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偉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地位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不斷提升,國內的電力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火力發電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起來。在火力發電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企業燃料管理的舞弊現象逐漸顯現出來。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燃料管理在火電廠的地位與作用,然后歸納出了火力發電企業燃料管理中的舞弊想象,最后針對這些想象提出了防范與控制措施。
關鍵詞:火力發電 企業燃料管理 舞弊 防范與控制
管理是指國家社會組織為了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目標,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手段,進行高效整合人力、物力、財力、信息資源的過程。包括:行政、社會、企業管理等諸多方面。燃料管理雖是管理范疇內的滄海一粟,但卻是影響火力發電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盈虧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就如何著重抓好火力發電企業燃料重點環節舞弊現象的防控管理,進而間接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淺談一下本人見解。
一、燃料管理在火電廠的地位與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發電企業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國大部分地區缺電嚴重,需要拉閘限電,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加強了對煤炭資源耗用管控,同時煤炭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導致火電企業電煤供應日趨緊張,特別是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以煤為主要原料的火力發電企業的經營帶來嚴峻挑戰。一般來講,燃料在火力發電企業的生產成本中占到80%左右,是發電企業最大的可變成本,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其大幅上漲,進而成為經營的最大風險,加強目前形勢下火力發電企業燃料內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二、火力發電企業燃料管理中的舞弊現象
在火力發電企業燃料管理的每個環節中都有可能存在舞弊現象,但就其根源,產生和出現舞弊現象的重點,不外乎是采購、質量驗收和結算三個環節。
1.采購環節:一是個別燃煤采購人員在考察供應商預供煤源時,不是查驗預售煤堆內外是否一致,依照國家行業標準進行采樣,而是按照供應商的意愿采取有利于對方的原煤樣或中途掉包,合同簽訂后,一旦入廠煤驗收與原煤樣指標不一致出現商務糾紛時,往往供應商會用原樣指標進行辯論,使企業在商務糾紛談判中處于被動地位,從而達到供應商與企業內部燃煤采購管理人員內外勾結騙取企業利益的目的。二是對個別供應商采取先采購后簽合同的商務方式,來照顧供應商的合同履約完成目的。具體現象為:一方面在數量上供應商能在合同期內組織供多少量的煤,就補簽多少噸合同;另一方面是依據供應商所送煤的低位發熱量熱值、揮發分、含硫等指標實際值完成多少,再簽對方能完成指標要求的合同,不僅把合同履約的主動權放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企業出現燃料采購商務問題和經營風險埋下了伏筆。三是個別燃料采購人員向有個人利益關系的燃煤供應商提供諸多當期發電用煤量、庫存、采購策略、內部管理等企業機密,為供應商在燃煤供應商務活動中處于主動位置創造有利條件。四是在個別燃煤采購合同中出現當期相同煤種指標、區域半徑、合同數量,但定價不一致的公允交易偏差問題。五是個別燃料采購人員采取明暗合作方式參與企業供煤,利用企業提供的權力和信息資源牟取個人利益。六是自購煤不按月采購計劃和機組開機方式平均合理安排每日進煤量和供應商家數,而是故意安排某一時段大量上煤分散接卸,造成入廠煤監督驗收等環節人員緊張顧不暇接、利于摻雜使假煤入廠影響質量驗收后果。七是燃煤采購合同往往是企業相關部門、領導審核的會簽單與合同文本內容不在同一頁面上,有時會出現燃煤采購人員進行偷梁換柱更換修改會簽后合同現象的發生。
2.質量驗收環節:一是在供應商煤場前端安排監督裝煤人員的企業,監裝管理或監裝人員直接或間接幫助供應商利用夾餡、蓋帽等摻雜使假手段送入違約電煤。二是入廠煤現場驗收和監督人員包庇供應商對送進的摻雜使假煤視而不見,不予當場糾正和向上匯報,甚至幫助掩蓋驗收容易暴露的摻雜使假煤問題。三是入廠煤采樣管理和采樣人員通過進差采好手段采集入廠煤樣品;對已經采集生成的燃料管理MIS系統樣品二級編碼簽,在批次樣品送交制樣前,進行私下更換串樣;違反燃煤采、制、化國家標準規程要求,隨意進行商品煤樣的采、制、化操作;化驗管理和工作人員擅自修改商品煤結算化驗指標數據值等,造成入廠煤結算樣品指標與實際入廠煤偏差較大、企業增加燃料成本的后果。
3.結算環節:對未按質(數)量要求標準完成供煤合同的供應商,采購管理人員從傾向燃煤供應商利益出發,替供應商編造合同履行過程中虛假的天氣、運輸故障、保住供煤客戶來源等各種理由,尋求降低未完成合同質量指標訂約和到貨率的結算門檻,迫使企業在某種程度做出利益讓步的決定。
三、規避燃料管理舞弊,應著重抓好五方面防范與控制措施
(一)著重抓好規程制度措施完善與執行,充分發揮行為規范作用
制度、規程、措施是管理業務行為的準則。火電企業燃煤管理要不斷結合煤炭市場形勢和企業內部體制機制及機組設備、運行變化情況完善各項閉環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細化落實以重在過程控制為核心內容的人員崗位責任制,編制各種應急預案措施,并嚴格執行采、制、化質量驗收國家標準操作程序和制定完善的各項規程制度及措施,確保有效發揮燃料管理工作領域內行為規范作用。
(二)著重抓好數字化煤場建設,充分發揮信息科技管理作用
火力發電企業應加快數字信息化煤場建設,逐步加大入廠煤質(數)量驗收各環節監控錄像等防范設備的資金投入,擴大覆蓋面;不斷提高采制化和司衡等質(數)量驗收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以及燃料管理MIS系統三級編碼保密措施技術升級,減少人為因素干擾,避免供需糾紛,樹立良好形象,同時較好地維護企業利益,充分發揮信息科技管理作用。
(三)著重抓好“漏洞修補”,充分發揮閉環管理作用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企業燃料管理也是如此。一旦發生管理舞弊瑕疵行為,不及時整改完善進行“漏洞修補”,必將為增加企業燃煤成本造成重大損失。因此,需要我們充分發揮企業閉環管理的調節作用,在燃料管理中應及時完善落實好以下具體管理措施:
1.針對考察采取供應商預供煤原樣環節的防范與控制措施:一是組成由燃煤采購人員牽頭,監督、采樣、驗收部門環節人員參加的預購煤原樣小組,共同完成考察、采樣、編碼送樣、交樣全過程。二是在現場考察預購煤堆原煤樣過程中,由紀檢監察監督人員全程錄像,以便為事后商務糾紛和責任倒查提供依據。三是填寫預購煤原樣采取情況紀實表,并在紀檢監察部門存檔備查,內容包括參加人、采樣時間、地點、供應商名稱、煤場及煤質情況、煤樣編碼等相關信息,以達到威懾和約束參與人員個人行為,從源頭保障企業利益目的。
2.針對出賣企業燃煤采購商業機密問題的防范與控制措施:一是經常開展保密活動教育和警示;二是縮小采購策略知情者范圍,便于泄密事件排查;三是嚴格審核燃料管理和采購有關的宣傳稿件,避免無意識泄密現象發生。
3.針對個別燃煤采購合同中出現當期煤種指標、區域半徑、合同數量等相同但定價不一致的公允交易偏差問題防范與控制措施:要求燃煤采購合同會簽環節人員嚴格審核對比合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4.針對燃煤采購管理人員擅自修改已審簽后合同的防范與控制措施:一是將會簽后的合同分別在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備份,以便監督抽查時進行核對,利于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二是對合同文本內容頁數較多的應加蓋騎縫章,防止抽換合同部分頁內容出現商務糾紛。
5.針對誠信差的供應商所送電煤或可能出現商務糾紛的入廠電煤的防范與控制措施:將這兩種電煤按戶源獨立定位儲存、有序使用,同時核對入廠入爐煤熱值差等指標來鑒別當日的入廠煤是否有問題,以遏制入廠煤質量舞弊現象發生。
(四)著重抓好績效考核,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
火電企業燃煤管理要本著“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在燃料管理全程中,結合各環節人員、任務、職責、安健環等要素,完善各環節各級崗位切實可行的績效考核方案標準,并抓好兌現落實,充分發揮有獎有罰的科學考評激勵機制。例如:火電企業要把入廠煤質量驗收管理邊緣的當班煤場推土機司機和計量衡的司衡員按權重納入質量驗收績效考核范疇。原因是:現場所卸煤質量是否摻假,當班在場負責整平煤跺的推土機司機很清楚;再者相同煤種、煤質和天氣情況下,固定運煤車型載重數量值范圍是有規律的,一旦出現超重較大時當班司衡員能從司衡顯示器上看到變化,需要及時提醒現場驗收和監督人員關注查明原因。兩種崗位人員一旦提醒關注的入廠煤確實有問題,應按績效考核標準重獎;反之,應按一定權重予以經濟考核。
(五)著重抓好法制廉潔教育,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懲防體系作用
一方面企業要積極組織燃料管理人員學習燃料管理廉潔從業規定,簽訂燃料管理廉潔從業承諾書,進行正面典型先進事跡宣傳和反面典型案例剖析,定期廉政約談,邀請檢察機關進行法制教育和預防腐敗人生觀教育等行之有效措施,做到警鐘長鳴,預防違法違紀案件發生。另一方面企業應鼓勵和支持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尋找線索查處案件,對燃煤管理舞弊行為不護短,只有查處了違法違紀案件,處理了一些人,才會真正達到教育和挽救大多數從業人員的震懾效果。
(作者單位:國電東北電力有限公司)