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軍
安詳最后一面
2015年1月4日下午三點,北京協和醫院ICU重癥病房搶救室,當醫生示意何老情況暫時平穩可以進入探望的時候,我深吸一口氣,小心地走進病房。病床上,何老安詳地躺著,半閉著雙眼,雖然嘴上罩著呼吸機,身體上插著各種儀器的連線,但病床上的何老一如平常那樣從容安詳,就像睡著了似的。
靠近前,俯下身在何老耳畔低語:“老爺子,老爺子,我來了。”不敢大聲喊,怕驚醒了何老,更怕自己想起這是最后一次機會守在何老身邊而情緒失控。自顧自跟病床上的何老輕聲念念叨叨,幻想著奇跡能夠發生,何老能夠睜開眼,摘下呼吸機,能夠像過去一樣頑皮的擠擠眼睛,笑著說點什么,隨便說點什么都行,哪怕是因為我在剛剛過去新年的幾天休假偷懶批評兩句。
醫生說老人家已經失去意識,但是明明我看到何老干干的眼角剛剛還涌出了一滴淚,明明醫療監視儀器上血壓和脈搏的指標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明明護士正在醫生的指導下不斷添加藥劑,怎么就斷定病床上那個受到億萬國人愛戴的何老生命已經回天無術了呢?
第一次見到“大領導”
第一次見到何振梁先生是在1991年國際象棋女子個人世界冠軍挑戰賽,何老作為賽事主辦方代表接見參賽雙方代表團。如果我沒有記錯,在此之前自己從來見到過比國家體委副主任更大的官兒,也從來沒有參加過類似的領導接見活動。二十出頭的我剛剛在世界大賽中嶄露頭角,沒有任何參加正規國際交往活動的經驗,平時自己總是一身運動服打扮,甚至連一身合體的正裝還不曾置辦呢。
所有的緊張和擔心在聽到何老熱情的開場白那一刻都消失了,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何老談笑風生的向外賓介紹中國體育的發展和北京城市的變化,贊美外賓所在國家的體育成績進步。讓我驚訝的是,何老稱贊我取得了項目的突破,讓我放下所有包袱輕裝上陣繼續努力。可以想像,為了這次接見活動,何老一定是提前做好準備功課的,不然他怎么會對大家的情況如此了解,對項目發展情況如此耳熟能詳呢。這樣的交流方式讓人忘記是領導接見,這樣一位“帥呆了”的主人營造的其樂融融的氣氛,讓人忘記一場激烈的對抗賽即將上演。
拜師求學
這之后的很多年,又有很多次機會與何老進行過或遠或近的接觸,特別是中國兩次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何老的卓越才識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更是給我們這些年輕一代的中國體育人樹立了高山仰止的榜樣。
2007年,我結束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學習,但不甘心就此失去繼續求學機會,就萌生了拜何先生為師的念頭。在我們年輕一代體育人心中,何老就是中國體育界的一個傳奇人物。想成為他老人家的弟子,不求何老按照高校學院派的路數指導自己寫論文,只希望自己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觸他,哪怕跟他老人家聊聊天,聽他老人家講講故事,談談經驗,做個點評,都會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其實,何老能不能答應接收我自己心里一點把握都沒有,2008北京奧運舉辦在即,擔任著中國奧委會主席和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等眾多頭銜的何老比誰都忙,哪里還有時間帶學生?不過,像何老這樣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導師天底下難找,自己當然要盡最大努力實現成為何老門下弟子的愿望。
終于,找到了當面向何老拜師的機會,看著我渴望的眼神和早已準備好的博士后進站表格,何老爽朗地笑了,“我喜歡你這股子認真勁兒,知道你一直很努力,以后要更加努力。導師一欄的字我同意簽,不過話要提前說好,我可不會像其他導師那樣帶學生啊!”倆人隨即開心大笑,那一刻的默契,讓我覺得何老已經帶了自己很多年,不然他怎么會對學生的脾氣秉性了如指掌……
回憶點滴碎碎念
何老對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身體鍛煉特別重視,為了支持全民健身工作的推廣普及,2011年12月30日還在病床上為我校牽頭出版的《全民健身體育運動叢書》題詞。那一天,何老一邊寫一邊嘟囔因為自己手顫所以字沒有以前好看了,還特意叮囑我要在出版前好好修一修,盡量把字排得工整漂亮些。看著病床上何老安詳的面孔,多希望時光能夠倒流,哪怕只回到何老大部分時間已經不得不住院治療的時候也行,那時的何老仍是一貫的精神矍鑠,病魔也無法改變那個我們晚輩心中最帥氣、最有學問、最樂觀的老爺子。
淚眼模糊,點滴故事像一幅幅畫面映在眼前。忘不了老爺子給我講體育外交重大事件中平常人不知曉的插曲,忘不了自己工作學習小有進步收獲時吹牛得意后被何老“教訓”,忘不了何老家中隨處可見的英文、法文雜志,忘不了眾人為何老過八十壽辰的歡笑,忘不了與何老如影隨形一輩子的梁阿姨笑著跟我們年輕人“討伐”老爺子如何不聽話,忘不了老爺子即便是身在醫院病房也總是玩笑話不斷,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每次都要送客到門口,讓我們帶著放心和滿足的心情離開……
溫暖的氣場
最幸福的莫過于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后的一段日子,何老的日程安排總算有了一些規律可循。雖然那時何老已經要定期去醫院做透析治療,但總體來說身體狀況還算穩定。每隔一段時間自己便跑到何老家中“上課”,在看似閑聊的對話中我這個幸福的學生暢快淋漓地吸取著養分。
喜歡何老家到處是各種文字的報刊雜志書籍的客廳,視線所及的地方幾乎都能找到印刷品堆得像大大小小的柴火垛子,被窗外飄進的陽光罩上一層金邊,透出了一種暖暖的、只有家才有的味道。
喜歡將自己整個人舒服地藏在何老家松軟的沙發里,話題天南海北。聽不夠先生講中國體育外交發展史、人生經驗,談年輕人博覽群書的重要性,最喜歡聽先生回憶他自己是怎樣從一名工科畢業生“陰差陽錯”開始體育人生……被國人銘記于心津津樂道的兩次申奧經歷,何老反而很少主動講起,每每我問及時,何老給我強調更多的則是社會責任和使命。輪到自己說話時,我會向先生匯報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情況、收獲和困惑,往往經過何老寥寥數語的點撥,自己心里就一下子變得敞亮了不少。談論過往的一些人與事,何老給我傳遞最多的一種人生態度就是豁達和感恩,與何老接觸的時候,總能感受到他身上帶著暖暖愛意和無限包容的強大氣場,令人不由自主地去信任他、親近他。
喜歡看何老如孩子一般明亮的眼睛,在他睿智目光的注視下,一切都顯得格外真實。總是感嘆在何老身旁的時間過得特別快,以弟子的身份近距離聆聽大師的教誨,真是自己的福氣。說來有趣,談話時何老還會時不時提問,讓我給他講講青少年培養方面的信息,再談談“棋”中的門道,然后嘆一句:“你看,我跟你也能學到很多東西,養孩子和棋方面的學問你就比我知道得多。”何老這樣做,不知是因為他老人家童心未泯對什么都好奇,還是為了給我一點表現機會,讓我增強自信心。
不是結束的結束語
時間定格在2015年1月4日,夜幕剛剛降臨時刻,電視網絡的新聞消息鋪天蓋地播報了何老逝去的噩耗。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整個人還是難以接受何老已經駕鶴西去的殘酷現實。
擦干淚,因為何老一生最愛光明和微笑。相信天堂里因為多了何老這樣一位儒雅博學睿智的老人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