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鏗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根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全區人社系統深入開展窗口單位改進作風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為目標,著力在抓教育、轉作風,抓規范、重落實,抓服務、促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深入地推進專項行動開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營建活動氛圍
局領導班子把改進作風專項行動作為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政風行風建設的重要載體,認真貫徹落實人社部發〔2014〕5號和桂人社發〔2014〕34號文精神,及時制訂實施方案,完善組織領導機構,在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面開展窗口單位改進作風專項行動。一是加強宣傳發動。及時把上級文件和實施方案在各級窗口部門中進行傳達學習,明確活動內容、方式和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到上下聯動、層層落實、責任到人。為了相互借鑒做法經驗,推動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局組織本級窗口單位和各縣(市、區)負責人,在蒙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觀摩交流講評活動,確保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各項部署安排得到貫徹落實,確保活動順利推進、取得實效。二是拓展活動載體平臺。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先后組織開展作風紀律主題教育、窗口換位體驗主題日、“政風大家談”節目、政策宣講下基層、服務聯系群眾一公里問題查擺整改以及“走進群眾、改進服務、解決難題”主題實踐活動等,在著力解決“四風”“五化”“五難”“六病”問題同時,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進一步拓展了活動成效。三是注重內在素質提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抓手,深入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窗口單位服務規范、紀律要求和紀律規定,進一步加強干部職工教育管理,通過道德講堂積極宣傳弘揚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勤政廉政、服務群眾的時代精神;通過組織開展向蒙宇翠、李高成同志學習,從干部職工身邊樹立學習標桿,積極弘揚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通過墻報板報、門戶網站等加強宣傳工作力度,宣傳宣揚好作風、好經驗、好做法,持續營造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的良好氛圍,為活動開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抓好體系建設,強化制度約束
把強化制度執行、制度約束作為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作風建設的有效手段,依靠制度來管理和規范各項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制度。結合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窗口單位服務規范、紀律要求和有關紀律規定,我們對已有制度進行了全面清理,重點圍繞科學民主決策、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等11個方面,修訂補充完善33項制度。針對工作弱項,還出臺了窗口崗位改進作風整治工作方案、政策法規宣傳工作方案、績效考評獎勵辦法等工作制度,將執行服務規范、遵守工作紀律的表現和工作業績與評優提拔、績效獎勵掛鉤,為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勤政廉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二是落實服務規范。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各窗口單位把優質服務窗口創建標準以及窗口單位服務規范、紀律要求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認真落實“五制”“四公開”“三亮明”要求,把轉變作風、提升服務貫穿服務的全過程。為了進一步落實工作紀律,我們擬定了“三開”“三關”工作守則(上班過“三開”:打開工作記錄處理群眾訴求事項,啟開OA系統落實上級布置工作,翻開職位責任篩查今天要辦事宜;下班過“三關”:緊關廉政制度籠子防止觸碰紅線,細關文件資料物品避免丟失泄密,閉關電腦空調門窗厲行安全節約)和“四講”“四美”崗位規范(熱情講信息讓求職人員美如兄妹,耐心講政策讓參保人員美如家人,理性講權益讓投訴人員美如親戚,細致講業務讓辦事人員美如朋友),印制到崗位公示牌上,時刻提醒工作人員注意服務規范,遵守工作紀律。蒙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開展“陽光社保活動”,建成業務窗口服務評價系統,進一步把改進服務、提高效率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三是強化監督檢查。認真加強日常內部管理,嚴格工作紀律,定期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著重檢查窗口業務流程是否規范、政策制度是否落實到位、窗口人員是否踐行服務承諾等情況,加強規范落實,強化達標管理,對由于工作不到位而產生的群眾投訴問題,嚴格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并及時采取改進措施。2014年以來,對遵守工作紀律較差的2名窗口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了勸其辭職的處理。在2014年市紀委組織的政風行風專項檢查中,梧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沒有一起因違紀受通報的情況。
三、堅持開門納諫,深入查找問題
在改進作風專項行動中,我們始終堅持開門搞活動,認真深入基層、轉換視角、調整焦距,廣泛深入聽取各方意見建議。一是認真自查自糾。各窗口單位圍繞落實服務規范、嚴格紀律要求、規范服務用語等三項主要任務,對照制度規范、標準要求,均認真組織開展了自查自糾,從強管理、找不足、重規范、抓落實等方面下功夫,立行立改,有效推動窗口單位工作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同時,我們在蒙山縣召開“改進政風行風、服務人民群眾”政風行風建設現場觀摩交流,學習借鑒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窗口——蒙山縣社會保險事業局在窗口建設、政風行風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在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廣推開,推動提高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整體水平。二是面對面征求意見。我們通過組織窗口服務人員到企業進行換位體驗、召開服務對象座談會與群眾代表進行現場交流、參加《政風行風大家談》節目上線現場評議、建立重點企業服務隊對企業發展進行跟蹤幫扶,以及領導干部帶頭深入企業、基層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面對面地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三是多種途徑收集意見。通過發放征求意見函、零距離網絡問政、群眾來信來訪、轉辦交辦事項等渠道,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進行認真梳理,以不同角度審視自身工作,找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改進作風、優化服務的著力點。活動開展以來,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組織開展集中征求意見建議活動5次,走訪基層窗口、重點企業62次,發放回收征求意見函300份,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26條,為針對性地抓好整改明確了方向。
四、注重服務提升,著力為民務實
以深入開展改進作風專項行動為契機,外加動力,內加壓力,提升服務能力水平。一是抓整改促提升。針對查找出的問題,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圍繞作風轉變、服務改進、工作推進等重點內容,制定整改方案,作出整改承諾,限期整改落實,并主動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切實把群眾關心關注的事、想辦難辦的事弄清楚、解決好。目前,群眾反映的26項問題和建議已得到解決。比如針對群眾反映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政策了解、熟悉不夠的問題,除了繼續采取以往的平面媒體宣傳、深入企業現場宣傳等方式,梧州市社保局及時開通了公眾微博、微信,方便群眾查閱;還針對不同受眾,制作了“蝦哥歷險記”廣播劇,在電臺和企業職工食堂播放,在娛樂中宣傳政策;與電視臺合作,讓參保人員現身說保,制作專題片在黃金時段播出;與教育系統中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促參保、自覺參保解后代憂”活動,通過小學生寫給家長一封信,宣傳“參保就是多養了一個仔,這個仔一定為你養老”的理念。二是抓基礎促提升。各窗口單位根據優質服務窗口創建標準,在抓好服務規范落實的同時,積極推進“窗口受理、全程代理、限時辦結”的一條龍經辦模式,將服務窗口的服務內容、工作職責、辦事指南、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等公開上墻,并結合實際設置飲水機和休息座椅等便民設施。同時,在三城區及各縣(市)加快推動就業、社保、勞動監察“兩網化”等基層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城區、鄉鎮辦理和社區服務模式,方便群眾就地就近辦理各項業務。蒙山縣、長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托平臺做實勞動力實名登記工作,及時幫扶就業。三是抓轉變促提升。加快服務觀念轉變,推動服務工作前移,主動靠前服務。市社保局長期組織人員深入社區、企業、鄉村開展社保擴面、退休人員身份認證工作,并簡化失業金發放程序,減少參保人員奔波,市就業服務中心及時根據企業用工信息,依托推開的農民工實名登記工作,開通招工信息短信、網絡平臺,搭建起求職人員與招聘企業直接電話、短信、網上招聘橋梁。監察支隊在做實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基礎上,著力完善工資追欠源頭治理機制。人才市場積極借鑒“桂林經驗”,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延伸到高校。仲裁院堅持調解優先,將案件調查放到現場,將結果反饋到企業;技能鑒定中心簡化審批程序,強化技能等級在社會中的可信度。考管辦也改革公務員考錄程序,體現公正、公平。上下形成了“寧愿自己辛苦,也要便利群眾”的自覺意識,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實現了“下沉”和“前移”,為群眾提供的服務日趨方便、快捷、高效。多支服務企業小分隊、黨員志愿服務者隊伍活躍在企業、社區、鄉鎮,在政策釋疑、業務指導、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在深入基層服務企業、群眾中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展現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良好積極的形象。
五、強化社會監督,推動作風轉變
把加強社會監督作為推動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積極構建多元化的社會監督機制。一是加強政務公開。2014年以來,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門戶網站和梧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公開政府信息154條,重點對行政審批涉及事項以及群眾關心關注問題進行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加強效能監控。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已按要求進入市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理,嚴格按有關規程做好行政審批及政務服務,并認真接受電子效能監察,確保每項審批事項合法、規范、準確、符合時限,避免了任意審批、違法審批和“吃拿卡要”等現象的發生。2014年以來,共受理行政審批及政務服務事項11917件,辦結11443件,服務評價率為98.05%,評價滿意率為99.99%,均沒有出現超時辦結、違法辦理的現象,沒有被當事人和上級部門投訴通報的情況。三是拓寬監督渠道。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聘任政風行風監督員、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和意見箱、加強“12333”電話咨詢服務值班和業務培訓工作,以及受理網絡問政群眾反映問題等形式,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筑牢全方位、立體式監督體系。2014年以來,通過網絡問政渠道受理群眾情況反映217條,通過政府網受理工作問政46條,均實現100%受理,100%答復,拓寬了群眾知情渠道,增強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公信力。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梧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作風建設進一步改進提高,干部職工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各項工作順利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至目前,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各項目標任務進展良好。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抓作風建設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從自身素質、業務水平、工作紀律、服務質量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梧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作風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作者系中共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