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為立(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中學 050000)
作文教學應厚積薄發
全為立(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中學050000)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從契訶夫等大家的身體力行創作出鴻篇巨著'到《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及“要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無不昭示著一個道理:有了深厚的積累'文思才如泉涌般流淌在筆尖'譜寫出令人神往的佳作。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從“厚積”入手'讓學生腹有詩書'筆下生輝。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點石成金”之術。
厚積薄發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積累摘抄好詞、佳句、優美片段'以增加語言的儲備。培根說得好:“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而積累的最好途徑就是閱讀'閱讀既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又可以豐富知識'開闊視野。而多讀、熟讀、廣記'這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辦法。因此'首先'我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本這一資源'讓學生把課本中的好詞、佳句、優美片段'隨著課文的學習熟讀成誦'并摘抄到積累本上。例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讓學生背誦摘抄“雪地捕鳥”一段;學習《土地的誓言》一文'讓學生背誦摘抄第2段“春、秋景物”描寫一段等等。其次'還可以把描寫同一類的片段放在一起'讓學生摘抄背誦積累'如同是描寫舞蹈的'《安塞腰鼓》中的民族舞蹈豪放、火烈'《觀舞記》中印度舞蹈靈動、美妙。此外'還從課外找一些描寫舞蹈的語段'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理解記憶。再次'課本中不少優秀詩篇、名言警句'以及成語等'在閱讀欣賞之后'也要求學生反復吟誦'達到熟練背誦。
當然'只局限于課本還遠遠不夠'我還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讀物'名家名篇等'盡量做到廣泛閱讀'大量積累。
“胸藏文墨虛若骨'腹有詩書氣自華”'經過以上的積累'學生薈萃了人類智慧的讀'吸取了生命成長所需的營養'為寫做足了準備工作。
厚積薄發的第二步'就是訓練學生把大量的積累向外輸出。葉圣陶指出:舊式考試可以養成誦記廣博的“活書櫥”'可是不能養成善于運用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汲取的遷移、輸出'使積累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成果。如學習了《安塞腰鼓》'讓學生對其中精彩的語段背誦摘抄之后'結合過春節、參加運動會的體驗'進行仿寫。其中有學生這樣仿寫:
“那鞭炮一放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噼里啪啦,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夜空立即變得亢奮了,使人覺得這不再是凝重的深夜,而是隕石撞擊地球的壯闊。那被炸開的鞭炮碎屑,如流星在夜空劃過,如火龍在展示著自己的威力,使人不敢靠近。
在那一刻,熱血涌到我身體各處,每一個細胞都振奮了,心靈也隨著鞭炮聲狂烈地跳動,辭舊迎新的欣喜在血管里蔓延燃燒。看看奶奶,她的臉和禮花一樣燦爛;瞧瞧媽媽,她的笑聲隨著鞭炮飄出窗外,整個世界都彌漫著新春的喜悅。”
還有學生這樣寫道:
“觀眾席上猛然爆出一聲聲整齊而又火烈的聲音:‘加油!’這聲音隨著運動員的腳步愈加響亮。這聲音隨著運動員的喘息愈加震撼。這聲音隨著運動員的聲音愈加鏗鏘。它們此起彼伏,它們接連不斷,它們沖擊著操場的四壁。那高高的白楊樹也被這世間最強勁的沖擊力擊得左右搖晃。
‘加油!’這平凡的兩個字,讓選手的心臟劇烈跳動,讓選手的腳步愈發矯健。‘加油’這平凡的兩個字,讓觀眾與選手的心緊緊地融合在一起,融合在空氣里,奏出世間最磅礴的鳴奏曲。”
可見學生有了前面的積累'加上遷移及實踐'可達到“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入翁張”的境界。
厚積薄發的第三步'就是指導學生寫一篇完整的作文。剛開始要先給學生一些范文。如寫有關“父親”的文章'在寫作前可先讓學生讀課本中朱自清的《背影》'尤其注意父親爬過月臺為“我”買橘子的慈愛;讓學生讀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尤其注意文中“我”賴床不上學'父親打“我”的嚴愛;還可以讓學生讀李森祥的《臺階》'尤其注意父親造臺階的不甘人后、堅忍不拔的精神。讀之后'豐富了學生的材料'拓展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明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寫父親。我還要求學生回家“訪問”自己的爸爸'進一步了解爸爸'占有第一手材料'使學生的作文更豐富多彩。
有學生就這樣去寫'題目是《爸爸的青春哪去了》'通過寫爸爸為了家'工作中辛苦'家庭中承擔責任等事'表現“我長大了'爸爸卻衰老了”一主題。題目新穎'選材角度也獨特'又切合2014春晚流行的歌曲《時間都去哪了》。這樣避免了寫“父親”就只寫爸爸對“我”的愛這一俗套。這只是我教學中的一例'像這樣的教學'在作文教學初'是要常用的'因為有了教師的引領'學生拓展了思路'作文才能異彩紛呈。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學生如果勤于積累'勤于練習'定能情文并茂'字字珠璣。
(責編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