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進
摘要:在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顯得日益重要。特別是在資金管理方面,醫院需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籌資成本,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可以預見,財務管理對醫院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財務管理 醫院整體管理
一些人認為財務管理存在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中,對于事業單位、行政單位,不需要強調財務管理,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醫院也需要參與市場競爭,自負盈虧,因此需要對資金的使用進行必要的管理,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財務管理對于醫院將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一些民營醫療機構逐漸增加的背景下,醫院的投資、籌資等需要強化管理,增加醫院的效益。
一、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醫院的資金使用效率
醫院的資金需要較大,因而資金的占用較多,資金的占用成本也相對較高,財務管理能夠有效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醫院的資金管理中面臨的較大的利率變化風險,因為醫院的借款成本由市場利率所決定,市場利率增加,醫院的資金成本會隨之增長。
(二)降低醫院籌資成本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醫療保健的需求快速增加,導致醫院必須增加投資,擴大規模,通常醫院擴大規模,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醫院自身又難以在短期拿出所需的資金,這就需要進行資金的籌集。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的時間短,市場還不發達,醫院籌資的渠道較為狹窄,目前醫院籌集資金的主要方式是向銀行借款,醫院所籌集的資金成本較高,導致醫院的還貸壓力大,收益降低,這就給醫院的資金管理帶來了風險。另外,如果醫院的擴張沒有實現預期的收益,甚至收益率低于資金的成本,將會導致醫院負債增加,經營效率低下。
財務管理在醫院的籌資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財務管理的主要職能是籌資、投資管理,對于醫院籌資進行擴建,財務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的籌資渠道,在市場中合理安排籌資的比例,資金使用周期長短結合,從而降低整體的籌資成本,降低醫院的還款壓力。如根據醫院的資金使用計劃,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的比例,短期借款的成本較低,通常還款期限都在1年以內,還款壓力大;長期借款的成本較高、周期長,通常使用周期都在1年以上,醫院的還款壓力小。結合實際的資金需求情況,合理的安排長短期借款的比例,能夠有效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同時把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三)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和醫院的整體管理密切相關,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夠促進醫院的管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反之則可能導致醫院管理混亂,缺乏效率。隨著醫院逐漸參與市場競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除了做好外部的服務、宣傳外,醫院的內部管理水平也是增強競爭力的關鍵。良好的財務管理滲透到醫院的多個經營管理環節,與很多的職能部門密切相關,醫院的會計資料、合同單價等,在經過財務部門的專業管理,深入分析后,提出改進的措施,能夠提升各部門的運行效率,從而可以有效提升醫院整體的管理水平。
二、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投融資管理水平低下
在我國的醫院中,公立醫院的比例很大,屬于事業類單位,過去醫院不需要進行投融資管理,在事業單位改革后,醫院需要對自負盈虧,這時候投融資管理就十分的必要,但是由于實際的投融資管理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導致醫院的投融資管理水平偏低。很多的醫院還是采用原有的籌資辦法進行資金籌集,忽略了資金的使用成本,導致籌資成本過高,嚴重影響了醫院的效益,同時還增加了醫院的還款壓力,這是目前醫院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之一。醫院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導致醫院投融資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很多的醫院領導還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于醫院的重要性,簡單的認為財務部門只是負責醫院的日常資金收付、賬務的記錄等基礎工作,忽視了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即投融資管理。
很多的醫院還在適應“新醫改”的過程中,財務制度建設、財務人員聘用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投融資管理中,醫院的投資管理是很容易被忽視的部分。醫院的投資管理本質上和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一樣,都是為了增加效益,當然醫院的效益除了經濟效益外,還包含了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但是其本質是共同的。醫院的投資管理應當在考慮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政治效益等情況再進行決策,但是很多的醫院投資只是片面的注重其中的一個效益,忽視了其他的效益,如一些醫院進行投資單純為了政治效益而忽略了經濟效益,導致投資效率低下,收益遠遠低于醫院的整體水平;還有一部分醫院單純為了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雖然經濟效益較好,但是卻缺乏社會效益,影響醫院整體的聲譽。可見財務管理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效益,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二)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
醫院內部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是防范外部市場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風險方法機制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甚至轉化風險。目前醫院的財務管理對于風險的態度是排斥的,即認為只要是風險,都是不利的,需要規避,這一思想忽視了風險與機遇的辯證統一關系,風險常常伴隨著機遇,如果合理利用風險,能夠轉化風險為機遇。如果只是一味的回避風險,可能會錯過一些好的機遇。目前主要的風險應對措施有風險規避、風險對沖、風險轉移等,醫院只是采取了最為簡單的風險規避,對于一些難以規避的風險,可以采用風險對沖、風險轉移等方法,從而有效的控制風險。
醫院內部的應對風險的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風險的識別與應對方面,風險的識別環節尤其薄弱。醫院面臨著外部市場風險、政治風險等多個風險,每一個風險都有可能影響到醫院的正常運營,對這些風險的識別是防范的前提,但是很多的醫院在這方面做得不到位,風險識別能力較弱,導致無法有效的應對風險。
(三)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醫院中的財務人員習慣了日常的賬務處理以及資金的收付,醫院的會計人員往往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導致醫院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醫院的很多財務人員年齡偏大,對于最新的財務管理知識獲取較少,專業知識落后,難以適應最新的市場變化情況。這些都對醫院的財務管理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導致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偏低。
三、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加強醫院的投融資管理
為了加強醫院的投融資管理能力,首先,醫院需要有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使崗位的權利與責任并存,從而提高醫院整體的資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建立醫院資金投入效益的保證機制,選擇投資效益最佳的項目,杜絕為了個人利益或者單一利益而制定有損醫院整體財務水平的投資決策。最后,投資決策還需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機會成本,精準的比較不同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做好投資項目的財務預算管理。在充分考慮醫院償債能力的前提下,進行資金的籌集,保證所籌集的資金在還款能力之內,防止急功近利影響醫院資金流動性情況出現。
醫院的投資管理本質上和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一樣,都是為了增加效益,當然醫院的效益除了經濟效益外,還包含了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
(二)健全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機制
首先,醫院需要健全風險識別機制,在風險未發生之前,有效地識別出可能影響醫院財務或者整體的風險,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政治風險等,從而有針對的制定風險應對措施。其次,制定風險應對機制,在識別出風險以后,能夠快速針對風險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保證把風險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降低由此帶來的損害。最后,健全風險責任制度,即由專人負責識別風險、應對風險,把責任分派到個人或者部門中,提高風險識別、應對的效率。
(三)引進高水平專業財務管理人員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人才已經是競爭的關鍵因素,對于醫院來說,除了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外,財務管理同樣需要高素質人才。財務管理專業水平較高的人才,需要有長期的工作經驗,才能積累出更加專業的技能。因此,醫院需要聘請外部專業人才,加強財務管理水平,假設聘請專業人才所花費的費用為R,如果通過聘請人才節約的成本在R以下,便是可行的。聘請專業水平較高人才的另一優點在于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加健全的財務管理方法,培訓出專業人才,這些都是無形的收益,因此,不能僅僅局限于雇傭人才所花費的資金上,還要考慮這一措施所帶來的隱形收益。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的不斷放開,醫院面臨的競爭也將日益激烈,財務管理是醫院增強競爭力的關鍵之一,需要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健全醫院財務管理體系,培養專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從而提高醫院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谪攧展芾碓卺t院中的重要性,對目前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考慮其解決方案,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腫瘤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