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強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750411)
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各類大中型電力工程不斷增多,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以“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為特征,在此背景下,電網建設對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大力發展信息管理技術,提升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水平。
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行業,電力生產的發、輸、配、供各個環節與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隨著我國電能需求的逐年增加,大中型電力工程不斷上馬。與其他行業相比,電力工程項目具有工程量大、資金投入多、技術含量高、建設難度大、工藝流程新等特殊性。
電力工程項目具有規模效益,一項電力工程項目不僅投資額巨大,且工程占用資源多。如2014年10月份開始的寧東—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途經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六省(區),線路全長1 720km,施工工期預計為兩年,整項工程需要跨越多處險峻地形,使用的橫擔、絕緣子、鐵塔均為特制,耗資巨大。
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涉及多個環節,以35kV及以下變電所及線路工程為例,中低壓電網建設往往深入城鄉,電網結構復雜、線路支路多、電力設備復雜、施工困難,需要協調拆遷、基建、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具有點多、面廣、管理復雜的特性,工程進行過程中需要協調的問題相對較多,對發展信息化技術的需求強烈。
電力行業具有資金與技術密集的特性,2009年,我國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智能電網的發展理念極大地推動了技術變革,帶動了電網新技術的發展。例如,在35kV及以下變電所及線路工程中,由于涉及環節多、地理位置分散、業務流程復雜、對信息流動的需求高,目前國內很多軟件企業都致力于開發電力行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也有技術已經有了在工程中成功應用的案例。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意為管理信息系統,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先進方法,來對電力工程建設中產生的信息進行采集、分析、輸出的過程,是信息技術、電網管理、系統工程的總和,伴隨國家電力公司信息網的建設,MIS也獲得了逐步應用。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SG186工程”規劃,我國將建成“縱向貫通、橫向集成”的一體化企業級信息集成平臺,以實現電網間的業務集成和信息共享,電力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即為其重點內容。電力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包括計算機及其網絡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數據管理機構和其維護人員4個部分,如圖1所示。

圖1 電力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構成圖
目前,MIS在辦公自動化、業務數據處理、信息共享等方面應用較多,其在電力系統內部的應用,極大地加強了電力工程項目的資源集約化管理,提高了項目管理效率,推動了項目管理向著精細化和自動化方面發展。
目前,MIS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可以總結為:依托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先進平臺,通過相關的信息系統數據接口進行信息集成,將工程建設的進度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投資管理、物資管理、檔案管理等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并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實時調取,從而消除傳統電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孤島”現象,實現工程的科學決策。
近年來,我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積極推動中低壓電網的升級和改造,電力工程項目的綜合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電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對于電力工程項目來說,工程綜合管理涉及項目的各個環節,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工程進行過程中的生產計劃、作業管理、施工管理等,進行材料、圖紙、人力、設備等重要資源的綜合管理,實現對工程的人、財、物等情況的準確把握和管控,電力工程實際實施過程中的各類信息能夠通過系統實時上送,幫助工程管理人員進行決策。
在實際工程施工中,由于電力建設項目往往地理位置跨越較大,在不同的施工地或辦公點、不同的部門可能都需要調閱相同的投資和合同等文件,通過MIS將電力工程建設中需要的相關合同、卷宗、檔案等進行規范整理,并實現信息共享。通過不同的用戶權限來進行查閱、下載、修改、發布等的管理,實現投資和合同管理的整潔、有序、高效。
35kV及以下電力工程的施工中,小型變電站、開閉所和線路工程較多,中低壓電網存在設備老化嚴重、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安全意識淡薄等情況,工程安全重于泰山,電力工程施工中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亡。通過工程安全管理系統,在項目開工前,系統會提示作業人員相關的風險點和預控措施,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實行安全臺賬跟蹤和記錄,分類統計和錄入違章現象,確保“事前有預防、事中有控制”,將安全管理融入到電力工程中。
質量是電力工程的生命線,傳統的電力工程管理中,由于信息技術的缺乏,大多通過人力進行質量監督,難免存在疏漏和盲點。信息管理系統借助先進快捷的信息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工作計劃,包括質量驗收、質量控制、質量監督等,并在每個環節開始前,及時提醒相關責任人,要求管理人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錄入相關質量管理信息,項目完成后進行經驗總結,并完善相關質量管理系統,為此后的工程提供經驗,從而實現全過程的動態質量管理。
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受到資源、環境、人力、政策等各方面的影響,難免存在拖期或延誤等情況,因此,工程的進度管理應該涵蓋決策、設計、招標、施工、竣工階段等整個過程,并將工程進度與其他環節緊密銜接起來。
目前,電力工程多采取多級進度計劃管理,例如,四級計劃管理包括:里程碑計劃(工程階段性重要控制節點)、工程一級進度計劃(工程總體控制性進度計劃)、工程二級進度計劃(單位工程和重要分部/分項工程進度計劃)、二級以下進度計劃(詳細設計、施工、調試進度計劃)。合理的進度管理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集約化管理,推動項目進度計劃完成,將人力難以抗拒的進度延誤損失降到最低。
隨著未來智能電網建設的全面鋪開,我國電網將向著高電壓、大容量、交直流混聯的方向發展,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環節更多,并將產生海量的信息和數據,對工程管理的自動化水平要求更高。信息管理系統在電力工程中還將有著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應該積極研究,推動電網建設向著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1]焦素清.電力 MIS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0.
[2]范迪才.電網建設工程可視化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3]宋育紅.電力企業MIS系統的現狀分析及發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4]劉芳.淺談信息管理系統在電力工程中的深入利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