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融界的傳奇,人們立刻會想到巴菲特、索洛斯、羅杰斯,但人們很少知道利奧·梅拉梅德,他也是位了不起的金融傳奇人物,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利奧·梅拉梅德,就沒有現代期貨。他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終身榮譽主席,他發起創建了金融領域首家期貨市場——國際貨幣市場(IMM),推出全球首個外匯期貨合約,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米勒譽為“20世紀后期最具影響力的創新”,他是全球公認的“金融衍生品之父”。
驚險逃亡
列奧·梅拉梅德出生在波蘭的一個猶太家庭。1939年8月,7歲的梅拉梅德剛剛進入小學不到一個月,德國就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德軍進入波蘭。波蘭籍猶太人在二戰期間的命運成為人類歷史的悲劇,這在幼小的梅拉梅德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當時全城都籠罩在恐怖之中,他們全家也不得不搬到鄉下居住。他的父親是當地猶太人委員會的一名委員,在德軍的“閃電戰”剛剛開始時不得不逃亡異鄉。
不久,逃亡在外的父親和家里取得了聯系,他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全家逃亡美國。就在母親與父親通上電話的當天,梅拉梅德和母親帶上簡單的行李匆匆乘上了這個城市發出的最后一班列車,去與父親會合。就在他和母親出發的第二天,波蘭的邊境就全部關閉了,這意味著如果他們晚出發一天就會成為法西斯大屠殺的犧牲品。在朋友的幫助下,歷經艱難險阻,梅拉梅德一家終于在1941年4月18日這一天抵達了美國西雅圖港。后受芝加哥猶太學校的邀請,他的父親去那里任教,從此他們全家定居芝加哥。
直到今天梅拉梅德都認為,他父親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明智,在充滿壓力和危險的時刻,父親的機智和勇敢拯救了全家人的性命。梅拉梅德相信,那次偉大的冒險之旅,使他可以從容地面對未來人生之路上的任何挑戰。
夢起芝加哥
到芝加哥后不久,梅拉梅德和父母去聽一場講演,講演者是著名的莎洛美·門德爾松,門德爾松充滿激情的講演吸引了少年梅拉梅德——“獲得永恒的唯一途徑,是將你的生命與你的理想結合起來!”這句話在梅拉梅德幼小的心里久久地激蕩,那一年梅拉梅德10歲。
梅拉梅德的創業精神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顯現出來。在芝加哥上小學的最后幾年中,他開始挨門挨戶地賣雜志。中學之后,他竟然做起了鞭炮生意。當時鞭炮在芝加哥是禁放的,因此他也有過被警察帶回家的經歷。中學時代他就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盡管都是些二手車。
1950年他成為依利諾伊州立大學醫學院的預科學生,而在第二個學期他轉入了法學院的預科班。那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梅拉梅德會成為一名很好的律師,因為在他身上似乎具備成為一名律師的全部優點——富有感染力的口才、睿智的頭腦、冒險精神以及很好的寫作才能。
但大學二年級的一次“打工”經歷,卻徹底改變了梅拉梅德的人生之路——當他去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應聘的時候,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全場的交易員都在大聲地叫喊,并且在場子里來回飛奔。這場景神奇般地俘虜了年輕的梅拉梅德的心。
1954年,梅拉梅德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工作了15個月之后,他向父親借了3000美元,成為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名會員,不久,梅拉梅德就擁有了一間很小的辦公室。1955年梅拉梅德獲得依利諾伊州立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在此后的10年時間里,他既是一名律師又是一名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交易者。但這一時期梅拉梅德在期貨方面的發展并不順利,曾經兩次瀕臨破產,而此時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那段時間梅拉梅德的日子很是窘困。
進入20世紀60年代,梅拉梅德的期貨事業開始出現起色。1965年,他決定放棄律師職業,專注于期貨事業。這個決定幾乎遭到了全家的反對,尤其是他的父親。在他們的眼里,律師是一個很體面的職業,而一名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員不過是一個賭徒而已。但能夠成為一名全職交易員一直是梅拉梅德夢寐以求的事情,他沉醉于那種瞬間的大量信息流使你必須即刻做出反應的緊張氣氛中。梅拉梅德希望他的每一天都像是一次歷險,這種不確定性的誘惑對梅拉梅德來講是無法抗拒的。如他所愿,此后他的期貨事業開始逐步走向成功。1967年,梅拉梅德成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理事會理事,兩年后他成為該交易所的主席。
開創金融期貨
正如一句拉丁諺語所說:“需要是發現的母親。”此時,國際貨幣市場發生的事情讓梅拉梅德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首先是英鎊在1967年從1英鎊兌換2.8美元貶值到只能兌換2.4美元,原先將美元和世界其他主要貨幣限制在很小的波動范圍內的布雷頓森林協議開始變得無法維持,英國拒絕個人外匯交易。這些事件以及諸多的反思使梅拉梅德提出了一種大膽的想法:是否可以創建一個金融期貨市場?于是,他請教了許多貨幣專家,作為期貨交易所的主席,他急切地想嘗試某種創新的可能。“金融期貨”將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膽創舉,因為在人類幾百年的期貨交易歷史中,交易產品全部是農產品,憑著直覺和對市場的了解,梅拉梅德相信,金融產品會有比農產品更為美好的未來。
而此時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1967年4月,紐約國際商業交易所開始提供貨幣期貨合約,但很快就因為項目的設計思路以及業務量太小等問題而不得不取消。這也給了梅拉梅德一個警示,使他認識到要想使金融期貨這一全新的產品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合約的條款必須能夠吸引銀行和大公司的興趣。他為自己訂立了一個很高的目標:金融期貨一旦推出,必須要能夠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夠干一番大事業。但他也認識到要想吸引世界的關注,就必須要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
1971年8月15日,一則爆炸性新聞使梅拉梅德的想法更加走近現實。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國將不再遵守其保證用外國持有的美元兌換黃金的承諾。此前,美國以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固定價格,向需要黃金的國家出售黃金。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基于美國創紀錄的國際收支赤字,其數量已超過聯邦政府儲備的黃金數量。尼克松的這一政策對梅拉梅德陣營來說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對金融期貨的推出起了關鍵的推動作用——美國黃金政策的結束將大大地改變美國人的投資心理,未來美元的價值將不再只取決于政府,而將更多地決定于其他世界主要貨幣的相對價值。隨后,主要工業國家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將此前允許貨幣上下波動2%的規定提高到4.5%,這就為金融期貨大大增加了價格升降的空間。
現在是梅拉梅德動手的時候了。1971年12月20日,梅拉梅德正式向世界宣布了他們將建立外匯期貨市場的計劃,交易的合約有7種: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意大利里拉、日元、墨西哥比索和瑞士法郎。梅拉梅德被選為新成立的國際貨幣市場(IMM)的理事長,1972年5月16日,國際貨幣市場正式開始運行,幾百年期貨業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此后,雖然一直有聲音對金融期貨提出種種非議,但數次金融風波都證明,期貨市場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為全球的套保用戶和投資、投機者們提供價格。
自1972年梅拉梅德創立金融期貨以來,在他的領導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先后推出了多個金融衍生品工具,其中包括國債期貨、歐洲美元期貨等,并于1982年推出了股指期貨。到1987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又引進了全球首個場外電子期貨交易系統。現在,金融期貨的成交量占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總成交量的98%,使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成為美國最大的金融期貨市場,同時也帶動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梅拉梅德的哲學
進行成功的期貨交易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利奧·梅拉梅德認為至少有四條非常重要,它們會直接影響到期貨投資者的成敗,不管你是在場內還是在場外交易。
第一條,就像經營商業公司一樣對待期貨交易,這里需要傳統的商業原則、分析判斷和資金管理。期貨交易既不是游戲也不是賭博,投資者絕不能憑僥幸和概率去搏殺。期貨市場符合經濟學的基本原則。
第二條,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行事,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套久經考驗、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既定指標。如果你的交易技巧是基于市場的技術分析,確定你的原則,并嚴格遵守它。如果你的交易技巧是基于市場的基本面,研究那些影響供需的因素,因時而動。
第三條,僅利用風險資金進行投資,如果出現風險,也不會根本改變你的生活狀況。
不過,盡管前面這幾條非常重要,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第四條才是決定盈虧成敗的關鍵之處,它與個人的心理素質有關。你的性格特征,諸如在心理壓力下的反應、迅速決策能力、邏輯思維、意志堅強與否、個性中的情緒化成份、對金錢的態度,都將決定你在交易中的成敗概率。期貨市場對一個人心理素質的要求較其他任何行業都高得多。
參考文獻:
[1]《利奧·梅拉梅德:金融期貨之父》.證券市場紅周刊.
[2]《利奧·梅拉梅德:逃向期貨》.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