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福德·克勞斯基斯·布拉德舍
中國輸出貸款和工程改變世界格局
●克利福德·克勞斯基斯·布拉德舍
盡管中國成為世界經濟核心已經有幾十年,但這個國家現在才開始帶著全球超級大國的目的性,自信地運用它的經濟實力。隨著全球金融重心轉移,中國正竭力彰顯其經濟實力以贏取外交盟友,并且大舉投資,努力提高人民幣地位,獲取各種迫切需要的自然資源。
中國投入巨資到厄瓜多爾的各類建設項目中,包括在鄉村和城鎮修建公路、高速路、橋梁、醫院。而在這些超級工程背后,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厄瓜多爾埃爾查科——在安第斯山山麓延伸入亞馬孫叢林的地方,將近1000名中國工程師和工人正在澆鑄混凝土,用以建設一個大壩和一條15英里(約合24公里)長的地下隧道。這個價值22億美元的項目將為八個中國的巨型渦輪機提供運轉所需的河水,這些機器產生的電力足以照亮厄瓜多爾超過1/3的地方。
在太平洋上的曼塔港附近,中國的幾家銀行正就為一個煉油廠建設項目提供70億美元(約合434億元人民幣)貸款進行談判,該項目一旦建成,將使厄瓜多爾成為供應汽油、柴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全球級角色。
一個由中國公司組成的財團正在負責該國南部卡尼亞爾省的一個防洪灌溉項目。一家中國工程公司修建了一座投資一億美元的四車道大橋,橫跨沿海地區的巴巴奧約河。
從鄉村到城市,中國的資金被用于該國各類建設項目,包括修建公路、高速路、橋梁、醫院,甚至還有一直延伸到阿拉帕戈斯群島的監控攝像頭網絡。中國的幾家銀行已經在這個國家撒下近110億美元,而厄瓜多爾政府還在要求獲得更多投資。
厄瓜多爾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只有1600萬,在國際舞臺上并不顯眼。但中國的舉動充分說明,隨著北京的勢力提升,華盛頓的影響力日漸削弱,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盡管中國成為世界經濟核心已經有幾十年,但這個國家現在才開始帶著全球超級大國的目的性,自信地運用它的經濟實力。隨著全球金融重心轉移,中國正竭力彰顯其經濟實力以贏取外交盟友,并且大舉投資,努力提高人民幣地位,獲取各種迫切需要的自然資源。
人民幣預計不久就會被列為全球儲備貨幣,躋身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組成的精英貨幣行列。在國際貸款業務上,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已經超過了世界銀行。中國還嘗試建立一個為交通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的機構亞投行,由多國注資。這一努力已經取得57個國家的支持,其中包括幾個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買家,所以它在石油政治方面可謂舉足輕重。目前,它取代了西方國家,日益成為許多國家愿意選擇的貿易伙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每年在土地、工廠和其他商業活動上進行的海外投資僅次于美國,已于去年超過日本。
中國企業在世界建筑熱潮中處于核心地位,相關資金則主要由中國的銀行提供。他們在塞爾維亞修建發電廠,在埃塞俄比亞修建玻璃和水泥廠,在委內瑞拉修建保障性住房,還在烏茲別克斯坦修建天然氣管道。
隨著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的增加,中國尋求擁有更多海外油田,或者至少是它們生產的原油,以確保供給穩定。近些年,在許多國家的石油項目中,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通過收購,占據了不小的份額,這些國家包括喀麥隆、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伊拉克、尼日利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蘇丹、烏干達、美國和委內瑞拉。

近千名中國工程師和工人一直在為一座大壩和一條15英里長的地下隧道澆灌混凝土。它們是一座投資22億美元的水電站項目的一部分
雖然中國日益增長的投資在很多國家創造了就業機會,發展專家卻擔心,在環境保護標準、安全生產和企業治理這些方面問題開始出現。
在距離水力發電廠幾英里遠的地方,科卡河在480英尺(約合146米)高的地方飛流直下,形成瀑布,落入陡峭的峽谷,流向亞馬孫河。這是厄瓜多爾最高的瀑布,很受游客喜愛。
中國的大壩建成后,河水將被引入發電廠,這里的瀑布就會在一年里的有些時間縮小成涓涓細流。考慮到氣候變化已經使安第斯山上的冰川不斷縮小,而冰川又是滋養河流的源泉,因此對于這一發電廠未來能否獲得足夠水源,并實現哪怕只有一半的預定發電量,專家們意見不一。
而在中方運營的項目中工作的厄瓜多爾人時常就他們的工資、醫療保健、食物及整體工作條件提出抗議。
去年12月,一條地下河的河水迸入工地所在的一條隧道,高壓水流淹沒了發電室,14名工人遇難。
厄瓜多爾每天產出的56萬桶石油中,大約25%是由中石油和中國另一家國有公司中石化開采的。除在石油出口中占據大量份額外,對自己開采出來的石油,中國公司還要向厄瓜多爾收取每桶25美元到50美元的費用。
厄瓜多爾政府收入的大致40%來自石油。目前,這些收入和石油價格一起突然大跌。在原油價格約50美元一桶的情況下,厄瓜多爾剩下用來償還貸款的錢并不多。
“我們當然擔心他們的償債能力,中國不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政府政策設計者林伯強說,“但重要的是,資源最終會成為寶貴的資產。”

曼塔一處工地
在煉油廠項目上,對中國的支持信心滿滿的厄瓜多爾一直在大舉推進。在港口城市曼塔郊外,厄瓜多爾工人已經為太平洋煉油廠推平了一塊面積達2000英畝(約合8平方公里)的區域。工人們正在忙著鋪設中國制造的管道。在該項目上,厄瓜多爾已經自行支出了10億美元。
但目前,管道才剛鋪設到幾處隆起的白色空曠沙地。中國的銀行尚未正式同意為該項目提供70億美元的資金。項目預計需要約100億美元。
對厄瓜多爾政府來說,這座先進的煉油廠是該國實現能源自足的核心。而對中國來說,它可能意味著會有更多汽油和其他石油產品被直接運往中國,不用依賴美國煉油廠。
盡管中方官員和企業高管表示過對該項目的興趣,但隨著在國內外面臨新的經濟挑戰,中國正在廣泛地重新評估自己的全球投資戰略。中國沒有盲目地在全球揮灑財富,而是越來越慎重地對待交易,試圖以此保護自己的收益,確保達成正確的組合。
如今,厄瓜多爾煉油廠項目的前景并不明朗。
幾名厄瓜多爾能源專家質疑了該項目的經濟意義。他們表示,除非大幅增產,否則厄瓜多爾無法證明修建該煉油廠的合理性。而要實現這一點,厄瓜多爾必須往亞馬孫流域更深處鉆探。但這么做存在環境風險,且成本高昂。
在厄瓜多爾,這種不確定性讓很多人感到擔憂。如果中國不加入進來,厄瓜多爾可能會騎虎難下。但厄瓜多爾民眾可是充滿希望,認為煉油廠會帶來商業和就業機會。■
(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