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蓮 夏俊杰 王 昆 鄧 劍 陳雅雯 盧祖洵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湖北武漢 430030 2.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 廣東深圳 518020 3.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 廣東深圳 518103
?
·醫學教育·
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自評效果與滿意度調查分析
孫惠蓮1*夏俊杰2王 昆2鄧 劍3陳雅雯1盧祖洵1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湖北武漢 430030 2.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 廣東深圳 518020 3.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 廣東深圳 518103
目的:評價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為下階段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方法:自行設計問卷,對參加培訓學員進行調查。結果:回收問卷870份(有效回收率86.8%)。學員對培訓基地條件滿意比例超過50%,但總體滿意度不高,為33.3%。市內培訓基地的培訓條件、管理水平與市外基地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市外學員的自評培訓效果優于市內培訓基地。結論:市內培訓基地建設仍需加強,基地管理、考核、培訓內容安排、學員待遇等方面還有待完善。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滿意度; 效果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院畢業生由學生身份轉變為醫師身份的過渡階段,是培養醫師的必經環節,是畢業后醫學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保證醫師的專業水平和臨床醫療質量。[1]通過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方面,可以豐富住院醫師的專業知識、提高臨床操作技能、增強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還能提高醫師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其科研能力,使其具備及時掌握國內外先進醫療服務理念與技術的能力,從而加快學科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為居民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解決國內“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效策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經過多年發展,在西方歐美國家以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已實現制度化與法制化。[2]2013年末,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為做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央財政將自2014年起提供專項資金支持,資金補助標準為3萬/人/年。目前,國內主要城市已積極開展試點工作,積累了有益經驗,但地區之間制度差異較大。[3]
深圳市于2010年試點新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并于2012年1月頒布了《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為全面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提供了清晰的政策依據與制度保障。同時,作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早期試點城市之一,在保障機制、培訓模式等方面勇于創新,形成具有地區特色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培訓模式上,深圳市勇于創新,與國內多所重點醫學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將招錄的大部分學員委托至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進行培訓,僅將小部分學員分配在深圳市內培訓基地進行培訓。此種培訓模式在國內尚屬首例。截至2013年底,共招錄規范化培訓學員1 002名。本研究通過對深圳市參加培訓的住院醫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實施過程,并對其效果進行評價,發現問題,為今后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出建議,同時為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完善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以2010—2012年深圳市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市內外學員為調查對象。
1.2 問卷設計
課題組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及咨詢相關領域專家意見的基礎之上,自行設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學員的基本信息、培訓制度的認知情況、培訓工作滿意度以及培訓效果等方面問題。
1.3 調查方法
確定調查對象后,課題組同所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負責人取得聯系,將問卷通過負責人轉發給基地所有的住院醫師填寫。調查采用匿名填寫方式,以保證問卷填寫信息的真實性。2周后由培訓負責人統一收回。課題組成員負責對問卷的錄入、整理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Epidata、SPSS 20.0 等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整理、統計分析。對于培訓效果與滿意度資料采用統計描述與χ2檢驗,取α=0.05為檢驗水準,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對調查表中的漏項或不合理的數據進行剔除,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結果中某些項目可能出現填寫總數與調查對象總數不一致的情況。
問卷分析過程中,將選擇“非常滿意(明顯改善)”或“滿意(較大改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作為該項目的滿意度(培訓效果顯著)。選擇其他選項則認為滿意度(培訓效果)不甚理想。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 002份,回收有效問卷870份,有效回收率為86.8%。調查對象以女性居多(56.9%),年齡集中在26~30歲(70.8%),學員畢業于國家重點醫學院校的比例為36.3%,學歷以本科為主(58.9%),595人在市外基地進行培訓(68.9%)(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2.2 學員對規范化培訓制度的認知、態度和行為
66.8%的學員對國家和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比較了解;52.5%的學員認為有必要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影響學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積極性的因素主要有福利待遇(81.3%),激勵機制(68.5%),職稱晉升(27.6%),考核負擔(27.4%)和執業醫師注冊條件(21.6%)。
2.3 培訓過程
2.3.1 培訓管理
46.3%的學員對規范化培訓的整體組織管理表示滿意,認為所在基地培訓組織體系健全且管理較為規范,其中市外培訓基地學員的滿意度(50.2%)高于市內培訓基地學員(38.3%),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45.8%的學員認為培訓基地能夠按照培訓計劃,嚴格實施科室之間輪轉,對輪轉過程中的控制與管理表示滿意(市外44.8%,市內49.1%)。
2.3.2 培訓條件
80.6%的學員表示所在培訓基地病種豐富,基本達到培訓大綱的要求(市外81.8%,市內77.8%);67.7%的學員認為基地提供的手術操作機會能滿足培訓方案要求(市外68.2%,市內67.2%)。51.9%的學員表示基地臨床設備可及性較好(市外53.9%,市內49.7%,P=0.18);58.6%的市外基地培訓學員認為基地師資帶教經驗豐富,市內培訓學員比例為42.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市外培訓基地的教學質量要高于市內培訓基地,學員的滿意度分別為56.5%和4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3 培訓內容
85.9%的學員表示基地有制定教學計劃,并能夠遵照教學計劃進行培訓;培養方式以臨床查房為主(78.5%),其次是病例討論(35.3%),與學員自感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一致;80%以上的受訓學員表示培訓基地開展各類學術活動。
2.3.4 考核制度
各培訓基地自行組織學員進行考核。41.7%的市外培訓學員認為考核制度較為合理,高于市內學員滿意度(36.0%)。
2.4 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
本研究從培訓基地提供的臨床操作機會、帶教師資的帶教經驗、基地教學質量等11個層面的滿意度來綜合反映培訓學員的滿意度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學員對基地提供的臨床操作機會、帶教師資的帶教經驗及教學質量滿意度較高,滿意度均在50%以上;在培訓考核、培訓方式、帶教師資的重視程度方面,學員滿意度較低,低于40%;培訓期間的待遇水平則是學員滿意度最低的一項,僅為13.7%。
為控制學員畢業院校與學歷層次對滿意度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分層卡方檢驗(Mantel-Haenszel)來對比分析市內外學員的滿意度是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市外學員對培訓整體滿意度高于市內培訓學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體現在帶教師資的帶教經驗、教學質量、培訓組織管理、課程設置和考核制度方面。且市外學員對培訓的整體安排滿意度高于市內培訓學員(P<0.05)(表2)。
2.5 培訓效果自我評價
整體而言,經過培訓,學員自感在臨床綜合素質(63.0%)、醫患溝通能力(62.5%)、臨床實踐技能(61.7%)三方面收獲較大;而科研能力(11.4%)、專業外語水平(15.6%)提高的效果不太顯著。662名學員(76.6%)認為自己可以達到國家衛計委頒布的培訓目標。

表2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滿意度
經分層卡方檢驗分析,控制學員畢業院校以及學歷因素后,市內外培訓基地的學員在臨床綜合素質、臨床實踐技能、臨床思維能力、理論知識水平、專業外語水平、業務綜合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培訓效果存在差異(P<0.05),在市外培訓基地參加培訓的學員的培訓效果要優于市內培訓的學員(表3)。
不同學歷在臨床能力自我評價方面也有所差別。其中,本科學歷學員較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來說,在臨床綜合素質、醫患溝通能力、臨床實踐操作與思維能力等方面收獲較大;而高學歷學員在專業外語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收獲比本科生要大。市外培訓學員的這種趨勢更為明顯(表4)。

表3 市內外學員臨床能力自我評價

表4 不同學歷臨床能力自我評價
2.6 培訓存在的問題
針對培訓內容,22.9%的學員認為缺少需求分析以及專業針對性;19.2%的學員反映臨床理論知識之間缺少有效的銜接和系統性;17.8%的學員表示學科分類不科學,重點不突出,缺乏實用性;56.8%學員認為課程設置不太合理,難以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
3.1 學員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認知不足,培訓缺乏動力
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年齡多集中22~30歲之間,正面臨著來自生活、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只有對培訓制度、政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夠調動起學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督促學員自覺認真對待培訓工作。[4]而調查結果顯示,學員對制度、政策的理解程度不夠客觀、全面,未能清晰的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因此對于為期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可能抱有一定的抵觸心理,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同時,調查顯示培訓期間的福利待遇以及培訓經歷對未來職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是影響學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住院醫師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待遇位于全國前列。
3.2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落實環節還有待強化,市內培訓基地建設仍需加強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直接參與培訓管理、執行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內容的關鍵環節,培訓基地的管理水平與培訓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培訓的質量。[5-6]調查顯示學員對培訓總體安排滿意度較低,學員對于培訓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課程設置、考核安排等方面滿意度較低,這種現象提示盡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已制定配套政策文件,但基地落實、執行力度不足。其中市內培訓基地與市外國家重點醫學院校附屬臨床醫院的培訓基地相比,在培訓管理、培訓硬件條件、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對培訓的重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這些因素均導致市內外培訓效果存在差異。
3.3 臨床培訓項目效果較為突出,非臨床培訓項目培訓邊緣化
經過培訓,學員的理論知識水平、臨床操作能力以及醫患溝通能力等均有較大提升,然而,由于傳統因素影響造成的對非臨床培訓項目的忽視,加之學員在培訓過程中臨床任務較重,難以在非臨床項目上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因此,科研能力與專業外語水平等非臨床培訓項目效果不明顯。
3.4 培訓方案缺乏針對性,難以體現不同層次學員對培訓的需求
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具有特殊性,市外培訓基地各自為政,不同培訓基地之間具有不同的培訓方案。同時,基地制定的培訓方案未按照學員實際情況加以區別,未能做到因人施教,導致具有臨床實踐經驗的高學歷培訓學員在培訓過程中收獲甚微。此外,學員反映培訓內容的專業針對性有待加強,培訓內容重點模糊,與臨床實際工作內容存在脫節。
3.5 局限與不足
本研究由于時間限制,研究方法局限于橫斷面研究,未能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效果進行隨訪跟蹤,以獲得更加具體、全面的信息。在今后的評價中應采用客觀的評價方法,以期全方位的掌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施對深圳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
4.1 加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宣傳和保障力度,提高學員對該制度的認同和參與度
應加大培訓制度宣傳力度,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成為醫師團體乃至全社會公認的培訓制度;完善培訓的薪酬制度,保證學員生活無后顧之憂;同時在培訓過程中,將福利待遇水平與學員表現掛鉤,給予優秀學員以物質和精神獎勵,提高學員培訓的積極性;出臺相關政策,使培訓成為住院醫師職業發展道路上的有益環節。
4.2 加強市內培訓基地建設,縮小與國家重點醫學院校培訓基地之間的差距
對于市內培訓基地與國家重點醫學院校附屬教學醫院之間的差距要有清晰的認識。以市外培訓基地的硬件設施與軟件條件為參考,加強市內培訓基地的建設,盡快縮小與其之間的差距,保證市內外培訓基地學員的培訓質量一致。此外,應強化市內基地的政策文件的落實與執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市內基地學員的培訓效果。
4.3 強化非臨床培訓項目的重視程度
作為一個合格的住院醫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臨床操作技能,還應該及時更新和了解新知識、技術和手段,不斷完善自我。[7]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外文文獻閱讀能力與科研寫作與教學能力對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醫師業務水平提高和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樣是住院醫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在今后的培訓中,各培訓基地的管理部門及帶教師資應對非臨床培訓項目的培訓予以重視,促使住院醫師的全面發展。
4.4 針對不同學歷層次學員,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
針對不同學歷層次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應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避免“一刀切”式的培訓方案。各基地可在學員參加培訓之前,利用客觀化的臨床實踐能力測評方法,對學員的臨床操作能力、理論層次進行科學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學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同時,培訓內容應緊緊圍繞臨床實踐應用,契合臨床需求,確保培訓內容能切實強化學員今后在臨床工作中能力。
綜上所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政策的制定到最終的落實工作離不開多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培訓過程中加強管理、調動學員的主動性、保證學員的薪酬待遇以及培訓內容的臨床針對性對于確保培訓的質量至關重要。
[1] 李涓. 住院醫師培訓標準化探析[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07, 27(4): 112-113.
[2] 金大鵬, 建立專科醫師制度的實踐和探索[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6, 22(10): 649-651.
[3] 王平, 唐薇, 沈進. 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素分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7(10): 80-82.
[4] 唐檬, 陳英耀, 劉文彬, 等. 住院醫師對規范化培訓制度的認知態度調查[J]. 中國醫院管理, 2012, 32(11): 55-57.
[5] 章雄, 倪衛杰, 賈那爾, 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住院/專科醫師培訓現狀調查[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30(8): 977-981.
[6] 王星月, 莫春梅, 石應康, 等. 畢業后醫學教育階段住院醫師對帶教師資需求的調查[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06, 6(5): 329-334.
[7] 王錦倩, 劉雁飛, 祁國明. 我國專科醫師培養與準入的現狀, 問題與對策 [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04, 4(2): 116-121.
(編輯 趙曉娟)
Satisfaction and self-assessment effect of clinical resident standard training in Shenzhen city
SUNHui-lian1,XIAJun-jie2,WANGKun2,DENGJian3,CHENYa-wen1,LUZu-xun1
1.SchoolofPublicHealth,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Hubei430030,China2.ShenzhenMedicalAdvancedEducationCenter,ShenzhenGuangdong518020,China3.ShenzhenBaoanFuYongPeople’sHospital,ShenzhenGuangdong518103,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in Shenzhen according to carrying on the appraisal to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training work.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resident trainees. Results: We had collected 870 questionnaires with 86.8% effectively received rate. The resident trainee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base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is more than 50%. Whil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is 33.3%. Compared with the outside training base, the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level is poor and lower in local training bas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program is better in outside training group than local group. Conclusions: Basement management, assessment, training schedule and trainees’ payment need to be improv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 Satisfaction; Effect
孫惠蓮,女(1989年—),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因素與健康。E-mail:hl_sun_health@163.com
盧祖洵。E-mail:zuxunlu@yahoo.com
R197
A
10.3969/j.issn.1674-2982.2015.06.012
2015-03-09
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