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環 黃美梅 梁珍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肱骨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袁月環 黃美梅 梁珍玲
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肱骨頸骨折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80例肱骨頸骨折患者, 根據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術后采取綜合護理措施, 對照組僅行常規護理, 比較兩組Constant評分及視覺模擬評分(VAS), 并觀察滿意度與隨訪6個月復發情況。結果護理后觀察組Constant評分為(84.51±10.2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51±8.61)分, 觀察組VAS評分為(3.11±0.54)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44±1.21)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 觀察組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 對照組復發率為12.50%, 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肱骨頸骨折術后患者肩關節功能, 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護理干預;肱骨頸骨折;肩關節功能;影響
肱骨頸屬皮質骨與松質骨交界處, 出現骨折的幾率較高,且常見于老年骨折疏松患者, 骨折后骨折端移位對結節間溝平滑直接造成影響, 使肱二頭肌肌腱發生粘連, 長期可導致肌肉萎縮, 降低肩關節功能[1,2]。本次研究對本院80例患者分別采取綜合護理措施與常規護理, 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80例肱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其中男51例, 女29例;年齡45~76歲, 平均年齡(61.51±5.02)歲;左側33例, 右側47例;致傷原因:車禍24例, 高空墜傷12例, 不慎摔傷44例;Neer分級[2]兩部分18例, 三部分骨折34例, 四部分28例。經骨密度檢查顯示均存在不同程度骨質疏松, 根據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部分﹑骨折原因﹑Neer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康復護理, 包括健康宣教﹑生命體征監護﹑出院指導等。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為:①心理干預:肱骨頸骨折患者常在突發情況中發生骨折, 面對角色的轉換患者無法適應, 常出現拒絕配合等問題。良好的心理狀態可提高患者康復的積極性, 因此護理人員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恐懼心理, 耐心細致的解決患者存在的困惑, 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向其講述護理的必要性, 使其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 學會自主護理。②早期康復:術后分為四個階段盡快康復鍛煉, 術后1~2周進行握拳伸指練習和腕﹑肘關節活動;3~5周練習肩部前屈后伸;6~10周可全面進行肩關節練習;11~12周進行負重練習, 使患者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工作能力[3]。③疼痛管理:術后給予塞來昔布, 單次200 mg, 后逐漸延長給藥間隔, 康復運動過程中出現可延遲停藥時間。④骨質疏松護理:術后鼓勵患者多食用海產品﹑乳制品和豆制品, 禁煙﹑咖啡等刺激飲食,除飲食外給予觀察組磷酸鈣(200 mg/次, 3次/周)﹑骨化三醇(250 μg, 1次/d)﹑阿倫磷酸鈉(70 mg/次, 1次/周)[4]。
1.3 觀察指標 肩關節功能應用Constant評分系統評價[3];應用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護士長制定滿意度評價表, 總分100分, 包括儀表形象﹑語氣態度﹑操作技巧等十項指標,每項10分, 80分以上為滿意;出院后隨訪6個月, 觀察兩組術后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Constant評分及VAS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Constant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onstant評分及VAS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Constant評分及VAS評分比較(±s, 分)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Constant評分 VAS評分觀察組 40 84.51±10.24 3.11±0.54對照組 40 67.51±8.61 5.44±1.21 t 8.036 11.121 P<0.05 <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后期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對照組復發為12.5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后期復發率比較[n(%)]
肱骨外科頸骨折以及橈骨遠端骨折﹑髖部骨折均為臨床常見疾病, 以中老年人更為常見, 此類疾病治療目的是促進骨折愈合, 從而為患者的早期鍛煉提供良好的固定條件[5],使其肩關節活動能力盡快恢復。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心理干預﹑系統康復﹑病痛管理及骨質疏松對癥護理。心理護理可消除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抵觸情緒, 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增強其康復的信心, 最終為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奠定良好的基礎。系統康復可促進滲出物和血腫的吸收, 改善局部靜脈回流和血液循環, 促進康復進程, 另外還可改善關節粘連和僵硬。病痛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肢體功能的恢復, 可減輕和避免患者機體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 當關節疼痛較弱時, 患者對康復訓練的耐受力才會得到提升,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塞來昔布抑制疼痛, 從VAS評分可看出疼痛感有顯著的下降。
骨折疏松對癥護理可減少后期復發率, 本次研究對觀察組采取磷酸鈣﹑骨化三醇﹑阿倫磷酸鈉治療, 并對飲食進行指導, 結果顯示隨訪中觀察組未出現復發, 但遠期效果仍需進一步研究。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Constant評分為(84.51±10.2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51±8.61)分, VAS評分觀察組為(3.11±0.54)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44±1.21)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 觀察組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 對照組復發率為12.5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肱骨頸骨折術后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 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可在臨床積極應用。
[1]趙秀慧.老年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圍術期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中國中醫急癥, 2014,23(5):862,865.
[2]Lill H, Hepp P, Korner J, et al.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how stiff should an implant be? A comparative mechanical study with new implants in human specimens. 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 2003,123(2/3):74-81.
[3]白露,王天兵,張培訓, 等.三種評分系統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術后功能評價作用的多中心回顧研究.中華外科雜志, 2012, 50(4):318-322.
[4]凌衛紅,高雪琴.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32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2,23(23):52-53.
[5]Wormald PJ. The agger nasi cell: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29):497-5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92
2015-09-08]
528415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