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施恒青
開放辦網,快速提升地方中小新聞網站影響力
□ 文/施恒青
地方媒體自辦的中小新聞網站影響力提升實為不易。丹東新聞網成立幾年來在堅持開放辦網方面進行了不懈嘗試,點擊量始終平穩上升,日平均IP過萬個、頁面點擊量達60多萬次 ,最高日IP達到5.3萬個,頁面點擊率達70萬次,名列東北新聞網旗下的各子網站之首。
地方媒體 新聞網站 影響力 開放辦網
地方新聞網站要在地方一炮打響,必須要對政府、企業、社會有用。如何實現有用性?那就是讓用戶滿意。為此,丹東新聞網進行了一系列策劃。
宣傳本地的策劃。丹東新聞網記者不是坐在家里找材料,而是大膽走出去,經過大量調查、收集,建立市情專欄。利用網絡容量大、時效性快、互動性強等特點,配以圖片、視頻、音頻等有效表現方式,制作古老丹東、生態丹東、宜居丹東、活力丹東、丹東之最、特色丹東、精彩丹東等系列欄目,詳細介紹丹東歷史沿革、優勢資源、地理環境、政策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不僅成為丹東人的資料庫,更成為外地人了解丹東,讓丹東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時,率先加入中國城市網盟,并爭取加入全國百城新聞聯播團隊,使丹東新聞網新聞能在第一時間同時在全國上百個一二線城市新聞網站上同步播出。
積極策劃各種評選活動。針對婦聯、工會等不同行業先進評選活動,丹東新聞網慷慨給予免費幫助,提升了市民參與度。最典型的是2012年年初,丹東新聞網與丹東市總工會、發改委、經信委共同開展了“榜樣的力量——丹東最具影響力系列人物評選”活動。活動共評選出四個類別:丹東十大最具影響力民營企業家、丹東十大關愛員工優秀企業家、丹東十大改革人物、丹東十大新聞人物,共40名企業家。參評企業達300多家,當選者最多得票10多萬張,一時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網絡高潮。丹東新聞網點擊量大增,每天最高IP達10萬多個。活動不僅為新聞網增加了收入,更提升了新聞網影響力,收到了非常好的品牌效應。
與相關部門策劃合作項目。為激發職能部門對網絡的熱愛,擴大受眾范圍,丹東新聞網主動與旅游局、招商局、房產局、政法委等聯合,共同創辦了旅游頻道、招商頻道、房產頻道和社會頻道。同時與全市七個縣(市)區聯合,創建縣市區頻道。這樣,使新聞網主要頻道不僅有強有力的經費和眾多通訊員支持,更使新聞網宣傳的內容接上了地氣,具有了很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之后,民政局等單位也主動要與新聞網合作開發相關頻道等,大大提高了媒體的社會參與度。
專業化的平臺搭建,使資訊全面、深刻、抓人眼球。圍繞企業、政府招商引資及產業發展需要,丹東新聞網利用視頻、圖片、音頻等多種表現手段,經過大量準備,量身定做了《丹東新城區》《丹東港》等專題,使丹東新區等一些開發區和丹東港等一些企業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示在受眾面前。專題刊出后,丹東新區等政府機關和丹東港集團不約而同地叫好,認為這是對企業和政府最有效的宣傳手段,從此也與丹東新聞網結下深厚感情,在新聞網最佳宣傳位置長年刊播相關專題。同樣采取“私人定制”的策劃策略,我們還與貿促會、司法等社會各界聯合組織相關專題,產生良好社會效果。
深度化的平臺搭建,吸引觀眾成為受眾。針對群眾投訴難的問題,丹東新聞網建立政府機關監督平臺,將各級政府職能、監督電話予以公開,受到市民普遍歡迎。與此同時,在論壇中開設了“七嘴八舌”欄目,安排記者對網上群眾訴求及時聯系相關部門做到“馬上就辦”,及時解決,深得民心。對丹東境內新生事物,及時予以全方位、多渠道、解剖式報道,滿足群眾知情權。2013年,丹東市教育市場出現了一種新現象:臺灣一家企業與本地一家有實力的開發商共同創辦了一家中美雙軌制的國際化學校。不少傳統媒體報道這一事件只是刊發一條開學消息。丹東新聞網敏銳發現,對這一新生事物,國內很多人不了解,諸如,國際學校為什么創辦?怎樣辦?培養的學生是什么標準?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在此就讀?丹東新聞網于是策劃了一組系列報道,以這所國際學校中方校長的職場日記方式,配以聲像兼備、圖文結合的新聞表達手法,進行了系列報道。如《博愛包圍的開學第一天》《開學一周的探險課》《互動式英語課》《一堂寓教于樂的數字課》等等,揭示出丹東為什么要建國際學校?國際學校與中國傳統教育有什么不一樣的理念、行為和效果?國際學校的課堂是什么樣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報道,引起社會好評。
市民化的平臺搭建,最大程度為百姓提供方便。針對青年人的求偶需求,線上,我們在新聞網開辦“鴨綠江之約婚介網”,免費刊發相關信息。線下,不定期舉辦大型聯誼會。為滿足人們旅游需求,丹東新聞網建立旅游頻道,介紹丹東旅游的六大要素內容。在線下,聯系旅游景區開展大幅度優惠活動,不定期組織丹東人游丹東等主題旅游活動,使丹東新聞網的旅游活動近幾年在全市打出了品牌。只要是新聞網舉辦的旅游活動,市民都積極響應。為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還在丹東新聞網上開設了“供求信息”等諸多平臺,免費為百姓提供供水、出行 、供電、買賣房子等多種生活需求,受到百姓歡迎。

原生態民意指未加工整理的、初始狀態下的民意,其中可能夾雜某些非理性的情緒。真實民意是指經過調查、整理和分析后的較為科學和理性的民意。新聞網既要重視原生態民意,汲取最廣泛的民意基礎,又要把握經過充分討論后的真實民意,吸收成為呈報輿情信息及上級決策的重要依據。丹東新聞網在實際工作中,非常注意保障網絡民意,并設法讓其得到充分重視。
首先建立了保障網絡民意的長效機制。丹東新聞網設立市委書記和市長信箱,百姓能第一時間將自己的訴求直接反映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時,新聞網還定期給市委、政府領導呈報動態輿情信息通報,將百姓聲音傳遞給城市決策者,架起了百姓與政府溝通橋梁。同時,加入百城輿情監控,第一時間發現本地輿情信息,及時制定應對措施。
其次,對網絡民意及時做出回應。網絡民意集中爆發、快速形成意見的特點要求權威媒體對網絡民意做出及時回應。例如,不久前丹東全市停水,一時間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中朝輸油管道爆裂了,鴨綠江水從此沒法飲用了。有的說是上游吉林出現油泄漏事故了,供水無法正常用了……網絡上幾乎是一邊倒的對政府的責難。丹東新聞網立即派記者到相關水務和自來水等部門采訪,終于弄清了事實真相,并及時在新聞網上率先發聲,當網友得知是一條船偶然漏油,并限時清除時,恍然大悟。事態得以平息,公眾情緒得以疏導。
再次,必須重視網絡的傳播角色和信息擴散能力。丹東市街頭一度到處都是燒烤攤點,不僅擾民,而且對市容、市貌構成極大危害。為此,新聞網的記者及時出擊,寫下了一組新聞:《燒烤亂象》《燒烤危害》《燒烤,誰的責任》等,由于故事性強,細節真實、情節曲折,剖析深刻,在市民中引起較大反響,得到市領導高度重視,丹東市由此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最強陣容的城市燒烤整治戰役,起到了媒體關愛社會的責任,提升了社會對新的網絡傳媒的尊重和關愛。
此外,使網民在通過網絡參政議政時要合理、理性、有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決社會問題。三年前,丹東一家酒店開業,樓體上懸掛了眾多紅色祝賀長布條,署名都是本地區黨政機關,一時間輿論嘩然。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這些條幅一定是偽造的,于是果斷抓拍了一組圖片,發到丹東新聞網論壇上,立即創下了幾十萬的點擊量,這家酒店當時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牛酒店”。在網友質疑高峰時,丹東新聞網及時給酒店及相關職能部門發出信息,追究事情原委。原來,這家新的酒店怕酒店開業受到外界欺負,故意拉大旗做虎皮,自己做了這些祝賀條幅。為此,酒店負責人在丹東新聞網上公開向網友道歉,相關部門也給予其一定的處罰。如今在丹東,很多網友當遇到急難問題時,會第一時間到新聞網看個究竟。
(作者單位:丹東新聞網)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