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娜
摘要:物流行業近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流企業財務只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夠持續提升競爭力。本文從物流行業十年來的發展、變化、轉型和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兩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物流行業 財務管理 核算
一、物流行業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和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物流行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十年。具體的變化有以下幾點:
(一)我國的物流行業飛速發展且產業地位得以提升
十年來,我國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7%,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物流業對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貢獻越來越大。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物流業地位不斷提升,政策環境逐步改善。
(二)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發展建設
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累計超過15萬億元,年均增長24.4%。綜合運輸體系初具規模,公路、鐵路總里程不斷增長,港口運輸不斷發展,航空機場數量不斷增多,物流產業園不斷涌現,提高物流集約化程度、轉變物流運作模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我國的物流信息化不斷發展
物流企業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借助信息化實現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加快搭建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先進的技術也得到推廣,倉儲保管、運輸配送、裝卸搬運、分揀包裝、自動揀選等專用物流裝備廣泛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
(四)物流業對外開放不斷增多
物流業外商外資全面進入,物流服務領域全面開放。跨國物流企業的進入,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中國物流業的發展。中國物流市場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物流加強合作。我國的物流企業也向國外發展,目前,我國交通、郵政和倉儲業的對外投資超過12億美元,國內物流企業跟隨制造和商貿企業及工程承包“走出去”。我國的物流企業逐步提升自身水平,已具有國際競爭力。
(五)我國已基本形成物流行業的基礎工作體系
標準化工作有序推進,10年來,國家標準委等有關部門已發布了兩個《物流標準專項規劃》,一批重點物流領域國家標準化工作有序推進。我國物流教育的活動不斷發展,目前全國已有417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職業學校和200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開設了物流類專業,在校學生突破100萬人。物流師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工作自2003年11月開展以來,已有30多萬人參加了認證培訓,超過16萬人取得高級物流師、物流師和助理物流師資格證書。
(六)電子商務逐漸改變物流業的運轉方式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由于網絡全球化的特點,物流企業要逐漸實現全球范圍內對整體物流活動的實時掌控。網絡化的物流運作也縮短了物流的時間,提升了物流的效率。同時電子商務進一步促進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推動物流業的信息化進程,使得物流業要向更專業、更快捷的方向轉型,要不斷建立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設施。
二、物流企業財務應對行業變化的措施
(一)物流企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財務從業人員的素質決定了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提升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對于物流企業的財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首先就要從人員招聘做起,嚴格按照企業相關人力資源的規定進行招聘,選擇理論知識根底較深的財務從業人員,同時也要兼顧其從業的經驗。其次,要加強上崗前和員工的培訓,不斷使從業人員能夠適應物流行業的發展和變化,逐漸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各項素質,有利于更好的開展財務工作并能根據行業變化的轉型進行相關的創新和發展。再次,要加強財務從業人員隊伍的穩定性,避免人員的流失和由于人員頻繁更換所導致的工作不穩定和會計信息實證的問題。第四,要為物流企業的財務人員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和有競爭力的薪資水平以及激勵機制,這樣才能夠充分吸引優秀的人才、留住高素質人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物流企業財務的健康發展。
(二)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提升融資能力
物流企業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背景以及物流行業的轉型和發展就要充分做好財務風險的控制,有效果的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首先,企業應當建立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聘請專業人員針對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在工作實踐中嚴格遵守內控制度,并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制度的調整與改進。其次,企業要對全體員工加強內控制度的宣講與培訓,使得員工充分認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積極遵守內控制度。其三,物流企業應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并將內控制度深入展開貫徹與執行。第四,要提升物流企業的融資能力,企業要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尋求適合自身的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要充分了解國家給予物流業的產業政策和優惠的融資條件,不斷通過靈活的多渠道的融資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整體綜合實力的提升。
(三)加快物流企業信息化進程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企業財務也越來越需要通過信息建設來不斷提升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和效率。物流的信息化是指物流企業運營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與查詢等一系列的處理活動,以實現對貨物流動過程的控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動。企業財務也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夠促進物流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能夠促進財務工作效率的提高。財務使用電子銀行進行結算等新興支付的手段,可以不斷提升資金的運轉效率。隨著物流技術的進步,也可以為財務的從業人員提供更好的教育與培訓,有助于科學的激勵手段的建立,有利于財務部門隊伍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加強財務監管
隨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涌現出新的內容與變化,這就使得財務監管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企業為了適應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外部環境,就要從加大財務的監管力度出手。首先,要設置財務監管的相關機構,并為財務監管做好相關的人員培訓和組織工作,充分提升監管人員的工作技能與責任意識,促進財務監管的不斷深入。其次,要在物流企業的內部形成財務監管的良好氛圍,使得全體員工都加入到財務監管的活動中,不斷規范企業的財務監管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和財務控制能力。再次,要進行科學的預算編制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控制。第四,要加強對企業資金的監管與使用,避免因資金閑置和監管不善帶來的不良影響,不斷提高物流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和利用效率。同時對企業資金流的信息及時跟蹤,有效保證資金的安全。
(作者單位:廈門海翼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