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賢(內蒙古赤峰市直屬機關幼兒園024000)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岳明賢(內蒙古赤峰市直屬機關幼兒園024000)
幼兒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之才,所以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需要時刻關注。此外,幼兒的心理健康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并可能伴隨他們一生。所以在關注兒童身體健康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本文探究了幼兒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幼兒心理疾病的方法,以幫助解決幼兒心理疾病。
學齡前兒童心理問題原因對策
大部分家長平時會比較關注自己孩子的吃穿病痛'但基本上都不會去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變化。而學齡前兒童(主要分析對象在3-6歲)處于心理成長的波動期'因此在這段時期內極易被外界因素誘導而出現各種心理疾病'以下簡單介紹三類幼兒主要心理疾病缺陷。
(一)幼兒多動癥
幼兒多動癥學名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心理疾病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注意力下降'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易沖動以及活動過量過度'嚴重的時會導致明顯的學習能力下降、適應能力降低'從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習。
(二)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是社交障礙的一種類型'因導致的后果嚴重所以單獨列舉。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基本表現是在碰到問題或是有某種不滿時'便會胡亂地對看到的一切進行攻擊、破壞'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在這種狀態下極易引起幼兒之間的爭執以及傷害'是一種使自己和旁人的身體或心靈受到損傷的行為。
(三)社會退縮行為
社會退縮行為是幼兒在接觸一個新的環境或陌生人時'會出現焦慮和回避的狀態'嚴重的會出現恐懼心理。社會退縮行為若放任不管便會發展成為自閉癥。一般臨床表現為:不喜參加集體活動、獨來獨往、易害羞且易生氣。
(一)遺傳和自身健康原因
根據權威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幼兒心理疾病的產生是與遺傳方面息息相關的。如果幼兒在身體上有某種明顯疾病或殘疾'便會讓幼兒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擔心他人會笑話自己或是排斥自己'從而讓幼兒產生恐懼感和焦慮感。這時幼兒就會出現自卑心理'不知道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和交往'完全無法正常與他人交流'最終產生心理問題。
(二)家庭對幼兒的影響
幼兒自出生伊始'便生活在這個家庭之中'整個家庭的家庭結構、家長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都會對幼兒成長造成影響。現在的家長太過于關注孩子知識的教育'其余的一切包辦'導致孩子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會讓幼兒變得沒有獨立人格意識'變得懶惰'對他人產生高度依賴'只要生活環境出現變化便讓幼兒手足無措'從而誘發心理疾病的產生。所以'家庭因素對幼兒早期心理健康的培育至關重大。
(三)教育機構教育方式方法錯誤
幼兒園是幼兒第一次比較正規地踏入的集體生活環境'在這里將對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起決定性作用。在幼兒園'有的教師缺乏愛心'甚至對幼兒漠視。從如今頻頻爆出幼兒園教師打罵甚至虐待幼兒的事件來看'教師的素質尤其重要。同時'不平等、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氣氛會讓幼兒壓抑、焦慮、膽怯'逐漸侵蝕幼兒正常的心理健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用威脅、保證、收買和諷刺等不當方式的話'也將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幼兒心理問題的產生。
(四)社會負面信息的影響
現代社會'知識信息爆炸式發展'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既豐富又便捷'幼兒也深受影響。電視和電腦是幼兒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在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休閑娛樂的同時'一些負面信息也同時傳遞給了他們。例如'一些露骨的言情戲、暴力的動畫片、不雅的臺詞等等'充斥著幼兒幼小的心靈。而這個階段的幼兒身心稚嫩、是非辨別不清'非常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從而成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道路上的不利因素。
(一)積極開展游戲干預
采用游戲干預法是現在比較有效的能預防幼兒負面心理的方法。根據不同幼兒的具體情況'教師應有目的地開展群體互動游戲'讓整個班級和睦融洽'逐漸改善幼兒心理問題。在游戲干預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性地去引導幼兒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慢慢地讓幼兒放松自己'并逐漸融入到環境中。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環境
家庭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影響巨大'因此要想消除幼兒的心理問題'就要積極改善家庭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改善和營造家庭環境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改善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溫馨和睦的家庭能讓幼兒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二是家庭教育方法要得當'既不能苛刻'也不能寵溺'要掌握好度。同時'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政府的大力發展'也需要每個家庭、每個人的積極配合'健康的社會環境才能減少負面信息對幼兒身心健康的影響。
(三)采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幼兒園教學中'園方和教師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職責和義務'采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為幼兒搭建良好的心理環境'幫助幼兒互相之間成為朋友。教師要做好榜樣'讓幼兒學會尊重他人。教師還應積極組織活動'讓幼兒懂得合作'掌握交往技能。幼兒園應加強對教師的要求'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提高幼兒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業務水平。
未來是孩子們的未來'兒時的健康關系著長大后的生命健康質量'下一代的健康提升也關系著全人類生命質量的提升。因此'家長和幼兒教育機構對此必須要高度重視'擔起自己相應的職責'讓幼兒的童年健康度過。
[1]夏瑩,張聽月.幼兒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2]曾萍,孫曉榮.幼兒教師工作壓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2009.
[3]周智彥.幼兒教師的“外在”標準及對幼兒的影響[A].管理與服務——北京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研究論文集,2003.
[4]南昌市保育院課題組.影響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西卷),2010.
(責編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