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偉
摘要: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趨勢,為了促進自身長遠發展,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發展戰略問題。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戰略對企業財力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和降低經營風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企業財務戰略,要求企業具備風險意識,針對市場發展趨勢及其風險因素,全面系統的規劃戰略目標、戰略步驟和戰略要求,以在競爭中求生存,規避經營風險,在機遇中求發展,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對此,本文以闡述企業財務戰略含義及規劃點為基礎,并主要基于降低經營風險這一角度,分析探討企業財務戰略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企業財務戰略 經營風險
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與挑戰。財務戰略是企業發展財務競爭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在企業發展戰略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合理規劃財務戰略,規避經營風險,是決定企業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企業財務戰略規劃的合理性和實施的有效性,關系到財務戰略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增強盈利能力,尋求發展機遇、增強競爭力,規避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收益等職能作用的發揮。
一、企業財務戰略概述
企業財務戰略是指在一定發展階段,企業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發展戰略,對財務行為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發展途徑等總體情況,進行客觀、科學、合理的描述與概括。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籌資和理財活動都與財務戰略息息相關。概括起來,企業財務戰略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擴張型財務戰略。擴張型財務戰略的顯著特征是迅速擴張企業的資產和業務規模。在這種戰略指導下,企業會做出搶占有限市場份額、積極進行外部融資、留存內部收益等行為,以滿足企業快速擴張的資金需求。企業處于“發展時期”、產品的市場需求較大、產品平均利潤較高時通常實行擴張的財務戰略。二是穩健型財務政策。穩健型財務戰略的顯著特征是平穩擴張企業資產規模的,穩定增長財務效益。在穩健型財務戰略指導下,企業資產和業務規模擴張比較保守,而更積極于提高經營效益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實施這種財務戰略的通常是處于“成熟期”,發展到一定資產規模、行業地位的企業。三是收縮型財務戰略。收縮型財務戰略通常是企業經營出現危機的“衰退期”企業為了預防財務風險,抵御經營危機,協調內部矛盾,減輕外債壓力,以尋求新的發展機遇而被迫實施的自我保護戰略。四是混合型財務戰略。通常多種產業組合的集團類公司,會針對不同產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發展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財務戰略必須有為了實現財務戰略目標而組織財務戰略資源和運用財務戰略流程的能力。
二、企業財務戰略的合理規劃
(一)確定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
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即以企業總體戰略為核心和最高準則,進行企業財務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企業資產的計劃配置與使用,創造企業效益,確保企業資金的均衡有效流動。財務戰略目標包括投資目標、融資目標、分配目標等。投資目標中重要的是論證企業投資項目的投資效率和資本增值情況,并明確規定收益指標。所謂融資目標,即企業在某一項目、某一發展階段事先規定好的一定融資數量、融資質量等融資任務和融資方案。融資目標的制定要在充分分析市場經營風險的基礎上,明確滿足企業常規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保證企業生產成本資金來源的穩定性的融資指標。股利分配目標即股東利潤分配指標、股價指標等,是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目標。通常企業會在股利分配目標的指導下做出股利發放的決策。
(二)企業財務戰略的有效實施
科學的財務戰略起到了指導作用。要實現這些目標,還需要有效的實施策略。財務戰略的有效實施要依照企業戰略原則,將戰略目標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任務,將戰略目標具體化;制定完成任務的方案,嚴格控制財務活動和資金流向;建立任務實施的組織體系,將任務具體分配各部門、各員工的職責中。企業員工不僅要完成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還要積極參與到采取戰略的實施當中,為企業財務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人員保障和組織保障;對各個階段性目標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明確戰略實施的業績衡量標準機制,為下一階段目標的實現提供寶貴經驗,確保財務戰略的有效實施。
三、建立財務戰略風險管理體系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收益是伴隨著風險而并存的。因此,企業財務戰略的合理規劃以最優化、最適用為原則,科學正確地處理好收益與風險的關系,在風險中尋找機遇,做出最科學的財務決策、經營決策。
(一)合理配置企業財務資源
做好財務資源的合理配置對財務戰略目標的組織實施、調度與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所謂財務資源,指的就是可以用來完成財務戰略目標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軟硬件設備等一切有形資源或無形資源的統稱,包括企業家、管理人才及企業特有的管理控制模式等管理性資源;生產經營部門、財務會計等戰略實施主體資源;還有支持企業正常運轉、增加營業額的資金資源等。財務資源具有知識性、有限性和開放性特征,是財務系統可以控制和擁有要素的存量與流量,是降低戰略危險、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因此,財務戰略風險體系的建立,首先必須做到在一定發展戰略實施的時間空間內,將更多可供利用的有價值的企業財務資源進行最完備、最優化的組織與整合,包括資本金來源的合理配置、企業融資結構的合理設置、財務風險的科學分析報告等,使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實現財務戰略目標的作用,提高組織管理效率。此外,企業還要注意不斷升級財務資源,如優化人力資源素質、將無形資源轉換成現實有效的財務戰略能力。
(二)提升財務戰略風險的靈活性
首先是財務戰略目標實施主體的靈活性。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主體是實現企業發展和競爭優勢的基礎。實施主體配置、實施主體能力不足、實施主體行為失誤、優秀實施主體流失等對財務戰略的成功實施非常不利。因此企業要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發展,不斷調整財務戰略主體的隊伍組織結構,提高實施主體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優化實施主體的行動效率。最重要的是保證實施主體的靈活性,將財務戰略目標實施主體從主要是財務會計人員,轉化成企業所有部門所有員工,自上而下、全方面、全過程的進行戰略目標實施;實現財務戰略目標實施主體的學習發展性,增強規避風險的能力。
其次是財務戰略系統信息處理功能的改進。為了更加靈活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戰略系統信息處理應該具備智能化功能,正確分析一定發展階段企業財務戰略正面臨著的機遇與風險等各種狀況,并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財務戰略系統信息處理還應具備透明化功能,及時揭示企業財務戰略的盈利或虧損等各種財務信息狀況;戰略信息管理功能也很關鍵,涉及到財務信息的預測、控制、決策、協調、監督等方面。
最后要優化財務戰略環境。為財務戰略的實施提供良好的財務戰略管理環境;企業治理結構、管理模式等客體環境;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之間共享環境。
(三)建立財務戰略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
財務戰略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要求將財務風險管理作為一種企業文化,向企業所有部門、全體員工推廣。企業要將財務戰略主要日常風險;將相關部門做出的財務戰略風險評估、識別、評價、風險收益權衡等分析報告;以及規避風險的相關管理技術和經驗滲透到企業全體員工的常規生產經營活動中。要求員工懂得財務戰略風險管理相關知識,具備一定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整合、分析和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財務風險文化知識測評系統,了解風險企業文化推廣的狀態與水平等實際情況,及時糾正不規范的行為、不端正的價值取向和風險態度,不斷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二是倡導相互學習的理念,增強員工風險知識的學習能力,讓員工互相學習抵御風險的技巧和經驗,形成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的整體氛圍,以應對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三是不斷創新企業文化。尤其是在財務戰略風險管理系統中,要定期對管理隊伍進行價值觀及道德取向、先進的財務戰略風險管理理念等教育培訓。
四、結束語
企業的財務戰略對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企業要立足本企業的發展階段的實情,建立科學的財務戰略目標,制定有效的財務戰略實施方案,明確財務戰略的標準要求,在分析企業發展各方面存在的經營風險的基礎上,構建靈活應變的財務戰略風險體系,并不斷發展改進戰略以達到更好的成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優勢地位,降低經營風險,完善發展戰略,以便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從而讓企業獲得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鳳艷.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概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214-215.
[2]王曉蕓.合理規劃企業財務戰略,避免經營風險[J].現代商業,2009,(26):135-136.
[3]鄭玲.合理規劃企業財務戰略降低經營風險[J].商業會計,2013,(11):79-80.
(作者單位:山東新礦趙官能源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