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海燕(河北省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066000)
巧妙導入,讓小學數學教學更精彩
全海燕(河北省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066000)
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穎而巧妙的導入如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與思維聚攏起來'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與活躍的思維狀態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實現新課改所倡導的趣味教學'才能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樣'學生既可以學到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也可以真正享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導入方法淺談如下。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游戲'將游戲引入教學'寓學于玩'寓教于樂'這樣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天性'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從而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系列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學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主動參與'進而達到輕松而快樂的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目的。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帶領學生一起來做游戲'并事先與學生一起來制作數字卡片'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學甚至是更大的數字都有。然后'我告訴學生這場游戲中教師一個人一組'讓全體學生一組'來展開競爭。學生聽后都認為他們肯定能贏。但是隨著游戲的開始'教師總是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準確的判斷'而學生呢'數字較小還可以快速地判斷'但是當遇到比較大的數字時就會顯得很吃力'而且準確率還很低。隨著游戲的結束'學生的探究熱情反而更強烈'他們紛紛追問我取勝的秘訣。此時'我順勢導入新知的學習'告訴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就可以掌握一種簡單的判斷方法。學生自然學習熱情高漲'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到教學中來'展開一系列主動的認知活動。這樣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的而被動的'而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參與基礎之上的快樂探究'自然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具有很強的視聽效果'不再是單一的語言輸入'整個教學不再枯燥機械而呆板'而是以畫面、圖片、音頻與視頻等來傳遞教學信息'尤其對于數學學科來說'更是具有重要意義。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枯燥性'在學生的眼中數學無非就是數字、公式與計算'枯燥無味'學生很容易心生厭倦。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圖文聲像等形式來傳遞教學信息'為學生創造圖文并茂、聲形兼備、亦靜亦動的直觀而動態的情境'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化靜止為動態的特點。學生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全是新鮮而有趣的'所帶給學生的是多種感官的全方位刺激'這樣更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如在“梯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直觀而動態地呈現梯形實物'并通過旋轉等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讓學生來找出這個實物的共同點。此時'教師可再引導學生思考:“前面所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有底有高'那么梯形有底與高嗎?”通過這樣的動態呈現'更能將學生帶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進而引導學生展開主動的探究活動。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數學學科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成功的數學學習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用于解決現實問題。可見'生活與數學關系之密切。小學數學新課改理念非常重視數學學科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明確提出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可以說'生活是數學的根'脫離生活的數學學習勢必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在導入階段'教師也要尊重數學的學科優勢'通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來引入新知的學習'這樣更能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來拉近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真實性'進而激起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在學習“正負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進行天氣預報的播報與記錄'播報時很容易出現零上多少度'零下多少度'可是如何來記錄呢?全部用文字雖然可以記錄'但是不便于查閱'有沒有一種更為簡單的記錄方法呢?由此來引入負數'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同時也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更加利于學生的理解與運用。
故事是小學生所喜愛的重要活動形式'以生動的故事導入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使學生在聽故事中來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當然所選用的故事要短小精悍'要有針對性'不要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這樣不僅會浪費時間'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兒童的視角來審視教材'看待生活'要以學生所熟悉而感興趣的內容'以生動的語言、飽滿的激情來為學生描繪生動而有趣的情境'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對新知強烈的探究欲望。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喜愛動畫片的特點來創編趣味故事'以學生所喜愛的卡通人物來分西瓜:三分之一'六分之二'四分之一'八分之二'究竟哪個分得最多。這樣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問題'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具體的教學內容'實現學生快樂而主動的學習。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任何新知的獲取都是建立在對舊知的運用之上。現行小學數學教材更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基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是運用舊知來學習新知的漸進過程。而學生的學習也正是遵循了這一規律。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通過復習舊知來引入新知'這樣既可以避免直接教學的突兀性'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來復習整數加減混合運算'并將二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算理一樣。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中掌握比較與分析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
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除了以上幾種導入方法'還有操作導入'懸念導入'詩詞導入等。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來選取不同的導入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出發點'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具體教學內容的學習熱情'進而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與探究來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與成長。
(責編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