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此前,新浪微博已在今年3月底正式更名為微博。CFO出身的新浪CEO曹國偉,又將實現他的資本擴張夢想。
在CFO的職業生涯中,有人就此畫上句號,比如蘋果公司CFO彼得·奧本海默,將于今年9月底退休;也有的像曹國偉一樣,晉升為CEO,實現更大的人生夢想。業內人士預計,會有更多擅長投融資的CFO被晉升為CEO。
CFO升CEO美英比例最高
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英國和美國有五分之一的CEO曾經擔任過CFO,成為比例最高的國家。而在其他歐洲國家和亞洲地區,比例也在5%-10%之間。英國《財務總監》雜志的一項調查表明,在財富100強企業的CEO中,有20%曾擔任過CFO。
有人做過統計,《財富》500強的企業中,大約有1/3的CEO都做過CFO以及類似的角色。可以說,由CFO接任CEO已經成為一種管理趨勢。“目前有1/3的CFO接受過MBA教育,因此,如果單純從管理的專業背景來分析,CFO完全有能力行使CEO的職能。”一位業內人士說,一個優秀的CFO往往還有兩個重要法寶:控制和整合。
CFO的優勢
CEO作為一家公司的主要掌門人,每一次選拔都牽動整個公司員工的心,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的CEO選拔,甚至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一般而言,一家公司選擇什么樣的CEO,與這家公司處在什么樣的關鍵期密不可分。比如微軟公司選擇從事技術的納德拉擔任新的CEO,則是希望公司能夠解決技術創新的難題。也有不少的公司,想要解決成本過高,或者解決融資等問題。面臨這種情形的公司,CFO則是最佳CEO的人選
CFO之所以能夠在特定的時刻力挽狂瀾拯救公司,原因在于他們深諳財務之道、精通現金流、股東權益、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相比之下,生產、銷售等其他背景出身的CEO在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因此當公司亟需轉機、成本或利潤出現問題或公司面臨被收購時,由CFO來擔任CEO通常是能夠勝任的。
公司有公司的生命周期,市場也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在某一特定發展時期,CFO的價值可以得到更大體現。當利潤率下降,公司需要財務紀律約束時,CFO最能勝任CEO一職。尤其是在日用品這類市場,產品優勢不突出,唯有節約成本才能生存并引領市場。
CFO擁有的會計、金融學等專業資格有時候會使他們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能讓他們足以應對任何問題。要真正提升頭腦的敏銳度,實現管理思維的改變就要把之前學的放下,這樣才能升華到更高層次的理解。的確對許多CFO來說,改變行為模式是獲得CEO必要技能的唯一方式。
未來或有更多CEO出自CFO
隨著企業從傳統的產品制造營銷向資本運作方面邁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擅長資本運作的CFO擔任公司的CEO。
改變行為模式猶如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直面自己的弱點,這對人的心理是一種挑戰。但只有經歷這種挑戰,CFO才能獲得晉升更高級管理角色所需的技能。在這一過程中,管理智慧得到的升華,對工作和個人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美國,CFO等高管將通過評估得到的管理水平結果進行公布已經變得非常普遍,這極大地體現了開放性和透明度。同時也向他們的員工傳遞了這樣的信息:高管都這樣做了,他們必須也要做到。這樣就迫使管理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更具開放性和透明度,從而每個人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智慧都得到提升。
某公司的CEO說,在此之前他擔任CFO,在銀行工作了20多年,其中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與會計和投融資有關,“目前,我們公司和整個行業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做過財會和有過成本及風險控制的人員,以后這類人員也將大有提拔和晉升的空間。”
CFO要提升管理智慧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的員工也參與進來成為真正的團體努力而不是個人努力。個人的努力能為CFO提供改變管理模式的框架,但無法影響到管理團隊和公司。如果提高他們的參與度,那么可能帶來的是團隊和公司革命性的改變。這正是CFO努力的方向:革命性改變。一旦做到了,就能真正成為成功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