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社會“看臉”正在成為一種風氣,普通人在求職、晉升、戀愛的過程中都面臨著“看臉”的壓力,因而整形美容正在成為一股風潮。那么,整形美容存在哪些問題,為什么愈演愈烈,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治理,作為個人又該如何理智應對呢?
割雙眼皮、打瘦臉針、注射玻尿酸……近些年,從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到十七八歲的年輕學生,整形美容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和追捧。然而,隨著這股風潮的“越刮越烈”,美容不成反毀容的事故接連發生,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4 年5 月,遼寧省葫蘆島市張女士做完整形美容手術后出現了奇怪的癥狀:嘔吐、臉部大面積紅腫、流涎水,同時頸部活動嚴重受限。接受手術前,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聲稱能讓張女士年輕10 歲。不過手術后的張女士不但沒有變得更年輕漂亮,在美容手術后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就暈倒了兩次,住院治療將近一個月。醫生診斷后告知,張女士臉部長包、暈倒很可能是面部使用的美容藥品引起的。
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究竟在張女士的臉部注射了什么產品,導致她出現如此嚴重的不適癥狀呢?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隸屬于伊美爾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醫院負責人聲稱,張女士做的AAS3D 治療主要使用的是三種產品:玻尿酸、肉毒素和面部埋線。其中,面部埋線使用的是韓國生產的BIO-MEYISUN 植入線。這種產品主要起提升緊致皮膚的作用,手術后出現的過敏反應一般持續時間很短,正常一個月左右就會消失。但張女士做完臉部埋線后,這些不適癥狀已經持續了8 個多月,根本沒有痊愈的跡象。植入她臉上的蛋白線,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冒出一些小線頭。
30 歲的安徽姑娘小雪于2014 年3 月3 日按約定來到韓國首爾原辰醫院——一家綜合整形外科醫院,做了雙眼皮手術和下巴奧美定取出術,花費約合人民幣63200 元。
之后,在醫院美容顧問的反復建議與勸說下,小雪又加做了一個“瓜子臉”手術。該項手術由該院綜合整形外科的樸院長執刀,費用約合人民幣34500 元。半個月后,小雪發現她上嘴唇向右邊歪得厲害,并且左臉的顴骨處明顯凹進去一塊。小雪立即打電話給該醫院,對方告訴她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3 個月后,小雪并未如期復原。她于2014 年6 月18 日又飛至韓國,這次,在美容顧問的建議下,小雪又鬼使神差地接受了另一項抽脂填充手術,又花費約合人民幣23000 元。
2014 年8 月13 日,小雪再一次來到了韓國原辰醫院,可是原來負責手術的院長再也不愿意見她,另一名自稱院長的人檢查了小雪的臉部,告訴她,嘴部需要2 年時間恢復。事實上,根據韓國法律,這種糾紛超過12 個月就沒辦法提起訴訟。
嘴巴向右邊歪,吹氣漏氣,連吹蠟燭都費勁。嚴重時,說話口齒不清,還流口水,讓小雪痛不欲生。她先后找過韓國三星醫院和韓國圣母醫院,經診斷為神經受損。在國內,她又找了多家醫院的專科專家,均被明確告知:不可能恢復了。
小雪也許還不算最不幸的。更不幸的是在2015 年1 月底,一名50 多歲的中國女性在韓國一家整形醫院做手術的時候發生了突然的心臟停止跳動,陷入了腦死亡狀態。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赴韓整形的人數逐漸增加,關于整形失敗的醫療糾紛和修復難的問題也逐漸增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2015 年3 月召開的“赴韓整形維權失敗案例”通報會顯示,目前國人赴韓整容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率,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在增加。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稱,政府旗下機構——韓國消費者院數據顯示,在受理的1.6萬起消費者咨詢中,咨詢“整形手術結果不滿意”的比重高達69.5%。
整形美容手術失敗了,有一些還可以修復,但有相當比例的毀容者因不能修復補救而導致終生毀容。終生毀容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近些年,微創整形以其時間短、見效快、痛苦少受到青年人的熱捧,但因為不規范整形而致毀容的也不在少數。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整形美容科資料顯示,每年因為不正規的美容致毀容,來到該院整形美容科修臉的都有近三四百例。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稱,在我國整容整形業興起的近10 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引起的投訴近兩萬起。據此算來,一共有近20萬張臉被毀容。
整形美容手術失敗了,有一些還可以修復,但有相當比例的毀容者因不能修復補救而導致終生毀容。終生毀容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一是終生毀容后,連原來并不太壞的容貌都沒有了,給精神心理上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痛苦。二是留下后遺癥,身體遭受疼痛之
苦。三是要長期治療,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四是毀掉前途、改變命運等。
小雪因為整容把嘴巴整歪了,不得不把工作辭了。她原計劃2014 年9 月去英國進修,如今出國夢也碎了。200 多名赴韓整形失敗的患者組建了qq 群互相交流,“一些人自殺好幾次了,真的很無奈,生不如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歸來認為,整形美容只是一種醫學技術手段,任何整容都會留下一定的烙印和創傷。特別是青少年發育尚未成熟,臉部輪廓和體型都沒有完全定型,此時做整形手術很可能對身體器官的進一步發育產生負面影響。
整形美容事故頻發,暴露出不少不可忽視的問題。
——整容機構、醫生魚龍混雜,非法行醫。
為葫蘆島市張女士實施AAS3D 嫩膚美容手術的,是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的副院長李吉民。李吉民被伊美爾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稱為“亞洲微整形第一針”、“亞洲微整形教父”,在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主要做注射美容和激光美容。按照《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實行主診醫師負責制。醫療美容項目必須由主診醫師負責或在其指導下實施。但是查詢醫師執業注冊信息后發現,李吉民并沒有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同時他的執業范圍是口腔專業,并不是整形外科。也就是說,所謂的“亞洲微整形第一針”、“亞洲微整形教父”,甚至連做整形美容手術的資質都不具備。專家介紹,醫生超范圍行醫實質上屬于無證行醫。
根據美容項目的分類,美容機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創的生活美容,另一類是醫療美容,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開展醫療美容相關業務需要按照《醫療美容管理辦法》及原衛生部關于《美容醫療機構、醫療美容科(室)基本標準(試行)》的要求,經過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方可執業。醫療美容執業醫生應該具備三證資質,即《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執業資格證》。但在現實中,不具備資質的美容院和醫生擅自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并不少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生馬勇光說,目前我國在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注冊的正規整形美容醫師只有2700 多人,但事實上真正的從業人員遠不止這個數。
整形美容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靠口碑營銷,許多做整形手術的女性在朋友介紹下,“腦子一熱就做了”,卻不知同樣的整形項目,并不適合每個人。
一項來自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執業水平參差不齊,而國內整形美容事故80%發生在民營醫療美容機構。
韓國美容整形屢屢曝出問題,也是因為整容行業中有不少非法機構,施行手術者不具備相關的資質。據韓國韓中醫療友好協會介紹,在韓國整形外科協會注冊的正規醫生只有1500 人左右,但是韓國的美容外科醫生至少有好幾萬,這部分人群資質良莠不齊。消費者對韓國醫院的醫療水平、醫生的專業技術等如果沒有很好的了解,就很容易造成赴韓整形的失敗。
——以差充好、以假亂真,賺取非法利潤
在葫蘆島市張女士AAS3D嫩膚手術中,據稱使用了韓國進口的BIO-MEYISUN 植入線。按《產品質量法》規定,在我國銷售的產品必須用中文標明產品名稱、所含主要成分等。但這種聲稱由韓國進口的BIO-MEYISUN植入線,根本沒有正規的產品說明書。有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上查詢后發現,這種所謂韓國進口的植入線,屬于未經批準的非法醫療器械。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現,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給張女士臉部植入了70 支非法的BIO-MEYISUN 植入線,每支收費240 元,共計16800 元。但記者幾經周折了解到,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采購的這種非法的植入線,每支價格還不到12 元。由此推算,張女士做的面部植入治療,僅僅是植入線一項,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就能賺近16000 元。這是典型的消費欺詐。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李俊介紹,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曾經進行過調查,國內市場上使用的100 支玻尿酸中,只有1 支是真的。目前國內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進口玻尿酸的價格基本上是一致的,每毫升在5000元左右,如果貪圖便宜,很可能遇到假貨。由于玻尿酸制假手段高超,即便是注射的醫生,有時也難辨真假。
最近幾年,到瑞士打羊胎素針成為國內某些富人不惜千金尋求抗衰老的秘方,也成為瑞士某些醫療機構吸引中國主顧的招牌。可是在2015 年4 月,瑞士醫藥監管部門在國內全面叫停羊胎素抗衰老療法。瑞士藥物監管局新聞發言人彼得·巴爾茲利表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活細胞療法(即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且該療法可產生顯著的健康風險。巴爾茲利說,活細胞療法引發的健康風險包括過敏癥、人體注射處形成膿腫甚至導致敗血癥、動物病原體感染以及引發風濕等自身免疫疾病。巴爾茲利還表示,特定情況下,接受活細胞療法后甚至出現死亡病例。截至目前,至少有兩起因此導致的死亡事件在德國登記在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些商家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發布整形美容的信息,拉客整容。在微博上,能搜索到上千名提供微整形的用戶,微信上也有許多類似店鋪。
國內專業整形美容平臺“更美APP”的創始人劉迪說,目前國內審批通過的微整形藥劑供貨商只針對醫療機構銷售,流通到朋友圈和淘寶中銷售的藥劑有95%都是假的。長沙華美諾德醫學美容醫院院長向才錦說,市面上注射最多的肉毒素,其實屬于毒麻藥類,需要嚴格的管理措施,只有具備資質的大型醫院才能進貨,并且對開處方的醫生和進貨后的管理都有嚴格的規定。“但現在隨便一家美容院都打著能夠注射肉毒素的廣告。”

還有一些美容機構和廣告、媒體過度炒作“韓式美容”,放大國內美容的負面影響,使公眾對國內整形美容技術產生質疑,去韓美容的人數激增,甚至盲目赴韓整容。
——求美者盲目整形美容,導致事故頻發
求美者盲目整形美容,是事故頻發的又一大因素。
國內一家整形美容平臺“更美APP”的創始人兼CEO 劉迪給記者看了在他們平臺發布的一則極端案例,一名年輕女孩在朋友介紹的“韓國醫生”處注射針劑后臉腫脹了大半年,但是在此期間她竟然介紹了更多朋友前去做注射填充。
“她說自己只認識這一個‘專家’,卻因語言不通從未和這名醫生詳細溝通過。”劉迪認為,很多消費者知道看病要去正規醫院,卻不把整形美容當作一回事,但事實上整形手術最重要的是醫生技術和術前溝通,如溝通不順暢根本無法保證手術質量。劉迪說,他熟知的一些權威外國專家都不會給無法溝通的外國人做手術。
事實上,由于對整形美容醫院和美容院之間的區別并不了解,很多消費者隨意相信街頭攬客的美容院員工和小廣告,或依賴熟人介紹。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常委、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生馬勇光說,整形美容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靠口碑營銷,許多做整形手術的女性在朋友介紹下,“腦子一熱就做了”,卻不知同樣的整形項目,并不適合每個人。“例如近年來國內流行的‘韓式雙眼皮’,但其實這是一種專門適合韓國人眼皮特征的雙眼皮手術。”馬勇光認為,一旦“失敗”很難補救,缺乏成熟思考或盲目選擇極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終生遺憾。
——亂收費,中介費最高達9 成。
赴韓整容產業鏈中存在著大量的黑中介。據韓媒報道,中介通常可拿到手術費用的30%至50%,2014 年被非法整容機構及非法中介忽悠的外國人達87%。而且,在同一家機構做整容手術,中國人的價格可能是韓國人的2 倍至3 倍。
中國人赴韓整形一般有兩個渠道:一是通過中國中介公司聯系醫院、辦理赴韓手續。另一種則是自己查詢醫院信息,或經“熟人”介紹直接到韓國接受手術。
經韓語翻譯小燕推薦,在韓國善美高恩醫院接受了肋骨墊鼻手術和嘴唇切薄手術的陳怡麗,手術費用約15 萬元人民幣,但兩項手術都遠遠沒有達到美化效果。陳怡麗說:“當時我遇到了一位有相似經歷的韓國本地姑娘。交流后,我才發現,同樣的手術,韓國患者只需200 萬韓幣,而我卻要2300 萬韓幣(約15 萬人民幣)。”
高昂的手術費用哪去了?有律師表示,一些以網站、美容院、旅行社、個人翻譯等各種形式存在的中介或個人均充當了韓國整形行業的營銷者。韓國法律是允許中介機構收取30%以內的中介費的,但實際上,很多中介都要談價,最高可以談到90%。“也就是說,手術費的大頭都讓中介拿走了。”
在“顏值當道”的時代,外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于是,許多人并不是為了彌補容貌缺陷,或者明知整形美容有風險,也不顧一切地去整容拼“顏值”。
另據羊胎素療法業內人士透露,如果中介或代理商與診所、醫院簽訂合同,介紹1 名客人的提成即可高達10%至20%。以價格17 萬元人民幣的基本療程為例,中介或代理的提成可高達3 萬元人民幣。中介就能提成這么多,可見其背后的利潤是多么的高。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說,在赴韓整形的產業鏈中,中介機構是一個關鍵環節,“但多數中介處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存在大量黑中介,對這些中介的監管,目前處于法律的真空狀態”。
葫蘆島市張女士在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做抗衰老AAS3D 整形美容手術遭受嚴重傷害后,于2014 年6 月向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舉報。衛生執法人員隨后對該院進行查處,認定這家醫院存在使用未經批準的非法醫療器械、李吉民從事口腔專業以外的診療活動等違法事實,并進行了處罰。不過這次處罰的金額只有3000 元。區區3000 元與該醫院所賺得的利潤,可以說是不疼不癢。
上文所說小雪為討說法2014 年11 月24 日又一次直飛首爾找到當事醫院。但進醫院后就被控制并被保安按在安全樓道口痛打。同時,醫院報了警,警察把她帶到警察局,通過中國大使館交涉,小雪才得以脫身。
與小雪一樣遭遇的中國女孩為給自己討說法都曾到韓國醫院外舉牌示威,無一例外都被醫院報警后送到警察局。
有人甚至還遭到了醫院的“反抗議”——將她的照片制作成展板在街頭展示,以說明她的維權行為實為“詐騙”。
一名叫劉葉的女子在發現手術有問題后,找到給她做手術的BEFOR 醫院要說法。而院長直言誰的鼻子墊高了都會歪。劉葉也選擇了舉牌維權卻換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被戴上的手銬,在警局內,已有身孕的她流產了。
劉葉曾咨詢過韓國的律師,律師更是直白地告訴她“你手上沒有證據,而且韓國的美容行業是受法律保護的,你贏不了。”
“醫院不提供診療記錄。不提供詳細病歷。甚至不告知我臉部放了什么植入物。”另一位中國維權女子說,2014 年在韓國警察局時,警察曾拿出厚厚一沓資料,說這 是2014 年1 月到6 月中國受害者的投訴,看醫院現在的態度,根本沒有處理問題的想法,建議她們不要走仲裁,因為不會有結果。
整形美容事故頻出、問題嚴重、亂象叢生,維權艱難,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不惜毀容和健康生命危險鋌而走險呢?
近幾年來廣為流行的幾個稱謂,高富帥、白富美和矮矬窮,都分別有兩項指標與外貌有關。這兩年在社會評價體系中,“顏值”儼然成為排在權力、財富、社會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標”,甚至還有后來居上之勢。在人數劇增的“外貌協會”群體中,只要顏值高,其他什么缺點都是浮云;如果顏值低,其他什么優點也都是浮云。可見,在“顏值當道”的時代,外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于是,許多人并不是為了彌補容貌缺陷,或者明知整形美容有風險,也不顧一切地去整容拼“顏值”。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歸來,從法國回國后一直在整形醫院工作。上世紀80 年代以前,他接觸的大部分手術患者都是顱頜面長包、長瘤,或是畸形需要矯正的患者,他稱這部分人群為需要整形治療的人群。“80 年代以后,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高,美容的人群逐漸超過整形的人群,比如做雙頜骨弧形截骨術的人增多,即人們常說的削成瓜子臉的美容手術。”歸來說,很多人分不清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區別,一味聽信美容院的宣傳,去美容院做整形美容手術,比如注射美容針、祛斑等等。
在很多整形醫院門診中,不少前來咨詢整形美容的人并非有明顯的外貌缺陷,而是看周圍人整形后變漂亮了,便想搭上整形美容這趟“時髦車”,追求更高的顏值、更完美的外貌。不少年輕人還拿著照片“模板”,希望整成和某位明星一樣的眼睛或下巴,甚至把幾位明星的某些面部特征“組合”到自己臉上。一些整容醫院發布的整形美容前后對比照片,讓很多想變美的人士心潮澎湃。有的人整容成癮,三天兩頭往醫院跑,一會兒覺得這種樣子好看,過幾天又覺得已經過時了,總是要想方設法趕上最新潮流。
還有一些女性在追求美貌上出現了焦慮和抑郁的心理問題,例如有的女性已經做了五六次整容,還不斷去醫院“回爐加工”。個別女性得了“幻丑癥”,總覺得自己長相丑陋,甘冒風險不惜借錢到處整容。
據央視網報道,一項對近2萬人進行的調查顯示,對于整容人數逐漸增加的原因,59.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到“以貌取人”觀念的影響,38.0%的受訪者認為是整容能夠增加印象分,增強個人競爭力,還有22.5%的受訪者表示是希望通過改善外在形象來尋找更好的戀愛對象。由此看來,改變相貌、增加自己的社會認可度,是最集中的整容原因。
北京某時尚雜志編輯白茜是美容整容的擁躉者:“我想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機會,如果有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讓自己變美,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今年32 歲的白茜,24 歲時就到整形醫院做過光子嫩膚,她對美麗可謂孜孜以求:“我割過雙眼皮、下巴埋過線,做過玻尿酸隆鼻,并且根據年齡和皮膚的狀況定期在伊美爾等機構保養,這方面一年要花費5 萬元左右。”
白茜平常接觸的都是模特、造型師、演員等,這個圈子里十個人里得有七八個整過容。白茜說:“先不說美不美,我覺得整容過后自己比以前更自信了。”
在云南某銀行工作的彭飛是個愛笑的陽光大男孩,三年前在北京讀研究生時他做了牙齒整形:“我之前有顆虎牙,笑起來很難看,而我的工作又需要經常和人打交道。整牙后,我終于有了自信的微笑,這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廣東省整形美容協會整形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王原路從事整形行業已有近30 年。他說他曾經見證過年輕女生整形后成功進入演藝圈實現夢想、改變命運的實例,也有“大媽”退休后跳廣場舞,社交需求大了,通過微整形恢復年輕、參加演出,重新發掘到自我價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