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 青
(銅陵有色天馬山礦業公司,安徽 銅陵244000)
在冶煉過程中,FW余熱鍋爐爐體后的煙道及末端對流區域在水套壁及管束上都會吸附粉塵,若粉塵達到一定量就會直接影響煙氣冷卻效果,從而嚴重阻礙下道工序的生產。為此,工藝設計過程中在容易結塵的區域安裝了一種擊打裝置。這種裝置的原理,是通過電機減速箱及傳動鏈條帶動機體上的錘頭達到一定高度而自由落下,擊打爐壁上樁頭、產生振動,從而起到除塵效果。
金昌冶煉廠動力車間FW余熱爐現有90臺振打裝置。其工作時,受環境粉塵及酸性氣體影響,傳動部位侵蝕嚴重,且有些部位環境溫度很高,直接影響電機運行。振打裝置數量多,且分散于余熱鍋爐各個部位,位置分散會造成各裝置所處環境各不相同,而數量眾多則可能導致各種問題頻發,加之裝置結構復雜,于是造成管理、維修難度大,維修費用高。該車間針對振打裝置使用中發生的各種故障情況,上下齊攻關,對裝置采取了許多因地制宜的整改舉措,解決了諸多難題,并在設備管理、維修方面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節能效果顯著。
FW余熱爐振打減速箱為密閉式潤滑結構,無加油孔。由于FW爐現場屬高溫環境,振打減速箱內潤滑機油容易被烤干,從而造成設備因缺油而損壞,平均每個月就有1~2臺振打減速箱因該原因損壞。
采取的措施:用電鉆在減速箱上開一直徑為8mm的小孔,利用該孔定期給減速箱加油,加油后用螺栓封堵。
實施后效果:(1)較好地對振打減速箱進行了潤滑,降低了減速箱的故障率,提高了振打完好率,減少了煙道結焦。(2)減速箱平均每臺價格4 000元左右,則年平均可節約7.2萬元左右。
該車間振打裝置受工作環境影響,電機、減速機極易發生故障,從而使振打裝置失效。
采取的措施:車間技術人員對振打驅動形式進行改造,利用氣動裝置替代原有的電機減速箱來提升振打錘頭,提升動力采用單頭進氣,由于提升速度較緩,故使用周期較長,所需氣源壓力只需2.5kg左右,活塞行程120mm,缸徑80mm,能耗很低。其控制部分既可單臺動作,又可多臺聯動,原理是通過PIC,由使用方任意設定電磁閥的開閉時間,從而決定振打頻率。氣動振打除塵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氣動振打裝置結構圖
如圖1所示,錘頭17的提升是由汽缸10中的活塞桿14上的鋼絲繩20(?8)帶動軸18上的飛輪9,其提升高度由調節螺母11決定。
實施后效果:改造后的幾臺新振打設備安裝在FW余熱爐對流區高溫環境中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設備因驅動裝置損壞而引發的故障大大減少,效果顯著。設備運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降低了維修率,值得進一步推廣。
動力車間FW余熱爐振打裝置數量眾多,加之工作環境惡劣,故每年報廢的數量也很多。如果直接將報廢的振打裝置丟棄,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采取的措施:車間維修人員從報廢的振打裝置上拆解出的完好零部件(鏈條、鏈輪、張緊機構、調節螺栓等)作為備件更換到損壞的振打裝置上,并對損壞的拔叉機構進行修復,焊接脫落的錘頭,修復主軸(采取堆焊再加工的方式)、軸瓦等。實施后效果:據統計,年修復振打約160臺次,裝置重新投入使用后運轉正常,實現修舊利廢效益160萬元。
FW余熱爐原先由于振打裝置除灰效果不理想,煙道積灰嚴重,豎直煙道頂部極易黏結難以清除的爐垢,對流區管束經常形成嚴密的灰墻,堵塞煙道,惡化傳熱,中斷奧爐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采取的措施:
(1)如圖2所示,在上升煙道和下降煙道結合部增設6臺振打裝置,頂棚(區域A)4臺,斜坡(區域B)兩臺。

圖2 增設振打裝置部位
(2)提高易積灰部位振打裝置的捶打力度。
(3)提高振打運行頻率,易積灰部位設置為連續運行。
(4)加強巡檢,對故障振打設備及時修復,實行運修合一機制。
實施后效果:
(1)避免了煙道堵塞時大量SO2等有害煙氣外排,同時也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
(2)提高了設備完好率,保障了FW余熱鍋爐的安全運行。
(3)提高了崗位職工的綜合素質。
(4)因FW余熱鍋爐結焦導致奧爐停產時間平均為5h,按奧爐處理能力100t/h、精礦含銅23%、精礦含水8%、系統直收率90%計算,年挽回粗銅產量約1 142t。例如粗銅利潤按500元/t計算,年挽回粗銅利潤損失57.1萬元。
總之,上述對振打裝置的系列整改節能效果顯著,有效減少了FW爐結焦次數,挽回了粗銅產量,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并且節省了維修材料和資金,做到了人力、物力雙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