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蓮

摘 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征收營業稅而存在重復征稅的矛盾,營改增避免了重復征稅,但是由于建筑業行業的特殊性,在稅制改革中存在很多問題。建筑業如何應對營改增值得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業 營改增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c)-0112-02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業不但能為社會創造新價值,為國家增加積累,為全社會和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最終建筑產品,同時建筑業還是工業和其他產業的重要市場,是勞動就業的重要部門,可容納大量的就業人員。我國建筑業實施目前征收營業稅,以建筑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作為計稅基礎,存在著重復征稅的弊端。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可以抵扣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消除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弊端。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建筑業也有一些不利的影響。
1 建筑業“營改增”前后稅率、稅負變化分析
建筑業營業稅的稅率為3%,以建筑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作為計稅基礎,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建筑業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為11%,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
如表1所示,如果某建筑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即其中進項稅額為零時,該企業應該繳納的稅費為營業額的12.1%,而在營業稅稅制下,該企業應該繳納的稅費為營業額的3.3%。
X公司是一家建筑企業,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X公司被認定為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假設某月X公司的收入為10萬元,在營業稅稅制下,X公司應該繳納的營業稅為10×3%=0.3萬元。在增值稅稅制下,如果X企業未取得進項稅額,則其繳納的增值稅為10×11%=1.1萬元。如果X公司取得增值稅的進項稅額0.8萬元,則其中和營業稅稅制下,繳納的稅費相同,當X公司取得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大于0.8萬元時,則其實際稅負會下降。
因此稅制改革以后,如果建筑業不能取得足夠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則實際稅負會有大幅度的上升。
2 建筑業“營改增”存在的問題
2.1 建筑業可抵扣的進項較少
2.1.1 建筑業難以取得可抵扣增值稅發票
與制造企業相比較,建筑施工項目一般工期比較長、流動性大、施工區域廣泛、建筑用材料品種豐富等特點,而且很多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建筑工程中某些環節存在區域壟斷經營的狀況,這些供應商很多是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他們甚至于不能出具合法的票據。目前在建設項目中,普遍存在由建設單位提供材料和動力給建筑企業,并以此抵扣工程款項,但是采購的原始發票歸建設單位。因此會導致建筑企業無法取得有效的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2.1.2 建筑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不及時
我國現行增值稅法規定,憑票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80天。建筑業實務中,由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材料供應商之間互相拖欠貨款的問題,導致貨款的結算期間難以把握,無法及時取得和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
同時,跨地區經營在建筑業普遍存在,許多建筑業務都是由建筑企業的分公司承接或者實施,設備和材料由分公司自行采購,但是我國增值稅法規定,進項稅額只能在法人所在地抵扣,因此企業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和企業法人名稱一致,這也會導致建筑業分公司取得增票不能抵扣。
2.1.3 建筑業勞務成本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在建筑項目的的成本構成中,人工成本占整個工程成本的20%~30%,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就業觀念的改變,建筑人工費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可以預計人工成本還會持續增加。
2.2 營改增“影響了建筑產品的造價
(1)營改增后,使建筑企業投標需考慮的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和繁瑣。例如:營業稅3%在定額中是有反映的,實際是向建設單位收取的,施工企業屬于代收代交,現在必須自行繳納,預算部門必須考慮到,原來預算部門的投標書的編制中的有關原材料、燃料等直接成本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直接根據基礎定額做好預算。營改增后,在編制投標書中很難準確預測有多少成分費能夠取得增值稅進稅額;原按照工程結算收入計算的營業稅不再收取,稅金編制中只能反映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稅等;編制的投標書中的投標總價中的又包含增值稅,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在投標書中怎樣編制等問題,有待進一步考慮。
(2)由于要執行新的國家預算額標準,企業施工成本單價也需要重新修改,企業內部相應的各種預算定額也要相應得進行編制。根據規定,凡在本年成本費用中列支的工資所得、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險費、公積金以及其他各種費用中含有和列支的個人報酬部分,都作為勞動者報酬統計。這樣建筑業人工費占總產值的比重從過去實行百元長治工資含量時的17%,上升到20%~30%,甚至更高。越是大型管理規范的企業,由于各種保險都代員工繳納,人工支出占比就越高,相應的定額就得修改。
3 建筑業應對“營改增”的建議
3.1 增加可抵扣的進項
3.1.1 筑業難以取得可抵扣增值稅發票的建議
對于企業取得的非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建筑材料采購,可以參照向農業也生產者采購農副產品的抵扣方法,以取得的合法采購憑證上注明的價款乘以對應的稅率來計算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由建設單位提供材料和動力給建筑企業,并以此抵扣工程款項,但是采購的原始發票歸建設單位的這種情況,建議這部分工程款項不計算銷項稅額,根據增值稅的抵扣原則,進項也無需抵扣。
3.1.2 建筑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不及時的建議
由于建筑業施工期間長,普遍存在結算不及時的狀況,我國現行增值稅法規定,憑票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該在開具發票之日起180天之內辦理認證,并在次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由于建筑業施工期間長,普遍存在結算不及時的狀況,難以將當期的進項和銷項進行匹配,因此建議其申報抵扣以后的留底不受抵扣時間限制。
3.1.3建筑業勞務成本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建議
按照現行增值稅稅法的規定,對于建筑業的人工費視同提供的建筑施工服務及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的人工費成本部分,作為建筑勞務按照6%計征增值稅,其余部分仍然按照現行的建筑業稅率征稅。而對于設備安裝與包清工的裝飾企業,一般都是由建設單位提供設備與原料,施工單位主要提供安裝勞務,其中人工費的比重也很大,可以用來抵扣的進項較小,若這類勞務按照11%的建筑業稅率征稅,施工企業的成本將會提高,因此按照6%的稅率征收勞務收入的增值稅比較合理。
3.2 建筑企業加強企業的運營管理制度
應對建筑業營改增政策,要求建筑企業要未雨綢繆,積極開展納稅籌劃和納稅實務的培訓,調整其財務管理的制度與方法,完善企業的預算及決算管理體制,使之與增值稅的管理相適應。同時,營改增以后,建筑業的資金鏈必然會受到影響,由于建筑業普遍存在負債運營的模式,因此企業不管選擇何種籌資方式,都不僅僅要走到籌資成本最低,還要降低資金的機會成本,降低對自己的管理成本。
建筑業是國民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健康成長的建筑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現階段如果相關部門不全面考慮,相當一部分建筑企業將受到沖擊。只有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都做好準備,兩者積極應對,一起努力才能保證“營改增”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程瑤,陸新葵.增值稅轉型對經濟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9):11-14,19.
[2] 朱玉彬.建筑業營改增問題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2.
[3] 張帆.淺談我國增值稅擴圍相關問題[J].知識經濟,2012(10):78.
[4] 劉思.中國增值稅制度改革探索與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5] 武亞宇.我國銀行業增值稅制度的選擇[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