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瑩
摘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策部署,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需面對更為復雜、精細的財務工作。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出臺對科學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如何盡量落實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財務管理人員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本文主要以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內容為起點,闡述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創新點,著重分析新會計制度對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為各科學事業單位貫徹落實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提供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財務管理 影響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和科技體制創新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事業單位在單位性質、類型和業務特點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科學事業單位對其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政部于2013年底,以財會[2013]29號文的形式印發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文中簡稱“新會計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一、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創新點
(一)新增了公共財政體制改革涉及的會計業務
在新會計制度中新增了與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業務處理,這樣設置既滿足了財務核算的需要又有利于各項財政體制改革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完善會計科目體系和相關會計核算
新會計制度對原有的會計科目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新增了部分會計科目,也取消了部分科目,對各會計科目的確認基礎、核算內容和賬務處理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為科學事業單位的會計實務操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新會計制度中細化了收入、支出科目的設置,按照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相匹配的原則進行設置,更有利于科學事業單位進行收支核算。在凈資產中新增“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轉”等科目,以滿足對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等不同性質和來源的資金管理需要。
(三)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內容
其目的是為更真實、準確地反映科學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有利于單位內部固定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新增“在建工程”核算內容,要求基建會計并入“大賬”
單位基本建設屬于單位管理的一部分,與之相關的資產負債應在單位會計報表中全面反映,這樣更有利于加強單位資產負債的管理,規范和降低財務風險。
(五)改進科技產品的核算方法
新會計制度中首次對科技產品采用成本核算的方法。新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科學事業單位應在“科技產品”科目下設置“生產成本”和“產成品”兩個明細科目,“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歸集、核算科技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產成品”明細科目核算已驗收入庫的科技產品的實際成本。
(六)完善財務報表體系和結構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取消了原資產負債表中收入和支出項目,在財務報表中增加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并改變了原收入支出表的格式。這樣的調整使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列示的項目和內容更加完整、合理,披露的內容更加充分,滿足了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在收入支出表中全面反映財政資金、非財政資金的收支、結轉和結余等情況,體現了大收大支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滿足科學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施后,對科學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進一步保障了我國科學事業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加強和規范財政資金的會計核算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重點強調了對財政資金的會計核算,重新界定了財政補助收入的核算口徑,并明確指出各支出科目應按照財政補助支出進行明細核算。在新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了財政補助收入、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等科目的核算內容及相關賬務處理流程,且在財務報表中新增“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專用于披露財政資金的收支情況。
實行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后,各單位應加強對財政資金的收支管理,規范財政資金的核算內容,加強單位內部財政資金的預決算管理,做好財政資金的精細化管理。
(二)細化結轉、結余資金
新會計制度中完善了結轉、結余資金的管理,對結轉、結余資金進行了嚴格的劃分,將原“財政補助結存”科目細分為“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兩個科目,更利于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的管理。
此外,新會計制度中也加強了非財政資金的結轉、結余管理,設置了“非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等科目,明確指出各類結轉、結余資金的會計核算流程。
各科學事業單位在執行新會計制度時應根據資金性質和來源進行單獨核算,做到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細化本單位結轉、結余資金的管理工作。
(三)更利于真實準確反映單位資產情況
新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了對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和檔案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創新提出“虛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賬務處理辦法。所謂“虛提”是指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時沖減非流動資產基金,不列支單位成本。“虛提”折舊和攤銷不影響科學事業單位支出的預算口徑,滿足了單位預算管理需要;于此同時,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可以有效地反映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價值消耗,真實準確的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有利于推動科學事業單位資產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相結合,進而為單位內部的成本控制提供財務數據。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各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的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對于以前年度取得的固定資產要補提折舊。為順利實施新會計制度,各科學事業單位一定要做好本單位的資產清查工作,對于達不到新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資產及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并做好相關實物資產的登記管理工作。
(四)強化資產管理
為規范科學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解決單位資產管理中對于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的相關資產不入賬的問題,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增加了“名義金額”入賬的核算方式,即以1元人民幣入賬,規范了單位的資產管理。
新制度要求,對于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如沒有相關憑據、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無法可靠取得的情況下,應將取得的資產以“名義金額“入賬,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對該資產進行披露。以”名義金額“入賬有利于單位將取得的資產及時入賬,保證單位資金賬面的完整性,可以有效防止資產流失。
(五)加強科技產品的成本核算
各科學事業單位在進行科技產品成本核算時,可以借鑒企業會計制度中生產成本的核算方式。在“科技產品”二級科目“生產成本”下分別設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三級明細科目,用三級明細科目來歸集與科技產品有關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以便更清晰完整地反映科技產品的成本構成,為科技產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奠定良好基礎。
“科技產品”區別于其他企業產品的最顯著特點是科技含量高,并且帶有一定的創新性,但其不足是驗收合格率較低,針對這一特點,新會計制度將科技產品的入庫按照產品能否通過驗收分別進行了規定。驗收通過的科技產品才能辦理入庫手續,在賬面上正式被確認為單位的資產類存貨;驗收未通過的科技產品,不予入庫,直接確認為經營支出,各單位應做好科技產品的入庫管理工作,將驗收通過的科技產品及時確認為單位存貨。
(六)完善財務報表體系,便于披露財務信息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財務報表的形式及內容,其中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和附注。資產負債表取消了原收入、支出項目,增加了凈資產項目,這樣更便于直接披露單位的凈資產信息。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為新增加的財務報表,主要用于反映財政補助的收入、支出情況,該表可以清晰反映科學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新的財務報表體系更能直接、準確反映出科學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收支情況,為單位的管理者提供更準確、清晰的財務數據,減少單位運營管理的經濟成本。
三、結束語
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出臺是我國會計制度發展歷程上一次重大的變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為各科學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適應了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新時代要求,有利于科學事業單位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深入研究探討新《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利于正確認識新會計制度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從而提高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水平。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會計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修訂后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2013]29號).
[2]許威.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實施對財會工作的影響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3,(16):235、238.
[3]王興煥.試論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3,(27):164-165.
[4]惠迎.探討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8):64-65.
(作者單位:遼寧省計量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