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領謀發展,心系社區保健康——奉賢區南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介紹
美麗的東海之濱、杭州灣畔有這樣一家醫療機構,關愛患者、情系群眾、服務社區,與居民攜手共圓健康夢,被當地百姓譽為“我伲的社區醫院”,它就是——奉賢區南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
中心位于奉賢中心城區,服務區域57 km2,轄有36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設有3個執業點,總建筑面積4 250 m2;設有預防保健科、全科醫療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配備了GE S8彩色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儀、數字式X線機(DR機)等醫療設備,年門診量40余萬人次。中心在編在崗員工191人,其中衛技人員154人,中、高級職稱66人,擁有16支全科團隊,承擔著南橋鎮15萬居民“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綜合服務。
多年來,中心圍繞“?;荆瑥娀鶎?,建機制”的醫改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服務功能,轉變服務模式,深化服務內涵,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社區居民滿意度保持在98%以上,連續10年無一起醫療糾紛事故,歷年來在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中心曾先后獲得上海市勞動模范集體、上海市優秀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十佳愛心助老特色基地、上海市中醫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榮譽。
1.1強化質控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中心以“醫院管理年”、“醫療質量萬里行”為抓手,定期開展“三基三嚴”技能培訓、考核,安排醫務人員進修學習;建立健全質控管理機制,每月開展質控巡查及評析;嚴格落實獎懲機制等多措并舉,持續提升醫務人員的醫療業務能力。
1.2推進家庭醫生制服務,深化服務內涵
自家庭醫生制工作啟動以來,中心力求將家庭醫生制服務做實、做細,召集街道辦事處、居委及居民代表召開推進家庭醫生制工作座談會,安排居民實地考察中心,增進了解;在所有居委會張榜家庭醫生公示牌,發放家庭醫生聯系卡;開設、開通家庭醫生工作室和服務熱線,對簽約居民實行預約門診,引導簽約居民在社區就診,建立綠色轉診通道,同時為符合條件的人群開展免費健康體檢。目前,轄區內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26 120戶,共43 010人,結合簽約工作已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56 542份,動態更新42 804份。中心通過下社區、進家庭,做好社區勞模、離休干部、優撫、殘疾人、特需特困及80歲以上老人重點人群的結對工作,每月提供基本醫療保健服務;通過舉辦市健康大講堂等的健康講座,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知識水平;強化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確保各項指標全面達標;積極開展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60歲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種和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等工作。

南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貌
1.3創新工作模式,凸顯服務成效
南橋鎮地處中心城區,服務區域廣,服務量大。中心所轄社區中需要訪視的孕產婦對象多、分布散,傳統的產后訪視工作模式影響了訪視率和及時率,中心及時轉變觀念,調整工作模式,增加婦幼保健專職人員至3人,積極探索實行屬地化產后訪視工作模式,建立由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等組成的30人訪視隊伍。經統一培訓合格后,按訪視人員家庭居住地,就近定點設定訪視區域,劃片、分區、定人,做到轄區內產后訪視全覆蓋,訪視結束后予以電話隨訪質控和滿意度測評,年終評優獎勵。該模式實行以來,產后訪視率由創建時的86.5%提高到99.4%,訪視及時率、滿意率均提高到100%。相關經驗在市社區衛生服務創新論壇上予以交流推廣。

新中心外景效果圖
1.4發揮中醫優勢,鞏固示范效應
中心以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為契機,通過招用全科規范培訓中醫醫師等措施加大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強科研課題申報和中醫信息軟件建設,不斷提高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效果,有效促進中醫藥服務與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的整合,轄區內重點人群體質辨識率、中醫藥健康指導入檔率均達80%以上。
中心作為上海市兒童中醫健康管理協作組組長單位,承擔“上海市0∽6歲兒童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制定”的市級項目并試點先行,0∽3歲兒童中醫調養率達50%以上,0∽6歲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入檔率為80%以上。
1.5改善硬件設施,優化診療環境
中心加大投入,購置并更新大件醫療儀器設備20余件,改善南中路、貝港、正陽3處門診部基礎設施和診療環境,調整科室布局,設置了古色古香的中醫堂,增加了電子叫號系統。硬件設施的改善使中心功能區域分布和服務流程更為合理、優化,為患者營造了整潔、舒適、優美、人性化的診療環境。
1.6搭建成長平臺,加強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醫療質量的關鍵。中心積極招聘引進全科規范培訓醫師等專業人員,鼓勵職工參加學歷教育、全科醫學論壇等繼續教育,組織開展技能操作大練兵。通過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外出培訓、進修、首席醫師門診帶教等方式,多聚道、全方位培養中、青年骨干,完善老專家帶路,中青年骨干緊跟,全員追隨的梯隊式“人才鏈”建設,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3年來,先后培養輸送11名優秀干部到各單位擔任領導崗位。
2012年,中心全科醫師代表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參加“上海市家庭醫生實踐操作技能比賽”獲團體二等獎,個人操作比賽獲第一名、明星獎。在2013年區衛生技能大比武中,中醫藥技能比武獲團體第一,全科醫生代表參加市級比賽獲團體第四名。3名全科醫師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培養計劃,1名榮獲上海市全科醫師基層卓越獎,1名獲上海市社區健康教育講師技能比賽特等獎,B超室姚巧蘭獲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十佳醫技人員稱號等,中心醫務人員的獲獎和榮譽層出不窮。
1.7注重學科引領,提升內涵品質
為加強學科建設,注重培養醫務人員的科研意識,中心加大科研經費、職稱晉升、學術交流和考察學習等方面的投入,健全完善科研管理激勵措施,積極組織醫務人員申報科研課題和特色項目。3年內立項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課題1項、區科委課題5項;2014年撰寫醫學論文15篇,核心期刊發表3篇,另有3篇在“第六屆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與創新論壇”進行了交流,其中1篇獲三等獎。
1.8鞏固網底建設,提高管理成效
中心施行以“六個統一”管理模式為基礎,以績效考核為抓手,以規范執業行為提升公共衛生服務為重點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大鄉村醫生定向培養和農村團隊建設,充分發揮家庭醫生職責,切實承擔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大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全面實行奉賢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時結報,試點開通南渡、江海村衛生室醫保聯網結算,努力構筑農民家門口的溫馨衛生服務網絡。
今后,中心將在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區衛生系統“十三五”規劃精神,開拓進取,不斷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秉承“服務為本、臻于至善”的理念,不斷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品質,同時發揮好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帶頭作用,切實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優質、便捷的衛生服務,真正做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