江. 環孢素A聯合潑尼松治療兒童難治性腎病綜合征18例療效觀察. 醫藥論壇雜志, 2012, 33(6):97-98.
[6]沈良儒, 張麗娟, 王守堅, 等. 環磷酰胺聯合甲潑尼龍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刊, 2012(z1): 163-1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92
2015-07-27]
475300 蘭考縣人民醫院內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