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雯(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以《狂野非洲》為例揭示紀錄片電影“偽宣傳”陷阱
雷雯
(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2014年11月7日《狂野非洲》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其導演與編劇皆具盛名,影片亦享有多項美譽。但在隆重的市場宣傳背后,影片的敘事、制作水準卻背道而馳,該片放映三周的票房甚至不及某些上座率慘淡的故事片。紀錄片電影較故事片而言,觀眾親睞度往往不高,所以為了在電影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偽宣傳”、夸大宣傳則變得順理成章。本文以《狂野非洲》為例,揭示紀錄片商業(yè)“偽宣傳”陷阱,同時提出改變窘境的策略。
《狂野非洲》;紀錄片電影;“偽宣傳”;上映檔期;敘事
法國 3D紀錄片《狂野非洲》(以下簡稱《狂》)于2014年11月7日登陸中國各大院線,該片僅為一部進口紀錄片,但它登上中國大熒幕前隆重的造勢與不盡人意的票房落差足以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偽宣傳”現(xiàn)象使它提供了一個便利的批評“尺度”。將《狂》拆解來看,種種所謂的賣點并非極其出彩,也未必不能被效仿。
(一)難副盛名的導演。《狂》片在中國的先行預告片、時光網、電影海報上分別宣傳稱:“《狂》享有“歐洲觀眾零差評”、“史上第一部3D紀錄片”、“法國最昂貴紀錄片”的美譽。導演本·斯塔森從1997年起就開始著手研究IMAX和3D技術,被稱為比利時的‘卡梅隆’”。實際上本·斯塔森原本是一名專注動畫的比利時導演,17年間他本人獲得過兩次電影獎的提名,分別是第23屆(2010)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薩米大冒險(2010)、第22屆(2009)-觀眾獎-月球大冒險(2008)。一位目前為止95%的作品均是動畫片的導演搖身一變,執(zhí)導一部題材中規(guī)中矩的動物紀錄片,想必導演定如宣傳所說,在視效上下足功夫,令觀眾嘆服。但實際上難以發(fā)覺如一些媒體報道中所提到的伸出熒幕的象鼻和踏出熒幕的獅子。可見《狂野非洲》的導演造勢恐怕不盡真實。
(二)缺乏分寸感的編劇。相比之下,或許更值得提到的是《狂》的編劇正是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的編劇之一米歇爾·費斯勒,他曾憑借《帝》片獲得第78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獎項。但也很可惜的是,編劇的名聲實在蓋過了《狂》片應有的震撼,最起碼他未在“狂野”二字上下足功夫,編劇誠意明顯不夠。
紀錄片同故事片一樣,理應創(chuàng)造豐滿的故事。《狂》片試圖呈現(xiàn)整個非洲動物世界的群像和動物保護問題,但實則成了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編劇為向觀眾展現(xiàn)情節(jié)思路,直接省力地在片中數(shù)次的展開一張非洲局部地圖,如同導游一般,引領觀眾“游園”。編劇不僅弄巧成拙地為觀眾打造出一扇安全的心理預期防護窗,也低估了觀眾的審美趣味。“正如法國電視紀錄片宣言提出的觀念:紀錄片的根本是好奇,挖掘,相遇,像鏡子一樣呈獻給觀眾一種真實的體驗。”如全片的內容都被一開始的解說毫無分寸地全盤托出,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喪失掉好奇感,如何自覺地享受揣測帶來的快感?
“一部影片的拍攝費用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做‘線上開支’(above-the-line coat or expense),主要包括編導演及制片的工資,第二類叫做‘線下開支’(belowthe-line-cost or expense),包括租用攝影棚、置景、服裝以及幕后工人的費用。簡言之,線上的錢花在藝術上,線下的錢花在技術上。”對《狂》而言,主要探討線下開支的狀況,在中國地區(qū)的宣傳中被譽為“法國最昂貴紀錄片”之盛名,上述已分析了導演與編劇的身份,即便是將砝碼多放一些在編劇身上,以期打造“最昂貴”的法產紀錄片,也不能成為犧牲技術含金量的理由。
《狂》中的畫面主要以航拍、跟拍、固定視角呈現(xiàn),也適當?shù)厥褂玫揭挂晹z像機進行取景。大量的長鏡頭與快進處理方式也是灌注全篇的拍攝技法,以期完整地展現(xiàn)非洲沙漠、雨林、峽谷、草原和海岸五種地形上野生動物的生存境況。然上述手法與構思在許多國家的紀錄片中均有體現(xiàn),甚至做得更為精湛,例如與之同名的BBC系列紀錄片《野性非洲》,只不過在播出樣態(tài)上,作為電視紀錄片分集播放。該系列片與電影《狂》的題材、內容并無二致,但前者擁有嚴謹夯實的劇情與步法穩(wěn)重的拍攝技術,以及完備的故事邏輯性,而上述特性在《狂》中很難挖掘到。然而花在熱氣球上的功夫換來的是千篇一律的重復視角,使得無意之中呈現(xiàn)出諸多未經節(jié)選的相似畫面,引發(fā)觀眾視覺疲勞。由此來辨別本·斯塔森的大制作、大手筆的宣傳攻略的真?zhèn)危愫苋菀椎贸龃鸢浮?/p>
(一)與大片、名導演片相撞。2014年11月7日《狂》上映,趕在它之前不久上映的影片有5部,《超體》(10.24)、《移動迷宮》(10.28)、《忍者神龜:變種時代》(10.31)、《一個人的武林》(10.31)、《全城通緝》(11.6)。另外,在童年動畫的美好記憶下,《忍者神龜》真人版贏得中國80、90后的寵愛便沒有任何困難之處。而在《狂》上映后的幾天內,我們試圖從11月10日、11日、12日三天的全國排片總量來看,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狂》片并未受到國內院線的親睞,取而代之的是好萊塢電影《星際穿越》在影院中站穩(wěn)腳跟。《狂》終究還是敵不過名導與大片效應對觀眾的影響。
(二)與國內“光棍節(jié)”電影相撞。通過截取11月11日(“光棍節(jié)”)的地域分布排片柱狀圖可以看出占據(jù)我國城市院線份額最多的依然是上述兩種影片。與該節(jié)日相仿的情人節(jié)當天上映的某些影片同樣是無一例外的應景,此類商業(yè)肥皂片其主要目的必然是發(fā)節(jié)日財,因此《狂》趕在11月7日首映,極其容易與《單身男女2》發(fā)生沖突。票房更加說明問題,《單身男女2》在首周收入562萬票房,而《狂》在首周收入540萬。《單》的上映顯然將票房分流。
(三)與眾人期待的大片相克。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星際穿越》于11月12日在中國上映,之前的《蝙蝠俠》系列和《盜夢空間》早已收買眾多觀眾的心,12日《星》的首映顯然萬眾矚目,截至11月23日,《星》的中國票房約為4.67億元人民幣。《狂》在宣傳上本身就不占明顯的優(yōu)勢,再遭遇大片強勢來襲的風潮,更是抵擋不住被冷場的凄涼。
盡管對紀錄電影而言,影業(yè)狀況如此嚴峻,但并非沒有辦法使得紀錄電影贏得市場的認可。《狂》載著一部分觀眾的期待,登上院線。制作動物紀錄電影本是值得鼓勵的事,繼《帝企鵝日記》之后,該類紀錄電影受到業(yè)界的重視,顯然能在市場中站領一席之地。可惜的是,《狂》不論是營銷,還是制作,甚至檔期的安排,都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和精密的策劃以期獲得類似《帝企鵝日記》一般口耳相傳的美譽。紀錄電影理應是有血有肉的電影藝術的化身,它不僅可以像故事片一樣有情節(jié),更是鼓勵植入人性的主題。“學術界一直在探討紀錄片是否應該有故事性的成分存在,持反對意見的人擔心這樣會破壞紀錄片的真實客觀本質,但事實上,紀錄電影走進院線,走進觀眾的視野,需要記錄電影有可看的,好看的情節(jié)。在不違反紀錄電影真實性原則的前提下,好的故事性結構能為影片帶來更好的敘事效果。”縱觀那些在中國票房榜上稱王的電影,絕大部分是好萊塢電影,盡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紀錄片不可與故事片相提并論,但在現(xiàn)今這樣一個文化交融的語境下,不妨剖析一下那些優(yōu)秀的好萊塢故事片是如何抓住觀眾眼球的,從而反思紀錄片電影的宣傳、制作、排片等一系列問題。紀錄電影創(chuàng)作者尤其不能局限于固有的敘事方式、生產技術、表現(xiàn)手法,應該開拓自己的眼界,進而增強主題的多樣性,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從而拍出真正優(yōu)質的紀錄電影。
[1]張同道,胡智鋒.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周黎明.好萊塢啟示錄(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J952
A
1007-0125(2015)01-0093-02
雷雯(1990-),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二),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專業(yè)電影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