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珠 鄭麗芬 邱少鋒
新生兒肺出血的早期特點及護理
楊麗珠 鄭麗芬 邱少鋒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兒肺出血的早期特點及護理方式, 進而降低患兒的病死率。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11例肺出血新生患兒早期臨床的發病表現, 對護理經驗進行總結。結果11例新生患兒經過積極的救治與護理, 8例康復, 3例死亡, 病死率為27.27%, 治愈率為72.73%。結論對于患肺出血的新生兒, 及時進行密切的觀察護理, 并積極采取搶救措施, 能夠有效提高肺出血新生兒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新生兒;肺出血;臨床表現;護理
新生兒肺出血是導致新生兒病死的一大誘因。該病的發病機理相對復雜, 可以由很多種疾病引起, 一旦發病, 則臨床表現通常會呈現出危重態勢[1]。然而關于新生兒肺出血疾病的早期診斷困難重重, 比較不容易被發現, 若口鼻涌出帶血泡沫液體, 則能夠直接確診, 但此時已是晚期, 降低病死率則難上加難。因此, 對新生兒肺出血的早期診斷始終是醫學領域所廣泛研究重點[2]。目前很多研究證實, 新生兒肺出血的早期臨床觀察質量對新生兒肺出血的治療具有著相當的作用, 同時采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護理將能夠有效提高肺出血的治愈率。本研究擬對此做進一步證實, 現將該研究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確診的11例肺出血新生患兒。男6例﹑女5例, 胎齡<37周7例, 胎齡>37周4例。新生兒體重為1.45~3.15 kg, 平均體重(2.13±0.19)kg。從病情發病時間來看, 10例肺出血<4 d, 1例>4 d。換肺透明膜病合并癥引起的患兒有6例, 受產期窒息影響的有4例, 羊水胎糞吸入性肺炎2例, 硬腫合并癥5例, 重癥感染患兒1例。
1.2 方法
1.2.1 新生兒肺出血早期治療方式 對患病新生患兒采取綜合式治療與護理, 包括保暖﹑呼吸機輔助呼吸﹑氧氣治療﹑原發病控制﹑出凝血障礙﹑補血以及控制酸中毒等,利用多巴胺維持血壓, 保證患兒血壓范圍保持在50 mm Hg (1 mm Hg=0.133 kPa)以上[3]。對病情較為危重的患兒采取氣管插管輔助呼吸治療, 以改善低血氧癥, 并平衡體溫。
1.2.2 新生兒肺出血治療的護理方式
1.2.2.1 早期識別 新生兒肺出血在早期若能夠被發現并檢驗, 對于治療具有著積極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 肺出血疾病常見于早產兒以及體質量過低兒童, 因此對于這類新生兒應當進一步加強觀察。明確早期表現之后, 及時利用呼吸機進行正壓并通氣。此為提高肺出血治療成功率的重要過程。
1.2.2.2 保暖護理 對患兒的保暖措施采取遠紅外輻射保暖, 保溫臺的溫度通常控制在32~36℃, 確保患兒的體溫穩定在36.5~37.4℃, 待患兒病情相對穩定之后, 置于暖箱中保暖。
1.2.2.3 氧氣護理 對于肺出血新生兒來說, 一旦缺氧, 有可能導致代謝障礙所引起的酸中毒, 進而加重胃出血。因此對于嚴重感染的早產患兒, 遇到缺氧癥狀則應及時給與氧氣供應治療, 氧氣流量控制在4~8 L/min。在給氧過程中, 應對患兒的面色進行嚴密觀察, 倘若缺氧癥狀無改善, 則有必要對此給予高度重視。
1.2.2.4 輸液護理 新生兒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 行靜脈輸液也具有著相當高的要求, 通常情況下, 輸液泵的輸液速度需要控制在3~4 ml/(kg·h), 并對患兒24 h尿量進行準確記錄, 對于體重過低患兒, 應采用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 一般患兒使用靜脈留置針建立通路, 為患兒減少痛苦的同時, 為急救和護理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1.2.2.5 隔離護理 對肺出血新生兒進行隔離目的是為了有效減少外來危險因素進而降低患兒的感染幾率。隔離病房的溫度保持在24~26℃, 對人員的進出予以嚴密的控制, 對重癥患兒的探視系統進行監控, 接觸患兒的人員也要進行消毒處理, 杜絕一切危險感染源, 最大程度減少呼吸道外源性感染的幾率, 并同時預防交叉感染。
1.2.2.6 機械通氣護理 對于早期確診為肺出血的患兒,應當第一時間行插管通氣輔助呼吸治療。嚴格按照相關通氣標準進行操作, 對患兒雙肺呼吸音的對稱性進行監視, 并保持患兒氣道的濕潤。呼吸道內的積水也要及時清理, 同時嚴格檢測患兒的心率等各項指標, 一旦發生人機對抗情況, 則適當使用鎮靜劑等以保持呼吸機通氣效果的最優狀態。
1.2.2.7 基礎護理 新生兒無自理能力, 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做好基礎護理, 包括身體各個部位的清潔以及胃管的喂養等。
1.2.2.8 健康宣教 新生兒肺出血病情較為惡劣, 因為具有著較高的病死率而決定了該病危險性很高, 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均有可能給患兒帶來生命威脅。因此, 應當在保證積極治療的前提下, 同患兒的家長做好充分的溝通, 撫慰患兒家長的情緒, 取得其理解與信任, 進而為積極治療提供保障。
11例新生患兒經過積極的救治與護理, 8例康復, 3例死亡, 病死率為27.27%, 治愈率為72.73%。見表1。

表1 新生兒肺出血的治療結果(n, %)
新生兒肺出血具有著較高的病死率, 關于此病的發病機制截至目前仍未見明確, 匯總諸多研究成果得知其主要病因包括較多方面比如缺氧﹑早產﹑體質量過低以及體溫過低等[4]。但本次研究得出結果證實, 明確肺出血新生兒的早期病情特點, 落實全方位優質護理, 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病死率, 對患兒行早期干預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1]劉琳, 崔久條, 徐霞. 凝血酶氣管滴入佐治早期新生兒肺出血觀察及護理38例.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04(25):355.
[2]溫麗好. 1例新生兒肺出血的早期觀察與護理體會.內蒙古中醫藥, 2010(29):144-145.
[3]孔翠花, 齊育英, 侯振平,等.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山東醫藥, 2007(47):38.
[4]文瓊仙. 36例新生兒肺出血的先兆特點與護理對策.現代護理, 2013(10):761-7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41
2015-08-17]
350000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