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一新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030053)
熱力發電是現代電力生產方式之一,其利用燃燒產出熱能后轉變為電能,保持地區供電運輸作業的穩定性。發電機組是熱力發電的核心設備,其能耗系數不僅關系著電廠運營收益,也影響著地區實際供配電效率。為了避免能耗過高帶來的不利影響,可根據實際情況對發電機組實施節能改造,創建更加優越的燃煤發電生產環境。節能改造不是盲目地調整機組運行結構,而是要根據發電廠現有的生產條件,建設符合廠內發電要求的節能控制平臺。
燃煤發電改造帶動著工業生產活動,使發電設備相關制造行業獲得了顯著發展,這與發電行業配套設施的進步有著密切關聯。燃煤發電機組(圖1)是電力生產的核心設備,其工作原理如下:將煤燃燒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電廠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及其輔助裝置等)轉換成電能。

圖1 燃煤機組結構
燃煤發電在國內已發展較長時間,也是電力生產最基本的模式。作為電力行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燃煤發電長期以來為國內用戶提供了大量電能,保證了區域用電資源的可持續分配。發電機組是電廠建設與改造的重點對象,堅持機組結構與控制方式先進化改造,將成為燃煤發電機組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從“節能、綠色、高效”等方面考慮,應綜合提升燃煤發電機組的可操控性,降低燃煤機組運行階段的能耗。因此,電廠要增加節能技術項目投資,將先進工藝設備用于機組能耗控制與調整,實現燃煤發電產業的綠色化、節能化。
發電機組是發電廠的核心設備,既影響著電能生產效率,同時也對發電廠運營收益水平產生決定性作用。燃煤發電機是電力生產常用設備,以燃燒原理為基礎產出能量作為發電來源,維持了區域用電生產一體化建設進程。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發電機組運行期間出現的能耗過高現象,導致了機組發電效能達不到預定水平,進而阻礙了發電廠日常發電作業狀態,不利于區域用電的最優化運行。下面結合實踐分析燃煤發電機組能耗過高的原因。
燃煤發電機組是利用熱能發電的生產設備,其內外結構性能對機組能耗有著直接影響,也是阻礙電力生產流程的一大因素。當前,國內燃煤發電機組主要由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若其中某個部分出現故障則會影響發電生產效率。例如,燃燒系統、汽水系統負責產生高溫高壓蒸汽;電氣系統實現由熱能、機械能到電能的轉變;控制系統保證各系統安全、合理、經濟運行。燃煤發電示意圖如圖2所示,燃燒不足會減少蒸汽量,鍋爐燃燒不充分會影響發電機運轉效率,電氣系統故障會影響熱能與機械能的轉換效率,這些都會提高機組的能耗系數。

圖2 燃煤發電示意圖
除了發電機組設備外,發電廠日常生產與管理方式也會影響機組能耗,這是不可忽略的主觀原因。首先,值班人員對發電機組的操控技能不足,實際操控缺乏專業知識為指導,導致機組運行階段故障率偏高,阻礙了燃煤熱能的產出量;其次,電站對機組設備缺少嚴格的管理措施,不注重機組維修維護、組件磨損、零件老化等問題,同樣對機組能耗有直接影響。此外,設備更新、在線監控、故障防護等對機組能耗系數均有明顯的影響。
現代電力行業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節能降耗成為行業運營的先進思想,用其指導電力生產模式改革具有多方面意義,可全面提升電力行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解決燃煤發電機組能耗超標問題,企業要注重發電機組節能改造控制,以先進科技為支撐優化設備性能,共同創建現代化燃煤發電生產平臺。筆者認為,發電機組節能改造措施包括優化管理、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在線監測等多項內容,需技術人員按照電廠實際運行情況提出改造措施。
具體如下:
新時代節能思想廣泛應用于發電行業,燃煤機組改造需堅持集約化原則,合理應用節能技術,控制廠內的能耗量。發電廠擬定機組運行管理方案,可最大限度抑制各種能耗問題,維持機組處于相對高效的運行狀態。一般來說,燃煤發電機組管理包括:開展專項監督工作,如合理安排發電機組開機組合、選擇高質原煤作為燃料(表1)等,同時優化燃煤機組發電運行方式,科學提高燃煤機組發電負荷率;合理確定系統旋轉備用容量,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促進節能減排和優化調度,實現資源優化利用。應用節能技術對發電廠燃煤發電機組運行進行優化管理,可明顯降低電能消耗,構建節能化發電生產模式。

表1 煤料使用標準
燃煤發電作為一種傳統的發電方式也有其弊端和不足之處,如煤炭直接燃燒排放的SO2、NOx等酸性氣體不斷增長,使得我國的酸雨量增加,粉塵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不斷改進燃煤發電生產方案,利用各種技術提高發電效率,減輕各種因素產生的能耗問題。例如,對煙塵采用脫硫除塵處理或改燒天然氣,汽輪機改用空氣冷卻。燃煤發電是現代電力生產的主要形式,燃煤發電機組結構設計關系著作業效率。節能改造是發電工程規劃改造的第一步,融入節能降耗思想對燃煤發電機組結構進行改良,可大大降低機組生產能耗,實現節能發電。
重點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環保改造,燃煤發電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未達標排放的要加快實施環保設施改造升級,確保滿足最低技術出力以上全負荷、全時段穩定達標排放要求。發電廠可定期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是否符合標準,及時調整燃煤機組內外結構狀態,對機組做好充分的結構改造計劃,適應熱力發電控制要求。節能理念貫穿于燃煤發電機組升級的全過程,可從工藝上改良發電機的配套設備,提高固有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如采用無功補償裝置、節能型配電變壓器等。
在線監控系統是發電廠主要監測裝置,它能對燃煤發電機組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及時發現機組存在的異常。工業計算機是監控系統的主控設備,計算機程序可定向收集機組數據,然后借助數字模型分析機組運行動態,從而提前做好節能降耗控制工作。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化,煤電公司應增加技術項目投資,既考慮到燃煤發電生產需要,同時遵循電廠運行監測操作標準,安裝高精度監測設備,以便及時掌控燃煤機組工作狀態。例如,遠程遙控是發電廠內區域監控的常用技術,由遠程網絡、攝像頭等構成定向監控平臺,24h傳遞機組工作數據,為值班人員監控分析提供真實依據。
發電機組是電氣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電廠負責電能生產的主要設備,對其實施改造可體現出節能技術的應用優勢。隨著國內用電需求持續增加,燃煤發電機組在普及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機組能耗系數偏大造成的各種生產問題,阻礙了發電廠生產計劃的有序實施,影響了企業最終的運營收益。分析發電機組能耗問題,應從主客觀條件展開研究,總結符合燃煤機組運行實況的影響因素,為機組節能控制提供科學依據,這樣才能建立更適應時代需求的燃煤發電模式。
[1]孟國慶,李東風.2 300MW燃煤發電機組水力除渣PLC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自動化與儀表,2011(6):9~11
[2]張明文,譚忠富,于超.燃煤發電機組之間節能置換及效益分配優化模型[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08~111
[3]楊勇平,杜小澤,李季.大型燃煤發電機組過程節能的基礎研究進展[J].中國基礎科學,2013(3):27~28
[4]楊志平,王寧玲,楊勇平.大型燃煤發電機組能耗時空分布特性[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51~52
[5]楊志平,楊勇平.1 000MW 燃煤機組能耗及其分布[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