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光
摘要:本文對某國有大型能源企業集團YQ煤炭企業運營及財務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在煤炭市場嚴峻形勢下企業運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提出“全面實施財務戰略,嚴控資金風險,致力價值創造,確保平穩有序發展”的工作思路。較為系統地闡述了為實現該思路而搭建的“以價值持續增長為核心的穩健型財務管控體系”具體措施,以期全面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和決策支持。
關鍵詞:財務戰略 風險管控 價值創造
YQ煤炭企業是國有大型現代綜合能源企業集團二級子公司,主營業務有煤炭開采洗選、煤炭運銷、物流貿易,煤層氣發電及綜合利用、機械加工制造等產業?,F擁有14座煤礦,10個全資及控股公司,現有員工17000余人。截至2013年末公司資產總額145.8億元,凈資產39.1億元。
一、企業運營及財務管理現狀
(一)攻堅克難逆勢而上,經營狀況邁上新臺階
2013年在克服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市場低迷,煤價下跌等諸多困難,砥礪奮進、逆勢而為,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逆勢增長。原煤產量1036萬噸,開掘進尺6.8萬米,煤炭貿易總量2350萬噸,營業收入340億元,利潤總額6.7億元,實現利稅18億元,資產總額145.8億元,凈資產39.1億元,資產負債率73.3%。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其中產量、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凈資產等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在外部市場急劇下滑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經營規模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突出重點強化職能,資金集中管控取得新成果
2012年以來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特別是進入2013年后煤炭價格大幅下跌,企業資金面經受住了巨大沖擊。重點基建煤礦、洗選加工及管狀皮帶運煤項目的開工,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緊缺、壓力劇增。面對嚴峻的形勢,財務部門加大對外協調和多方融資的力度,確保了全年整體資金供需平衡,重點工程當年投產見效保障有力。強化資金管控職能,借助集中管控系統,資金歸集度達到77%,資金管控體系逐步形成。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將一年以下的貸款全部置換,有效地降低了資金斷鏈風險,增強了市場下行情況下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三)加強調研積極探索,成本管理積累新經驗
在制定《煤礦成本費用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將煤礦成本管理辦法細化到各個項目,編制出配套的成本項目表格,統一成本核算口徑和成本分析格式;不定期召開煤礦成本分析會,及時發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尋求降低成本有效措施;實行對標管理,赴內部礦井學習先進成本管理經驗。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本管理初見成效。
(四)抓住重點以點帶面,預算管理尋求新突破
通過加強預算管理學習,各單位深化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加強預算組織領導,完善預算組織體系;定期進行預算分析尋找差異,逐步完善預算體制。預算管理,資金先行。以資金預算作為開展全面預算的切入點,帶動全面預算。制定并下發了企業《資金預算管理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所屬煤礦試行。通過集中監管資金用途,確保預算資金專款專用。
(五)規范流程整章建制,制度建設掀起新高潮
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組織編寫《會計業務標準化流程工作規范》,引導財務人員快速便捷地掌握所在崗位會計處理的標準和流程。出臺《周工作匯報制度》、《限時辦結制度》、《首辦負責制度》和《督察督辦制度》等12項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分工提高效率,起到了及時傳遞信息、完善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同時制定了《差旅費管理辦法》《重點工程進度審批及資金支付程序》等諸多規范性文件。
(六)提倡節儉多措并舉,降費增效取得新成效
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認真貫徹“存款理財化、貸款證券化”的理念,在資金及其緊張的情況下充分利用非工作時間進行保本理財,2013年理財收入共計完成457萬元,盈余現金理財觀念深入人心。嚴格執行賬戶開立審批制度,統籌監管系統資金流向,全年盤活資金35259萬元,節約利息費用2000余萬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集團“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在降費增效、降耗節支上下功夫。通過制定標準、嚴格審批、細化措施,全年辦公費、招待費和差旅費等可控費用同比下降3132萬元,降幅29%,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二、現存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四大主要矛盾
1.企業發展與資金短缺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
現階段企業已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但當前煤炭市場低迷,
銀行調低煤炭企業信用水平,煤企資金流和償債能力大幅下降,而建設工程集中度高及重點項目建設加劇了資金緊張的局面,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
2.集團化管理要求與管理基礎薄弱之間的矛盾
公司正向建設國內大型現代化綜合能源集團的目標邁進,財務管理工作雖有了一定的進步,但與現代化集團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風險管控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3.財務發展規劃與企業發展目標不相適應的矛盾
公司確定“以煤為基,做實物流,抓好貿易,適度多元,鏈式發展”的戰略定位,但財務發展規劃剛剛起步,財務管理體系尚處于構建階段,無法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4.跨越式發展要求與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之間的矛盾
企業高速發展對財務和審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存在人員觀念落后、協作意識不強、責任心不足等諸多現狀,必然導致下一步工作開展難度加大,人員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二)七大突出問題
1.資金斷鏈問題
當前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各金融機構紛紛調低了煤炭企業的評級,到期貸款續貸難以保證,同時國內貨幣政策趨緊,信貸資金供應不足,導致資金成本不斷上升,審批周期長,資金到位率低。防止資金斷鏈、防控資金風險是YQ煤炭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
2.成本管理問題
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仍存在較多問題。如成本管理的意識不強,對管理關鍵環節的控制較薄弱,成本管理的措施簡單缺乏創新,成本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和協同效應未體現。
3.預算管理問題
預算管理雖完成一些基礎性工作,但多為表面化、淺層次的工作,與全面預算的實質性要求尚存較大差距。缺乏專業的預算管理人員,缺乏體系化、操作性強的預算管理辦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預算考核與獎懲制度,預算管理尚未真正起到統籌規劃、溝通協調以及績效評價的作用。
4.財務風險防控問題
經濟業務不確定性的存在,導致風險難以避免,作為風險防控的“防火墻”,風險防控機制至關重要。目前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比較薄弱,缺乏有效的風險識別、風險應對、風險預警和管控分析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
5.納稅籌劃問題
目前納稅籌劃工作局限于各項稅種的申報和核算,財務人員對稅收政策了解掌握不夠,與稅務部門溝通協調不足,缺乏稅收政策與經濟業務的有機銜接,缺乏全面完整的稅收籌劃意識。
6.會計基礎管理問題
會計基礎管理較以前取得長足進步,但內部發展極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會計核算不夠規范,單位間會計政策沒有完全統一;制定的崗位職責簡單粗放,缺乏可執行性;制度流程未成體系,有時自相矛盾;相關臺賬未全面建立,不能隨時掌握全面系統連貫的信息;財務分析局限于數字表面,缺乏原因剖析,不能為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7.人員整體素質問題
目前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財務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專業勝任及職業判斷能力較低,加之責任心不強,學習能力不足,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應對緩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工作的執行力、貫徹力。
三、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財務內控管理制度
以財務戰略為依托,強化財務內部控制的建章立制,規范統一財務內部崗位設置,初步構建財務精細化內控制度體系;以夯實財務基礎管理為抓手,結合“一個戰略、三項內控制度”的推廣實施,進一步細化YQ煤炭企業《會計業務標準流程工作規范》,高度重視基層單位日?;A工作的細節控制,積極探索分步構建會計工作質量達標機制,建立健全常規財務的監管與考評,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有序、高效運行。
(二)深化資金管理機制,嚴防資金斷鏈風險
繼續深化和完善資金集中管控機制,加強外部融資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力度,統籌全系統資金收支,協調生產與建設的資金供需。樹立風險管理和危機管理的意識,加大貨款回收和舊欠清收力度,規范大額資金和項目資本支付,確保日常經營活動和建設項目資金供需平衡。
(三)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掌控資金需求與配置
高度重視資金短缺風險,加強資金預算管理,掌控資金需求與配置,定期組織評價資金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項目投資和生產經營的現金流轉規模及其變動趨勢,逐步細化和完善預算管理的編制與審核、執行與調整、控制與分析、考核與激勵的體系,嚴格預算執行與控制。
(四)加強對外投融資等重大事項的財務管控
優化資金結構,管控財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探索擴充權益資本途徑,合理利用信貸融資和資產證券化工具,有效控制資產負債率目標,實體企業控制在75%以內,貿易企業控制在80%以內。積極調整債務結構,逐步控制和減少流動負債,鼓勵增加3-5年中長期信貸,至少2年以上信貸資金,充分利用財務杠桿提高自有資金收益率,定期考核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經營效益。對投資的方向、風險以及回報進行嚴密的財務監管,努力降低和規避項目投資的資金風險。
(五)堅持管理精細化,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建章立制、統一標準,對目標成本進行剛性約束。實行歸口分級管理責任制,將各項成本指標細化分解并層層落實,并與經濟效益責任制相掛鉤。通過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努力挖掘成本降低潛力。樹立全面經濟核算,正確處理產量、質量和成本的關系。完善采購制度設計,降低采購成本,嚴格控制大宗材料采購成本。加強定額管理,提高投入產出率。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全員參與,最大限度挖掘成本降低潛力,努力提高企業整體成本管理水平。
(六)強化納稅籌劃管理,化解企業納稅風險
提高納稅意識,主動掌握國家各項稅收法規和政策的變化,深入了解稅收法規制定的背景和政策導向,準確掌握企業納稅風險及化解途徑,建立稅務籌劃案例庫和財務管控風險案例庫,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化解風險。要通過減少交易環節,逐步解決企業內部之間的關聯交易,重復納稅現象嚴重等問題。積極協調與財稅部門的關系,為企業發展創造和諧的環境。
(七)大力推進人才梯隊建設,全面提升專業水平
制定人才發展規劃,加強對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重視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鼓勵和推薦優秀財務審計人員報考全國或省市會計領軍(后備)人才項目,鼓勵報考會計師、注冊會計計師等教育,招聘管理培訓生,建立財務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楊勝雄,陳麗花.集團公司財務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用友集中編寫組.集團財務管理解決方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3).
[3]王化成,佟巖,李勇.全面預算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
[4]孫靜芹.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7).
[5]王占明.淺談企業財務風險[J].會計之友,2012(8).
(作者單位: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